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中了,我中了
四月初八,春闱放榜日。
礼部衙门外照壁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一生的命运几乎都系于这张榜单之上。
学子们都期盼着巳时的到来。
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桑泽辉全权组织此次会试。
为了办好此次会试,他大胆改革。
他把贡院好好翻新了一遍。
还专门安排人打扫茅厕,保持周围没有任何异味。
风口位置设置围幔,大大改善考试条件。
没有出现因环境问题而影响考生发挥的情况。
霍凝玉和赵炳煜站在不远处的一座茶楼雅间里,临窗的位置恰好能将榜下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霍凝玉特意去容府把表妹容琳媛接出来一起看今日放榜。
为了第一时间知道结果,钟离洛也告了假一起来看放榜。
在他心里霍家人都是他的亲人,他关心亲人,理所当然。
“大哥,你紧张吗?”霍凝玉见大哥悠哉游哉地坐着品茶。
钟离洛也无半点急切的样子,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中。
“结果并不会因我紧张就会改变。”霍鸣羡优雅地给钟离洛续上茶。
一副胸有成竹、冷静自若的样子,心态平稳得不像常人。
“表姐,你看,沈公子也来了。”容琳媛时刻注视着下面。
一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激动起来。
这几个月,家里除了管得严了些,并没有阻止她与沈公子书信往来。
但她还有大家小姐的矜持,并没有越矩。
只见人群中的沈知言,今日特意穿着一身崭新的靛蓝色直裰,衬得他面如冠玉,气质儒雅。
确实有几分男人的魅力,难怪能引得表妹情根深种。
时间到,随着一声大锣敲响,礼部衙门的大门在一队差役的护卫下,慢慢打开。
桑泽辉在礼部官员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大门。
挤在门前的学子们纷纷让道。
桑泽辉也不多说废话,直接指挥着几个下属开始张贴榜单。
差役死死围成一圈,防止学子们过于靠近,影响贴榜。
桑泽辉趁贴榜的时间,向学子们大声喊道:“看榜注意礼节,不可强行拥挤,上了榜的,名字不会跑,看到自己的名字就立刻回住处,等着我们礼部报喜的官差上门报喜。”
差役维持着秩序,让学子们有序上前查看。
霍鸣羡的小厮阿福早就等在下面。
当他看到自家公子的名字时,兴奋地转身就跑。
“大公子,大公子,您的名字可大了,写在第一位。”阿福激动地把话说得很有趣。
前三名的名字写在最前面,而且字体相比其他的都大,特别容易被看到。
阿福对自家公子最有信心,别处不看,就看前面。
果然如他心里所想,好似那名字写的就是他的。
“大哥,你太给妹妹长脸了。”霍凝玉也激动不已。
大哥前世可不是第一名,现在因她的重生,连名次也变了,肯定没那廖含章什么事儿了。
“恭喜霍兄弟。”钟离洛一拱手。
“恭喜表哥。”容琳媛也温柔笑道。
赵炳煜没说话,但向霍鸣羡投去祝贺的眼神。
又做了个恭喜的手势。
“多谢各位,这还不是最终结果,还有殿试呢。”霍鸣羡淡定如初,并不骄傲。
“阿福,你再去看看万家公子考了第几?再注意看廖含章和鲁谦昀这两个名字。”霍凝玉吩咐,她想看看那两人有没有太大变化。
“好呢。”
阿福又一溜烟跑下楼。
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
“大公子,大小姐,万家公子考了第四名。鲁谦昀考了第二名,廖含章是第三名。”
“太好了,万家大哥也考得这么好。”霍凝玉替万青黛高兴。
万家大哥有了功名,更有底气护着他妹妹。
前世万青鸿只考了第十五名。
而她的重生,破了普陀庵案,青黛没有出事,他就没有受失去妹妹影响,他也超常发挥了。
居然考了第四名。
不愧是祭酒大人家的公子。
“阿福,再麻烦你去看看,有没有沈知言在榜。”容琳媛羞涩道。
“表小姐客气,小的这就去。”
只是还没等阿福回来,容琳媛就看到沈知言已经从人群中挤出来。
高叫着“我中了,我中了。”
声音之大。
“看他高兴的样子,怕是已经觉得自己肯定是容府的乘龙快婿了。”霍凝玉心里冷哼,眼中满是讥诮。
她转头看容琳媛。果然眼中尽是倾慕与骄傲。
“表姐,他真的中了。”容琳媛脸颊微红,“他说过的,一旦高中,便立刻上门提亲,祖母也许诺,只要他高中就答应我们的婚事。”
容琳媛和楼下的沈知言一样激动。
霍凝玉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表妹,别急。今日表姐让你看清,你倾心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容琳媛一愣:“表姐,你这话什么意思?”
她朝赵炳煜递了个眼色。赵炳煜微微点头,对身后的随从低声吩咐了一句。
“没什么,走,我们下楼去祝贺沈公子高中。”霍凝玉牵起她的手,下楼。
沈知言好不容易从道贺的人群中脱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正准备朝着容府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容小姐正等着他带去好消息。
尽管他知道容府定会派人看榜,但他想亲自去容府说。
最好能借此机会见容小姐一面。
容家的态度,他早已知晓,只要他考上进士,容家就答应他与容小姐的婚事。
要是有容家提拔,他的仕途定能走得无比顺畅,而且容家还有霍尚书这样的姻亲,霍家还出了一个县主。
这样的人家,哪里是他现在岳家能比的。
就在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夫君……”
沈知言身形猛地一僵,这个称呼,这个声音……他难以置信地回头。
只见人群边缘,站着一位荆钗布裙,风尘仆仆的年轻妇人,她手里还牵着一个约莫两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妇人正是他的发妻林氏。
林氏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丈夫,与记忆中那个清贫却温柔的读书人判若两人,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夫君,我和婉儿……终于找到你了。”
林氏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一路经历千辛万苦。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741/431575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