百书楼 > 同舟难渡 > 第九十五章 册封

第九十五章 册封


春桃还没离去多久,便听院外传来熟悉的靴声,踏过青石板路,带着几分急切的轻响。

柳玉娘正坐在窗下理着绣绷上的丝线,闻言指尖一顿,心里已猜着是谁。

她抬眸望去时,李承勖恰好在门口站定。

少年郎往日里总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眉眼,此刻竟染着难掩的亮色,像是檐角积了三日的雪忽然被暖阳融开,连带着周身的气息都鲜活起来。

柳玉娘心里暗忖,他许是又来絮叨那些不着边际的话。

前些时日他为着晋王太妃丧仪的事忙得脚不沾地,难得今日有空,怕不是又要提些让她心烦的话题。

她敛了敛神色,唇边已牵起几分疏淡的笑意,指尖捏着绣针悬在半空,等着他开口。

却没承想,李承勖竟没按常理出牌。

他几步跨进屋内,未等柳玉娘反应过来,便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男子的怀抱带着清冽的松木香气,稳稳地将她圈住。那力道不算重,却带着一种不容挣脱的安稳,像是惊涛里的一叶扁舟忽然泊进了港湾。

柳玉娘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这怀抱太过熟悉,又太过陌生。

年少时在听竹院的石榴树下,他也曾这样猝不及防地抱过她,那时他还是个顽劣的少年,抱着她笑闹着要抢她手里的糖糕。

她爱慕了多年的少年,就这般真切地抱着她。

一股热流从心口涌向四肢百骸,骨头像是被温水浸过般微微发酥,连带着指尖都泛起了轻颤。

可不过片刻,她便猛地回过神来,抬手抵在他的胸膛,声音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清冷:“二郎君,你这是做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还请自重。”

李承勖闻言,缓缓松开了手,却仍扶着她的肩,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他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连带着声音都带着几分雀跃:“玉娘,成了。”

柳玉娘蹙眉,顺着他的力道站稳,心里满是疑惑。她挣开他的手,后退半步,与他拉开些许距离:“什么成了?二郎君这话,倒是让我摸不着头脑。”

这段时日,太原平静无波,既无战事传来,也无朝堂上的异动。晋王太妃的丧仪刚过不久,李承勖身为孙辈,正该沉心守孝,哪来的“成了”之事?她实在想不明白,他究竟在高兴些什么。

见她一脸茫然,李承勖反倒更显急切,上前一步,语气里的喜悦几乎要跳出来:“玉娘,前段时日,父王松口,同意派信使将请立你为世子侧妃的折子递上天听。”

柳玉娘一愣,这才隐约想起有这么回事。

那时晋王太妃刚薨,李承勖在灵堂外跟她说过一句,说要为她求个名分,她只当是从通房做起,诞育儿女之后,再晋为夫人。

“我先前怕事情不成,空让你欢喜一场,便没敢多提。”李承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绸缎,递到她面前,“可今日,圣人的旨意赐下来了。你看。”

那明黄色的绫罗在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边缘绣着细密的云纹,柳玉娘看着那卷圣旨,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她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我是什么身份,怎能当得起这般册封?”

她虽不算女诸生,却也识文断字,颇通诗书,知晓这“世子侧妃”的名分意味着什么。

晋王所属的河东一系雄踞一方,世子的侧妃即便不是世代簪缨的贵女,也该是清白人家的官家小姐,她这般无依无靠的身份,如何能入得了晋王和圣人的眼?

李承勖见她这副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深,他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敲了敲她的额头,语气带着几分狡黠的得意:“我何时拿你寻过开心?你仔细想想,咱们相识这些年,我答应你的事,哪一件没做到?”

柳玉娘被他敲得一怔,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额头,心里却真的开始回想。从年少时他答应带她出宫玩,教她骑马射箭,给她买首饰,再到前些时日他说要为她求名分……

细细数来,他虽性子跳脱,有时还带着几分无赖,心机也深沉得很,可确实从未对她食言过。

哪怕是一些她不赞同的事,他也从不会瞒着她,总是直言相告:我绝不会按你想的做。

见她神色微动,李承勖便将那卷圣旨往她手中递了递:“你自己看看便知。圣人不仅册封你为晋王世子侧妃,还赐了你正一品魏国夫人的诰命。从此以后,整个太原再无人敢嚼你出身的舌根。”

“正一品……”柳玉娘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字,指尖微微颤抖着接过圣旨。

她展开那明黄色的绫罗,目光落在上面的字迹上。

那笔力遒劲,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抚临寰宇,笃念天潢。咨尔柳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身,兹仰承慈懿皇太后懿旨,特册封为晋王世子侧妃,赐封正一品魏国夫人,授以玎璫七钿礼冠。望尔其益懋恪恭,衍庆璚枝,用光彤管之徽。钦哉惟命!

柳玉娘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眼睛有些发涩,才缓缓合上,心里却像是翻江倒海一般,五味杂陈。

她这辈子都没想过,“正一品”这三个字会和自己扯上关系。

虽然她对朝堂上的官僚体系不算精通,却也知晓这是极高的品阶——后宫之中,皇后之下最尊贵的贵妃,也才是正一品。

有诰命的臣妇和后宫嫔御虽然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个品级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晋王的夫人们少说也有五十号人,不也只有晋王妃刘夫人,侧妃曹夫人得了一品国夫人的称号吗?侧妃陈夫人也算颇有恩宠,到底也不过是个郡夫人!

她一个区区侍女,何德何能,能得圣人如此册封?

柳玉娘抬眸看向李承勖,眼底的疑惑更甚:“大王他……怎会同意?还有韩家小姐,此事若是传出去,韩小姐的颜面该如何安放?”

她虽不愿提及韩静华,却也知晓李承勖与韩家早有婚约。

韩静华出身太原望族,若是李承勖在娶她之前先提前预定了侧妃,还给了这般抬举,韩家心里能痛快就出鬼了。

果然,一提到“韩小姐”三个字,李承勖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神色僵硬了一瞬。

但也只是一瞬,他便又恢复了先前的模样,语气平淡地说:“韩家那边已经同意了,你不必担心。”

柳玉娘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她总觉得,李承勖这话里有几分敷衍,说不定他根本就没和韩家好好商议,更有可能根本没知会人家!

可转念一想,这事与她又有何干?

晋王和李承勖都不着急,她一个尚未正式入后院的小女子,又有什么资格操心这些?韩静华进门是要做世子妃的,皇帝都不急,她一个太监急什么?

她将圣旨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光滑的绸缎,心里没有半分感激,反倒觉得理所当然。

这是李承勖欠她的。

若不是他从中作梗,拆散了她与沈辉的姻缘,她如今或许早已成为沈夫人,过着安稳的日子,哪里需要这般仰人鼻息,等着别人赐下一个名分?

算起来,这不过是他补偿她的罢了。

还好,他总算还有几分微末良心,没有将她彻底抛在脑后。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915/111110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