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被逐出侯府后,我只好六元及第了 > 第94章 师门迁都之议

第94章 师门迁都之议


离开皇宫后,梅呈安直奔韩府。

恰好恩师晏章也在韩府,正在书房里被韩易斜眼刀着。

“安儿来了……”

一看梅呈安进来,晏章顿时咧嘴露出笑容,“为师收到你送的礼物后,得知官家设宴单独给你接风,就知道你出了皇宫肯定来这里……”

说着还抬手捋了捋他的胡须,一副尽在掌握中的得意。

要说晏章还是挺靠谱的!

但只要在梅呈安面前,就没有半点矜持,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凸显自己很厉害!

就像是……

嗯……

在给梅呈安证明。

你恩师我真的是挺有实力的!

似乎生怕没被梅呈安这个徒弟看扁。

“哼……”

韩易冷哼一声,半点看不得自己倒霉徒弟装逼,直接就是拆台。

“你还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师那么多优点你都没学去,唯独这诡辩学的炉火纯青!”

“说起慌来半点不脸红,居然还能洋洋得意……”

“别以为盯上我的御赐茶叶,来这里是行偷盗之举的!”

……晏章不变脸色,理直气壮:“恩师,您这话就有失偏颇了?什么叫应偷盗之举?读书人的事儿能叫偷?再者说……”

“别狡辩了!”韩易一摆手,嗤笑道:“你要不是连着七天,每天都来我书房闲逛,我就相信了!”

“真当为师是傻子?吃了那多次亏,御赐茶叶丢了八回,要是还能让你找到,我这首辅就白干了!”

“现在为师比百姓了解大粪还了解你……”

好一个比百姓了解大粪……梅呈安憋着笑,看向自家恩师,结果却发现恩师晏章面色如常,没有半点涨红脸的羞愧。

见此情形他都想给自家恩师竖个大拇指,送上真心夸奖。

泰山崩于顶……

韩易:什么泰山崩于顶面不改色,他就是纯不要脸了……

晏章:都坐上阁老的位置了,还能没点进步?我自不动如山,任尔等东南西北风……

“咳咳咳……”

晏章微笑看向自己宝贝学生,丝滑岔开了话题,“安儿,此次官家设宴接风,应该给你说了迁都的想法吧?”

“恩师料事如神,学生正是为此事而来!”梅呈安点头,解释道:“官家询问了我的看法,让我想办法……”

话没说完,晏章,韩易都猛的看了过来,晏章更是急忙追问:“你没有答应官家吧?”

“学生答应了!”梅呈安如实回答。

赵官家没有隐瞒心中所想,从大虞外部环境分析,讲述了自己担忧后世出昏聩之君。

担心大虞可能亡于北辽!

大虞没有檀渊之盟,真宗皇帝辽军南下,他也御驾亲征,也差点想要跑路。

但北辽自己后院着火,导致在对峙后主动退兵,没有定下著名的檀渊之盟。

也因此没有岁币,北辽大虞之间仍旧战火频频。

这也是武将勋贵地位被打压,以文治武的,但地位没有真正被完全压制的原因。

所以赵官家担心不无道理……

梅呈安差点给老赵竖大拇指。

虽然他干扰了立储过继,直接立皇太孙,但谁能保证章惇一生之敌的轻佻端王会不出现?

真要是来了……

那别说老赵家了,他自己活的时间长点,都得被坑死了!

所以梅呈安支持迁都。

保证都城安全的同时,也是为了给未来变法打基础。

都城更迭利益集团必定受损,重新进行一轮洗牌,只要皇帝下决心豁的出去,就有了变法开始的土壤。

远的盘庚不说,说近的……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开启变法汉化,北魏国力开始上升。

武则天从长安跑到了洛阳,摆脱了关陇集团掣肘,杀得李氏皇族人头滚滚,逼得关陇功臣程咬金一把岁数还纳妾,只为表现出荒唐从而保命。

迁都能够提高皇帝对京城掌控力,进而提供改革的土壤。

所以他答应了赵官家,但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办法,只说他还需要准备些东西,同时得到自家师公,恩师支持。

因此从皇宫出来之后,马上来到了韩府……

“你怎么能答应呢?”晏章一拍脑袋,“安儿啊!迁都事关重大,涉及多方因素,伤害了太多人的利益!”

“你支持官家迁都,那就真成了幸进之臣,满朝文武的公敌,这是在自绝于臣工啊!”

作为恩师晏章考虑的不是其他,他考虑的是梅呈安的未来。

因为利益成了朝臣的敌人,真要是惹急了,皇帝都护不住……

最关键江左系成员,大部分也都不支持迁都,甚至是反对迁都。

因为本身江左系官员,同样也是汴梁的利益集团。

韩易倒是没有那么激动,而是对梅呈安询问:“安儿,你为何要支持迁都?”

“汴梁无险可守,当今官家有德,可谁能保证日后官家皆是有德之君?这是其一!”

“其二,汴梁局中天下之中,水路四通八达,看起来是提供了便利交通,但我朝立国以来,水灾频发多次,几次汴梁都成了泽国!”

“其三,汴梁久为国都,皇室对国都掌控力不足,一旦推行变法改革,汴梁就会是反对者大本营,国都尚且反对者过多,更何况于地方,因此需要培养未来改革变法的土壤!”

梅呈安给出了三条支持迁都的理由。

每一条都非常合理,没人能够反驳,因为汴梁从刚开始就不适合做都城。

之所以能够成为都城的原因,纯粹是因为后梁太祖朱温,这里是他做节度使经营的大本营。

就像是曹操曾经经营的大本营许昌。

后来后唐就没有定都汴梁,而是定都在了洛阳,结果就是后唐灭亡时,洛阳被大肆破坏,修缮起来太过耗费人力物力。

后晋就选择汴梁做了都城,但后晋也因此灭亡,被北辽耶律阿保机一路南下灭了。

真说起来大虞定都汴梁,也纯粹是无奈之举。

毕竟刚开始立国的时候,天下割据,长安南边就是后蜀,人家占据汉中秦岭,能随时直扑长安。

洛阳破破烂烂没有做京都的基础,南边那就更别说了,南唐强权在。

汴梁是几乎唯一的选择,而且也更加方便太祖出兵。

后来太祖灭了后蜀,南唐,闽越等割据政权,也曾研究过迁都洛阳。

自己还跑去看了好几次,只是还没等下令修缮,太宗就给他斧头开天门送走了!

因为太祖是个武人,汴梁早就被太宗经营成了大本营,太祖儿子也年纪上来了,真要是让他迁都,太宗可就真没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索性不一不做二不休……

至于太宗后来倒是也动过迁都的心思,但想的是先揍北辽一顿,灭了北汉之后迁都。

结果没等灭了北汉,迁都,就因为打北辽,导致飙了回车,过了把赛车手的瘾,差点败了家。

后来哪怕太宗还有迁都的心思,也没那个钱财,只能在汴梁偷偷舔自己腿上的伤口。

真宗也就是先帝,那就更不用说了!

想迁都朝廷也没有那个钱,钱都被他拿出来花钱消灾了!

三冗就是他依旧下来的问题,钱都得买平安用,根本没富裕迁都。

现在赵官家动了迁都的心思,他也是真的被吓到了!

但真想要完成迁都,那也是困难重重。

朝臣反对,迁都何处,财政怎么支撑?

这些都不好解决!

但晏章听到改革变法的土壤,顿时就是眼睛一亮,“可朝臣反对如何解决?财政如何转圜?”

韩易也叹了一口气,“汴梁不适合为都,老夫自然也明白,但迁都事关重大,稍有不慎甚至能引起动乱,大虞经不起折腾……”

能做到首辅大相公,内阁阁老,身穿紫袍的官员,没一个不是聪明人。

汴梁作为都城弊大于利,大家伙都是心知肚明。

但反对也是各有原因,而韩易反对的原因也简单,他需要朝堂安稳。

大虞经不起折腾……

真要是乱起来,平白消耗国力,大虞就更加没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百姓刚过几年好日子,就又得苦起来了!

但是韩易,晏章,都看向梅呈安,目光中满是期待。

自家孩子总能整出些新花样,所以两人没有否定梅呈安,反而很好奇他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法总归是有的,迁都不一定非得用百姓徭役,还能让百姓赚钱!”

“而且营建新都城,也没说非得用国家出钱,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财政不用国家支出,也能营建出一座天下第一城来!”

梅呈安对此很有信心。

别忘了他来自于现代,虽然是个文科生,不太懂工业。

但他上辈子前女友多啊……

有个前女友就是学经济的,给他讲过不少房地产经济……

营建新都用房地产经济绝对足够,到时候还能大赚一笔。

但问题是如何达成迁都决议……

开发房地产少不了支持,最起码内阁皇帝都得支持,给出绿灯政策!

“何解?”

韩易,晏章异口同声。

不用朝廷财政支出,不用百姓服徭役,就要营造一座新都城……

这对两人来说等于痴人说梦,但话出自梅呈安之口,两人又觉得有可能。

“说白了就是开发房地产……”

“利用商人贪婪完成新城的建造……”

梅呈安用最简单的话,把如何利用房地产刺激商人,开发营造出都城,并且从中获利发展经济,给两人讲述了一遍。

但两人听的都是一知半解……

没办法!

这玩意古人没概念,想要理解透彻很难!

但这也是最好的一点,因为梅呈安也是二把刀,别人不懂就他懂,他才能轻松利用商人,豪族……

“恩师,师公,我需要你们两位的支持!”

“你有几成把握能成功?”韩易对梅呈安询问。

梅呈安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得到官家,内阁的支持,给予我统筹的权力,最少九成把握能成功!”

他有把握但也没低估古人的智慧,所以选择说有九成把握。

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韩易顿时一阵沉默,皱着眉头在思考利弊。

九成把握也有风险……

要是真的搞砸了,那自家孩子未来仕途就毁了!

如此算来风险实在还是太大!

但看看梅呈安的坚定,又想到不用朝廷钱财,不用百姓徭役,还能赚钱,完成了新都营建。

这功劳就大了……

一步登天进入内阁不可能,但最低也能官居二品,总揽一部,且绝对预定内阁之位!

功劳与风险并存……

最终韩易经过深思熟虑,郑重答应道:“师公答应了!”

“反正你师公我年纪也大了,大不了你搞砸了,师公用这身官袍,身败名裂,给你扛下来!保你仕途不受影响!”

“要是一个不够,还有你恩师的项上头颅……”

啥玩意就项上头颅……凭啥你就官袍到我就成脑袋了……而且拿我脑袋担保问都不问我一下……咱就说你是我恩师,也不能这么没礼貌吧……

晏章有点懵逼,但反应过来后,剩下的只有骂骂咧咧。

“恩师?”梅呈安觉得还是有必要问一句。

但话刚问出口,没等晏章回答,韩易就是一挥手,“你恩师想法不重要,师公替他做主了!”

晏章:……

韩易继续说道:“我会去说服江左系官员,内阁其他阁臣的支持……”

“师公不必如此!”

“我已经与官家约定好,等我准备东西齐全,官家会招来内阁阁臣商议,我会亲自说服他们!”

“只是需要到时候师公,恩师能够支持我!”

梅呈安拦住了韩易,说明了他和赵官家的安排,同时又解释:“至于江左系官员,还请师公,恩师,对他们暂时保密……”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868/4311604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