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远离不善之人
阻碍别人前进的人,一定是思想存在问题。
大家一定不明白。
一个人为什么要阻止另一个人前进?
这是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
也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躲避。
躲避那个阻碍你的人,不想惹麻烦。
首先我们要相信,不是每个人都心存善意。
作为善良的人,往往选择远离不善之人。
在这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里,我们习惯性地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该是温暖且互助的。
《山坳里的星火》
2020年春分,王浩第一次见到庞月儿。
他开着二手皮卡车,载着满车樱桃树苗,车轮碾过青石坳最后一段坑洼土路时,引擎突然“突突”两声熄了火。
他正蹲在车头前摆弄零件,后脑勺忽然传来一阵清脆女声,像山涧刚融的冰泉。
“你这是要往老槐坡栽树?”
抬头时,阳光刚好穿过崖柏缝隙,落在女孩辫梢蓝布条上。
庞月儿身穿发白牛仔外套,手里攥着半筐荠菜,裤脚沾着新鲜泥点。
她指了指皮卡车斗里树苗。
“这品种娇气,青石坳的土得掺三成腐叶,不然活不过夏天。”
王浩后来才知道,庞月儿是青石坳唯一读过农业大学的姑娘。
她放弃县城农科所工作,背着铺盖卷回了村,跟着老支书在山坳里试种高山草莓。
村里人都说她傻,放着体面工作不干,偏要在黄土地里刨食。
只有庞月儿自己清楚,她回来是为了守着病床上母亲,也是为了守住爷爷传下来的那片老果园。
青石坳,还没通产业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着空荡荡村落。
王浩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湖面。
他是邻县合作社技术员,受老支书邀请来指导果树种植,却在第一次和庞月儿搭话时,就被她眼里的光晃了神。
“我想把老槐坡改造成樱桃采摘园,再修条步道连到草莓棚。”
王浩蹲在田埂上,用树枝在泥地里画着草图。
“到时候游客能摘草莓、摘樱桃,还能住农家院,咱们青石坳就能活起来。”
庞月儿蹲在他身边,指尖轻轻拂过刚冒芽的草莓藤蔓。
“我算过账,老槐坡有五十亩地,要是种矮化樱桃品种,第三年就能挂果,亩产能有两千斤。
就是……”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
“村里的路得修,不然游客进不来,果子也运不出去。”
两个人目光在泥地里交汇,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王浩的皮卡车里总能看到庞月儿身影。
他们一起在老槐坡丈量土地,一起在草莓棚里记录温湿度,一起在村委会跟老人们讲解产业规划。
夕阳把他们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刚翻耕的土地上,像是给青石坳的未来,埋下了两颗希望种子。
可这份希望,很快就被一个人搅了局。
李建是村里的老住户,也是庞月儿远房表哥。
他在县城开了家小饭馆,偶尔回村炫耀几句城里生活,总觉得自己比留在村里的人高一等。
王浩来之前,他是村里少数“见过世面”的人。
庞月儿回村后,他又觉得自己多了个“能攀附”的亲戚,时常借着探望庞母名义,往她家跑。
第一次见王浩时,李建就没给好脸色。
那天王浩正帮庞月儿往草莓棚里搬育苗盘,李建叼着烟走过来,斜着眼睛打量他。
“你就是那个外地来的技术员?我可听说,有些合作社就是来骗补贴的,你别把我们青石坳的地给霍霍了。”
王浩手里育苗盘顿了顿,刚想开口解释,庞月儿就抢在了前面。
“表哥,王浩是老支书请来的,他带来的树苗都是经过试种的优良品种。
去年邻县的合作社种了,亩产比普通品种高三成。”
李建“嗤”了一声,把烟蒂扔在地上用脚碾灭。
“三成?我看是吹牛吧。
月儿。
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种地哪有那么容易,别被外人骗了。”
他说着,眼神扫过王浩和庞月儿相视而笑的模样,心里莫名窜起一股火。
从此,李建就成了王浩和庞月儿的“绊脚石”。
王浩想组织村民开会讨论修产业路,李建就在人群里煽风。
“修路由谁出钱?
万一修好了没人来,咱们的钱不就打水漂了?
我看他就是想借着修路的名义,在村里捞好处。”
庞月儿帮王浩联系苗木供应商,李建就跑去跟供应商说。
“青石坳的人穷,付不起苗钱,你们可别被那丫头片子忽悠了。”
秋天。
王浩和庞月儿好不容易说服县里的旅游公司来考察。
李建却故意把考察团引到了荒了多年的老果园,指着满地枯枝败叶说。
“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要搞的采摘园,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纯属骗人。”
考察团走后,王浩蹲在老槐坡崖边,望着空荡荡山谷,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
庞月儿提着保温桶走过来,把一碗热粥递到他手里。
“别跟他置气,他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王浩看着她通红的眼眶,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
“是我没用,让你跟着受委屈。”
“谁委屈了?”
庞月儿蹲下来,用袖子擦了擦他脸上灰。
“咱们的樱桃苗已经活了七成,草莓棚这个月卖了两万块。
路虽然没修,但老支书已经帮咱们申请了县里的产业扶持资金,很快就能批下来。
李建想拦,拦不住的。”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韧劲,像崖柏的根,紧紧抓着青石坳土地。
王浩望着她,突然伸手握住了她手
她手很凉,却很有力,像是能把所有困难都可以攥碎。
“月儿。”
王浩声音有些发颤。
“等樱桃园成了规模,我就向你求婚。”
庞月儿的脸一下子红了,像熟透的草莓,她低下头,指尖轻轻勾了勾王浩的掌心。
“那我可得好好盯着你,别让你偷懒。”
两个人坐在崖边,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山风吹过,带来了草莓甜香,也带来了希望味道。
他们以为,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把青石坳变成梦想中的样子。
却没料到,李建的报复,来得比想象中更狠。
春天,樱桃苗到了挂果的关键期,王浩和庞月儿每天天不亮就去老槐坡巡查,生怕出一点差错。
可就在樱桃即将成熟前一周,庞月儿突然发现,好几棵樱桃树的叶子开始发黄,叶脉上还带着褐色斑点。
“是根腐病!”
庞月儿蹲在树旁,指尖抚过枯萎的叶片,声音都在发抖。
“这种病传染性强,要是控制不住,整个园子的树都得死。”
王浩立刻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
专家远程诊断后说,这种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在土壤里埋了带菌的病残体。
王浩和庞月儿两颗心瞬间沉了下去,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建。
晚上。
王浩偷偷守在老槐坡路口,果然看到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往樱桃园里钻。
他冲上去抓住那人的胳膊,借着月光一看,果然是李建,他手里还攥着一把带菌的玉米秸秆。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浩声音气得发抖。
“樱桃园要是毁了,不仅我们受损失,村里想靠采摘园赚钱的老人也没了指望。
你也是青石坳人,怎么能这么狠心?”
李建挣扎着想要挣脱,脸上却露出了扭曲笑容。
“狠心?我就是看不惯你们俩在村里出风头。
月儿本来该听我的,跟我去县城开饭馆,是你把她留在这穷山沟里。
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他话像一把刀子,扎进了王浩心里。
就在这时,庞月儿带着老支书和几个村民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李建之前跟苗木供应商撒谎的录音。
原来庞月儿早就怀疑李建,偷偷录下了他破坏产业发展的证据。
“李建,你太让我们失望了!”
老支书气得手都在抖。
“青石坳好不容易有了发展的机会,你却为了自己的私心搞破坏,你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吗?”
村民们也纷纷指责李建,有人说要把他赶出村子,有人说要报派出所。
李建看着围上来的人群,脸上的嚣张渐渐变成了恐慌。
他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地说着。
“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一时糊涂……”
最后。
老支书还是心软了,没把事情闹到派出所,只是让李建赔偿了樱桃园的损失
还让他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
李建在村里待不下去,收拾东西回了县城。
临走前。
他没再找王浩和庞月儿的麻烦,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老槐坡的樱桃园,眼神复杂。
风波过后。
王浩和庞月儿更加用心地打理樱桃园。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及时控制了根腐病,剩下的樱桃树长势越来越好。
五月,老槐坡的樱桃第一次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的果子像一串串玛瑙,挂在枝头随风摇晃。
游客顺着新修的产业路涌进了青石坳。
孩子们在樱桃树下追逐打闹。
老人们坐在农家院里晒太阳。
庞月儿穿着红色的围裙,忙着给游客装樱桃,脸上笑开了花。
王浩站在她身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单膝跪在了地上。
“月儿!”
王浩的声音穿过喧闹的人群,清晰地传到庞月儿耳朵里。
“我以前说,等樱桃园成了规模就向你求婚。
现在我想告诉你,不管将来有没有樱桃园,我都想和你一起守着青石坳,守着我们的家。
你愿意嫁给我吗?”
庞月儿手里的篮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樱桃滚了一地,像一颗颗红色的泪滴。
她捂住嘴,眼泪顺着指缝流下来,却用力地点着头。
“我愿意,我愿意!”
周围的游客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支书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说。
“好啊,好啊,咱们青石坳,终于盼来了好日子!”
夕阳西下。
金色的余晖洒在樱桃园里,洒在王浩和庞月儿相握的手上。
风里带着樱桃的甜香,也带着幸福的味道。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困难。
但只要两个人心在一起。
只要青石坳的人拧成一股绳。
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就像老槐坡的樱桃树,就算经历过病虫害的侵袭,也依然能在春天开出满树繁花,在夏天结出满枝硕果。
因为它们的根,深深扎在青石坳的土地里,扎在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里。
而王浩和庞月儿的爱情。
也像这樱桃树一样。
在风雨中愈发坚韧。
在阳光里愈发甜蜜。
成为了山坳里最亮的一束星火。
照亮了青石坳的未来,也照亮了每一个向往美好的心。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905/5038403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