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五十章 吴嫂子

第五十章 吴嫂子


他的意见总是直击要害,让向暖的设计在美观之余,更多了几分贴心和稳妥。

两人一个画图,一个点评,灯光下头碰头讨论的身影,成了新家里一道温馨的风景。

最终定稿的设计图和小样送到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们看了都十分满意,当场就敲定了合作。

虽然第一批订单量不算很大,但却给了向暖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她暂时没有像在之前大院那样大规模组织人手,而是自己先一点点做着,熟悉流程,也顺便摸摸新环境的情况。

她发现师部大院里有不少家属其实也心灵手巧,只是缺乏组织和机会。

这天,她在公共厨房做饭时,遇到隔壁单元一位姓林的嫂子,正对着一条开线的裤子发愁。

向暖顺手就帮她缝好了,针脚细密又结实。

林嫂子又惊又喜:“哎哟,向暖妹子,你这手艺可真好啊!比缝纫社的师傅还强!”

向暖谦虚地笑笑:“嫂子过奖了,就是平时喜欢鼓捣这些。”

一来二去,两人熟络起来。

向暖得知林嫂子的爱人也是师里的参谋,她本人以前在老家服装厂做过质检,眼力好,手也巧,只是随军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事情做。

向暖心里一动,试探着问:“林嫂子,我这边接了点幼儿园的活儿,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您要是有空,能不能帮我搭把手?工钱好商量。”

林嫂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有空有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有点事做还能贴补家用,那敢情好!”

有了林嫂子的加入,效率提高了不少。

向暖负责裁剪和关键部位的缝纫,林嫂子负责锁边、钉扣子等辅助工作,两人配合默契。

活计做得漂亮,交期也准时,幼儿园那边非常满意,很快又介绍了其他单位的零星活计过来。

小小的“家庭作坊”渐渐有了起色。

向暖没有急于扩张,而是稳扎稳打,保证每一件出自她们手中的东西都质量过硬。

她的好手艺和好口碑,也通过幼儿园和有限的几位客户,慢慢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宋聿将她的忙碌和渐渐焕发的神采看在眼里,并不多加干涉,只是用行动默默支持。

他包揽了更多的家务,每天准时接送孩子,有时还会从机关食堂打些好吃的菜回来,给她们“改善伙食”。

他就像一座沉稳的大山,在她身后,为她撑起一片可以安心追梦的天空。

一个月后,向暖结算了第一笔收入。虽然不算多,但意义非凡。她特意去买了肉和菜,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又给女儿买了一个新的布娃娃。

饭桌上,她把属于林嫂子的那份工钱用一个红封装好,推过去。

林嫂子接过一捏厚度,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这……这也太多了吧?我就帮了点小忙……”

“嫂子,这是您应得的。”向暖按住她的手,真诚地说,“没有您帮忙,我肯定不能按时完成,也做不了这么好。以后活儿多了,还得指望您呢!”

林嫂子捏着那个厚厚的红包,眼圈有点红。

她没想到随军后还能靠自己的手艺挣到钱,而且向暖给得这么实在。

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连点头:“哎,哎,好!以后有啥活儿,妹子你尽管说!”

宋聿看着这一幕,没有说话,只是给向暖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菜,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吃过饭,送走了千恩万谢的林嫂子,向暖把剩下的钱交给宋聿。

宋聿看了一眼,没接:“你挣的,自己留着。”

“这是家里的钱。”向暖坚持塞进他手里,眼睛亮晶晶的,“以后我还能挣更多!咱们可以先攒起来,给家里添个大件,或者……以后给安安买架钢琴?”

她开始畅想未来。

宋聿看着妻子充满希望和干劲儿的脸庞,不再推辞,将钱仔细收好。

他喜欢看她这样神采飞扬的样子。

日子就这样平稳而充实地过着。

向暖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幼儿园演出服,扩展到定做窗帘、桌布,甚至还有机关干部找她改军装、做便服。

她和林嫂子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偶尔忙不过来时,还会临时请一两位信得过的家属来帮忙,按件计酬,规矩清楚,大家都满意。

她在新大院渐渐有了点小名气,不再是仅仅依附于“宋科长爱人”这个身份,而是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和立足之地。

人们提起她,会说“那个手艺特别好的向暖”,而不只是“侦察科宋副科长的家属”。

这天傍晚,向暖正在阳台上给新做好的窗帘熨烫定型,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哗声,似乎还有孩子的哭声和女人的斥骂声。

她放下熨斗,走到阳台边向下看。

只见楼下围了几个人,中间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正叉着腰,指着对面单元一个瘦小的女人大声骂着,话语十分难听,大概是因为两家孩子玩耍打闹起了冲突。

那个瘦小的女人低着头,抱着自家吓哭了的孩子,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流泪,显得十分懦弱可怜。

周围有人劝解,但那胖女人越发不依不饶。

向暖皱了皱眉。

她认得那个挨骂的瘦小女人,姓吴,爱人好像是下面部队调来的连长,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人交往,看起来总是怯生生的。

她看不下去,解下围裙,对屋里的林嫂子说了声“我下去看看”,便快步下了楼。

她挤进人群,先是对那胖女人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张姐,什么事发这么大火?孩子们一起玩,磕磕碰碰难免的,好好说就行了,别吓着孩子。”

那胖女人见是向暖,语气稍微收敛了些,但还是气哼哼地指着吴嫂子家的孩子:“向暖妹子,你评评理!他家小子把我家妞妞推倒在地,手都磕破了!这当妈的屁都不放一个!”

向暖看了看那个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的小男孩,又看了看旁边小声哭泣的小女孩,手上确实有点擦伤。

她蹲下身,先柔声安抚了小女孩几句,然后对吴嫂子说:“吴嫂子,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毕竟让人家孩子受伤了,咱们道个歉是应该的,对不对?”

吴嫂子抬起泪眼,看着向暖温和鼓励的眼神,又看了看对方孩子手上的伤,终于鼓起勇气,小声对那胖女人说:“张姐,对……对不起,是我没看好孩子……妞妞的伤,我……我带她去卫生所看看……”

向暖又转向胖女人,笑着说:“张姐,你看吴嫂子也道歉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远亲不如近邻,咱们楼上楼下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当。妞妞的伤要紧,我那儿有红药水,先给她擦点?”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又给了双方台阶下。

那胖女人本来也就是借题发挥,见向暖出面,态度又好,也就顺势下了坡,嘟囔了几句“以后看好孩子”,便拉着自家孩子走了。

围观的人见没热闹可看,也散了。

向暖这才扶起还在发抖的吴嫂子,柔声说:“没事了,吴嫂子,以后孩子玩的时候多看着点就行。走吧,去我家,我给妞妞处理下伤口。”

吴嫂子感激地看着向暖,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却是感激的泪:“谢谢……谢谢你,向暖妹子……”

夏末的傍晚,暑热稍稍褪去,向暖刚收拾完碗筷,宋聿正抱着小宋安,用他那种特有的、干巴巴的语气给她念着一本图画书,小宋安听得似懂非懂,却依旧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爸爸。

“咚咚咚。”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向暖擦了擦手,走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吴连长和他的爱人吴嫂子。

吴连长手里还提着一网兜苹果,脸上带着憨厚又有些局促的笑容。

吴嫂子则躲在他身后,眼神里依旧带着惯有的怯懦,但比之前多了几分光亮。

“宋科长,嫂子,没打扰你们吧?”吴连长声音洪亮,带着点北方口音。

“没有没有,快请进!”向暖连忙侧身让客。

宋聿也抱着孩子站起身,点了点头:“吴连长,嫂子。”

两人有些拘谨地走进来,吴连长把苹果放在桌上,搓着手说:“宋科长,嫂子,上次……上次孩子那事,多亏了嫂子帮忙解围,还给孩子处理伤口……我们……我们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点水果,不成敬意……”

向暖笑了:“吴连长您太客气了,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快坐快坐。”

宋聿也言简意赅地说:“坐。”

两人这才在沙发上小心地坐下,腰杆挺得笔直,像是来汇报工作。

向暖去倒了茶水,又拿了些瓜子糖果出来。小宋安好奇地看着陌生的客人,一点也不怕生,咿呀着伸出小手想去抓吴连长军装上的扣子。

吴连长看着玉雪可爱的孩子,脸上的紧张缓和了些,憨憨地笑了笑。

吴嫂子的目光则被客厅角落的工作台吸引了。

台上放着一些裁剪到一半的布料、五彩的丝线,还有几件做好的小巧可爱的幼儿园围兜,上面绣着精致的小动物图案。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忍不住小声问:“嫂子……这些,都是你做的?”

向暖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着点头:“嗯,闲着没事,接了点零活,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做得真好……”吴嫂子喃喃道,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一种久违的光彩,“这针脚,这绣花……真细致……”

向暖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情绪,心中一动,笑着问:“吴嫂子也对针线活感兴趣?”

吴嫂子像是被说中了心事,脸微微一红,低下头,声音更小了:“以前……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也常做……绣点花,缝缝补补……”

向暖立刻想起之前隐约听说吴嫂子老家是苏北的,那边女子大多擅长刺绣。

她放下茶杯,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个绣着鲤鱼荷花图案的香囊。

这是她最近尝试的新样式,向暖把这个香囊递到吴嫂子面前:“嫂子你看看这个,我最近正琢磨这打籽绣怎么才能更立体会,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624/1111108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