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七十八章 什么是小孩子

第七十八章 什么是小孩子


四月中旬,曦曦的幼儿园组织参观消防队。小家伙回来时戴着一顶消防员送他的红色头盔,兴奋得满屋子跑。

“我是消防员!我要救人!”他举着玩具水枪,对着想象中的火焰喷射。

宋聿下班回家,曦曦一个箭步冲过去,立正站好,模仿着军人的姿势敬了个礼,小手掌歪歪扭扭地贴在额头上:“报告长官!消防员宋曦报到!”

宋聿被儿子逗乐了,却还是认真回了个军礼:“稍息,消防员同志。”

这顶红色头盔成了曦曦的新宠,连睡觉都不肯摘下来。向暖好不容易说服他,答应把头盔放在床头柜上“站岗”,这才肯入睡。

接下来的日子,曦曦的“职业理想”每天都在变化。周一看了动画片里的警察,宣布要当“警察叔叔”;周二在电视上看到宇航员,又立志要“飞上月亮”;周三随向暖去医院体检,回来便说要当“医生,给人打针不疼”。

周五晚上,宋聿带着安安和曦曦去操场散步,正巧遇到一队士兵在训练。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深深吸引了曦曦的目光。他趴在操场边的栏杆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了整整半小时。

回家路上,曦曦异常安静。临睡前,他悄悄对宋聿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当解放军。”

宋聿心头一热,把儿子抱在怀里:“好,那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

第二天是周末,宋聿翻出自己旧军装上的肩章,细心缝在曦曦的小外套上。曦曦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爸爸,我现在是军人了吗?”他仰着头问,眼睛亮晶晶的。

“你现在是小解放军同志。”宋聿蹲下身,替他整理根本不需要整理的“军容”,“军人要遵守纪律,听命令,你能做到吗?”

“能!”曦曦回答得响亮极了。

这声“能”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那天起,曦曦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

早晨七点,不用人叫,自己起床,把被子叠成一个小小的“豆腐块”——虽然边角还是圆滚滚的。

吃饭时,不再挑食,因为“解放军什么都要吃”;玩完玩具,主动收拾整齐,因为“军营要整洁”;甚至学着爸爸的样子,每天在日历上画圈,记录自己“全勤”的日子。

最让向暖哭笑不得的是,曦曦开始“操练”他的毛绒玩具。他把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自己站在前面,举着小旗子喊口令:“向左转!向右看齐!”

有些口令他自己都分不清左右,玩具队伍常常转得七歪八倒,但他丝毫不气馁,一遍遍重复,小脸上全是认真。

“咱们家出了个小班长啊。”晚上,向暖靠在宋聿肩头,笑着说起白天的趣事。

宋聿眼中带着欣慰:“有模有样的,比我刚入伍时也不差。”

四月底,幼儿园举办“职业梦想”主题活动,要求孩子们装扮成自己理想的职业。不用说,曦曦坚决要穿军装。

向暖特意去买了布料,比照着宋聿的常服,给曦曦做了一套迷你军装,连领花、肩章都一应俱全。活动前一天晚上,曦曦兴奋得睡不着,把军装放在枕头边,半夜醒来还要摸一摸。

活动当天,曦曦穿着小军装,踩着擦得锃亮的小皮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幼儿园,立刻引起了轰动。

“哇!曦曦好帅!”小朋友们围了上来。

老师笑着问:“宋曦小朋友,你为什么想当解放军啊?”

曦曦站得笔直,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回答:“保卫国家,保卫家!像我爸爸一样!”

他表演了这几天刻苦训练的“成果”——走正步、敬军礼,还唱了一首刚从爸爸那里学来的《打靶归来》。虽然音准有待提高,动作也略显笨拙,但那认真的劲儿赢得了全场掌声。

活动结束后,老师特意给曦曦拍了张照片发给了向暖。照片上的小家伙,穿着合身的小军装,对着镜头敬礼,眼神坚定,小嘴抿得紧紧的,颇有几分军人的坚毅。

向暖把照片设为了手机屏保。

然而,军旅生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五一假期,宋聿难得有几天完整休息时间,决定带孩子们去郊游。曦曦自然要穿他的“军装”。

公园里,曦曦看到有个小朋友在吃冰淇淋,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他最近咳嗽刚好,向暖嘱咐过不能吃冷饮。

“解放军同志,”宋聿注意到了儿子的目光,“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妈妈说不能吃,我们就坚决不吃。”

曦曦吞了吞口水,强迫自己移开视线:“是!坚决不吃!”

可孩子的自制力终究有限。下午回家路上,经过一家冰淇淋店,曦曦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橱窗里五彩斑斓的冰淇淋图片。

“爸爸...”他小声哀求,“就吃一小口,行吗?”

宋聿低头看着儿子渴望的小脸,心软了一瞬,但还是硬起心肠:“不行,你咳嗽刚好。”

曦曦的嘴角耷拉下来,眼圈红了,突然一把扯下头上的小军帽:“我不当解放军了!解放军连冰淇淋都不能吃!”

喊完这句,他自己也愣住了,看着手里的小军帽,仿佛不敢相信刚才的话是自己说的。下一秒,“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不是因为吃不到冰淇淋,而是因为自己“背叛”了理想。

宋聿没有生气,他抱起哭得抽噎的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傻小子,解放军也是人,也想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但当军人就是要学会克制,因为有比想吃冰淇淋更重要的事情。”

他指着路边执勤的交警:“你看那位叔叔,太阳这么晒,他不想在树荫下乘凉吗?但他不能,因为他要指挥交通,保证大家的安全。”

曦曦止住哭泣,顺着爸爸的手指望去。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是小孩子。”宋聿擦去儿子脸上的泪痕,“能为了该做的事情,克制自己不想做什么,那才是大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曦曦似懂非懂,但不再哭闹。他把小军帽重新戴好,紧紧搂住爸爸的脖子。

回家后,曦曦闷闷不乐。晚上,宋聿拿出一个盒子,里面珍藏着他入伍以来的各种奖章、纪念章。他一件件给儿子讲背后的故事:哪个是比武得来的,哪个是执行任务获得的,哪个是老兵退伍时送给他的...

“爸爸也不是天生就能克制。”宋聿拿起一枚“优秀新兵”奖章,“刚当兵时,训练太苦,爸爸也想过放弃。是我的班长告诉我,穿上这身军装,代表的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了。”

曦曦抚摸着那些冰冷却沉甸甸的奖章,眼睛越来越亮。

第二天清晨,向暖惊讶地发现,曦曦把他的玩具箱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贴了张自己画的“物品清单”。

“妈妈,这是我的‘武器装备’,”小家伙严肃地解释,“要管理好。”

吃早饭时,他不小心把牛奶洒了一点在桌子上,立刻拿起抹布擦干净,然后看着宋聿,像是在等待评价。

宋聿什么也没说,只是郑重地回了他一个军礼。

曦曦笑了,露出豁了一颗的门牙,回礼的手势标准了许多。

五月初,小升初录取结果公布,安安如愿考上了心仪的重点中学——市实验中学。喜悦过后,新的压力接踵而至。

实验中学以其高升学率和严格管理闻名。录取通知书里附了一份暑假作业清单,厚厚一沓,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要求新生在入学前完成。

“这哪里是暑假,分明是换个地方上学。”安安看着那长长的书单和习题集,小声嘀咕。

向暖理解女儿的抵触,但还是温和地劝道:“提前适应一下中学的节奏也好。咱们制定个计划,每天完成一点,既不累,又能保证玩的时间。”

计划表做得完美:上午学习两小时,下午学习两小时,其余时间自由安排。开始几天,安安执行得不错。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窗外知了的鸣叫、小伙伴们的嬉闹声,都成了巨大的诱惑。

这天下午,向暖回家取忘记的文件,发现安安正趴在书桌上,面前摊着作业本,手里却偷偷在抽屉里玩手机。

看到妈妈突然进来,安安吓得手机都掉在了地上。

“妈妈...我,我刚做完数学,想休息一下...”她慌忙解释,脸涨得通红。

向暖心里叹了口气,没有当场发作。她捡起手机放在桌上:“先把作业做完,手机放客厅。晚上我们再谈。”

安安自知理亏,低着头“嗯”了一声。

晚上,向暖和宋聿一起跟安安谈了话。没有严厉的斥责,更多的是理解和建议。

“我们知道作业多,玩心重很正常。”宋聿说,“但既然制定了计划,就要尽力遵守。自律是一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

“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常常管不住自己。”向暖接过话,“后来发现,与其一边玩一边提心吊胆,不如高效地学,痛快地玩。你可以试试‘番茄工作法’,学二十五分钟,休息五分钟。”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624/1111105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