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又怀孕了?
“我是!我是她丈夫!”宋聿立刻站起来,紧张得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医生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病床上同样紧张的向暖,微笑着宣布:“别担心,不是坏事。恭喜你们,向女士这是怀孕了,已经快八周了。刚才的晕倒和恶心,是早孕期间比较常见的反应,可能加上最近有些劳累,所以反应强烈了些。目前看来,大人和孩子都没什么大问题,休息一下,补充点营养就好。”
怀……怀孕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却又在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和恐惧。宋聿彻底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医生,又低头看看向暖,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向暖也睁大了眼睛,脸上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巨大的惊喜和一丝羞涩。
几秒钟的呆滞之后,巨大的狂喜像潮水般将宋聿淹没。他猛地俯下身,紧紧抱住向暖,声音哽咽,语无伦次:“小暖!你听到了吗?我们要有第二个孩子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吓死我了……”这个在演习面前镇定自若的铁血汉子,此刻竟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得红了眼眶。
向暖也回抱着他,眼泪悄无声息地滑落,但这是幸福的泪水。她轻轻拍着丈夫的后背,柔声说:“听到了,我听到了。别担心,我没事了。”
医生又叮嘱了一些孕期注意事项,特别是前期要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产检等,便离开了病房,留下这对沉浸在意外惊喜中的夫妻。
宋聿小心翼翼地扶着向暖坐起来,像是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瓷器。他抚摸着向暖尚且平坦的小腹,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温柔和激动:“我们竟然又要当爸爸妈妈了……安安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向暖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这份失而复得的巨大幸福,轻声说:“这段时间光顾着忙,月事推迟了都没太在意……没想到是……”
“都怪我,最近太忙,没照顾好你。”宋聿愧疚地说。
“不怪你,这是好消息。”向暖握住他的手,“以后我们都要更注意才行。”
当天晚上,接向暖回家后,宋聿立刻变成了“一级警戒”状态。他严格遵照医嘱,几乎不让向暖做任何家务,连倒水都要亲自递到她手上。他翻出当年向暖怀安安时的孕期指南,重新学习起来,还打电话向有经验的战友和长辈请教注意事项。他甚至开始琢磨着,得赶紧把书房收拾出来,将来给新宝宝做婴儿房。
安安放学回家,得知自己即将当姐姐的消息后,高兴得又蹦又跳,围着妈妈问个不停:“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他什么时候出来?我可以把我的玩具分给他玩!”童言稚语让家里充满了欢笑声。
宋聿轻轻将向暖揽入怀中,在她耳边许下新的承诺:“这次,我一定从头到尾,好好守着你,守着我们的孩子。”
时光荏苒,转眼间向暖已怀孕四个多月。孕早期的反应渐渐平息,她的气色好了许多,脸颊丰润了些,整个人散发着母性的柔和光辉。宋聿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但那份无微不至的照顾却丝毫未减,甚至变本加厉。家里凡是带点棱角的家具都被他细心地包上了防撞条,卫生间铺上了防滑垫,连向暖散步的路线他都提前勘察过,确保平坦无障碍。
安安完全沉浸在即将成为姐姐的喜悦和责任感中。她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妈妈肚子上,用稚嫩的声音给小宝宝讲故事、唱歌,还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会把最好的玩具都留给小宝宝!”童真暖语,常常逗得向暖和宋聿开怀大笑。这个家,因为新生命的即将到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温馨。
然而,工作的挑战并未因生活的甜蜜而停止。宋聿所在部队接到了一个全新的任务——负责筹建一个跨区域的战术模拟训练中心。这不仅涉及到尖端模拟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更牵涉到与多个研究院所、军工企业以及不同兄弟单位的复杂协调。宋聿被任命为筹备组的核心成员,主要负责技术对接和方案整合。
这无疑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技术上的难题尚且可以通过钻研和请教专家来解决,但那些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和部门壁垒,却让习惯了直线思维、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的宋聿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和技术标准,协调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进展却异常缓慢,常常陷入互相推诿或僵持不下的局面。
那段时间,宋聿回到家时,虽然极力掩饰,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偶尔的走神,还是被细心的向暖捕捉到了。她不像上次那样直接询问技术细节,而是在一个周末午后,趁着安安在睡午觉,她泡了一壶安神的桂花茶,坐到宋聿身边,轻声问:“最近是不是遇到协调上的麻烦了?”
宋聿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没有否认:“比技术问题难缠多了。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都想主导,或者至少不吃亏。感觉像是在迷宫里打转,有力使不出。”他难得地在妻子面前流露出这种带着些许无力的情绪。
向暖静静地听着,没有急于给出建议。她思索片刻,才缓缓开口:“我在文化站工作,接触的都是街坊邻居,虽然事情小,但道理有时候是相通的。记得我们社区去年搞那个‘邻里花园’项目吗?一开始,一楼住户嫌吵,顶楼住户觉得事不关己,中间楼层的又担心采光受影响,也是僵持了好久。”
宋聿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向妻子。
向暖微微一笑,继续道:“后来我们发现,不能光讲大道理,也不能硬来。得找到每家每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一楼的李奶奶其实最怕的是孩子们踩坏她门口的花圃,我们就在规划里特意给她留出一块专属的小花坛,还让她当‘花圃顾问’;顶楼的年轻夫妻喜欢烧烤,我们就在花园一角设计了一个安全的公共烧烤区……当每个人的具体需求都被看到、被部分满足,甚至让他们在项目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时,阻力就慢慢变成了助力。”
她顿了顿,看着宋聿的眼睛,温和地说:“你们那个训练中心,对各方来说,最大的共同利益是什么?除了完成任务,能不能让每个参与单位都觉得,建成后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对他们团队的价值提升有切实的好处?有时候,跳出具体的技术标准和谁主导的争执,去看看‘人’的需求,找到那个能打动他们的‘价值点’,或许能打开新局面。”
向暖的话语,如同她泡的桂花茶,清香而熨帖。她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操作方案,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事”的纠结,转向对“人”的洞察与共赢思维的构建。这恰恰是陷入事务性泥潭的宋聿所忽略的。
宋聿若有所思。他回想起几次不欢而散的协调会,大家确实都在争抢话语权和资源分配,却很少静下心来探讨,这个训练中心最终能为各个单位带来怎样的核心价值提升。也许,他应该建议筹备组,下次会议换个议程,先不讨论具体方案,而是引导各方畅想成功后的“共赢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去寻找实现路径,甚至可以考虑在设计方案中,为有突出贡献或特殊需求的单位,预留一些“定制化”的模块或接口,增加吸引力。
“小暖,你真是我的‘智库’。”宋聿握住妻子的手,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调整沟通策略了。”
再次投入工作,宋聿的心态和方式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急于推进具体条款,而是花了更多时间与各方非正式沟通,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难,寻找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部。他牵头起草了一份《训练中心共建共享价值愿景书》,着重描绘了中心建成后对各参与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升级、训练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潜在益处。虽然过程依然不易,但沟通的氛围明显缓和,僵局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就在宋聿的工作初见曙光之时,生活又给了他一次小小的惊吓。
那是一个周六,宋聿陪着向暖去市里最大的商场,想给即将出生的宝宝挑选婴儿床。商场里人来人往,暖气开得足,有些闷热。向暖正仔细比较着两款床的材质,突然又是一阵熟悉的头晕袭来,比上次在文化站更强烈,她下意识地抓紧宋聿的胳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小暖!”宋聿心头一紧,立刻半抱半扶住她,“又不舒服了?”
向暖想说“没事”,但恶心感涌上来,让她说不出话,只能虚弱地点点头。
宋聿二话不说,立刻将她打横抱起,也顾不上周围人惊讶的目光,大步流星地向商场外走去。他的心跳得又快又响,虽然医生说过早孕反应可能反复,但亲眼看到妻子如此难受,他还是无法克制地感到恐慌。他小心地将向暖安置在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迅速发动车子,直奔医院。
“别怕,我们马上就到医院。”他一边专注开车,一边不停地安慰向暖,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624/111110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