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状态更好了
这句话让向暖鼻尖一酸。她想起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戍边的战士,想起公公曾经作为一名老兵的坚守。
第二天一早,向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将研发团队分成两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攻关;同时把公公接到公司附近的公寓,请专业护工照顾,这样她可以随时兼顾。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原定今天到货的一批重要原材料,因为暴雪天气被卡在半路。
“供应商说最快也要三天后才能到货。”采购经理汇报。
向暖看着生产计划表,心情沉重。三天时间,意味着生产线要停工等待,这将对交货期造成致命影响。
“联系其他供应商,看看有没有现货。”她命令道。
“已经联系过了,这种特殊材料只有这一家供应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向暖突然想起一个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的李强。他最近在做一个新材料项目,或许能帮上忙。
电话接通后,李强立即响应:“向总,我这就带样品过来检测!”
两个小时后,李强带着样品赶到。经过紧急检测,这种替代材料虽然性能稍逊,但经过工艺调整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太好了!”车间里一片欢呼。
然而,向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接到护工的电话:“向女士,您父亲情况不太好,一直在叫您的名字。”
向暖急忙赶到公寓。病床上,宋建国呼吸急促,见到她才稍稍平静下来。
“爸,您感觉怎么样?”向暖握住老人的手。
“订单......完成了吗?”老人虚弱地问。
“快了,您别操心。”
老人摇摇头:“我当过兵,知道边防的苦......不能耽误......”
这一刻,向暖的眼眶湿润了。她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向暖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白天她在车间与技术团队一起攻关,晚上在病床前照顾公公,经常累得在椅子上就能睡着。
工人们被她的精神感动,自发组织加班,连退休的老技工都主动回来帮忙。整个公司上下同心,终于在一周后攻克了技术难题。
生产线恢复运转那天,向暖却累倒了。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她发起高烧,不得不卧床休息。
“你必须好好休息。”宋聿心疼地说。
向暖摇摇头:“最后一道质检环节我必须亲自把关。”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边防部队的一位老连长打来的:“向总,听说你们在赶制我们的冬装。代表战士们谢谢你们!这边已经零下四十度了,旧装备确实顶不住了。”
这个消息让向暖更加坚定了决心。第二天,尽管高烧未退,她还是坚持来到车间。
最后一批服装下线时,整个车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人们自发排成两行,目送装载着军需物资的卡车缓缓驶出厂房。
向暖站在厂门口,望着远去的卡车,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地。
当她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病床上。宋聿和孩子们守在床边,眼中满是担忧。
“订单......”她虚弱地问。
“全部按时交付了。”宋聿握住她的手,“部队特意发来感谢信,说你这是雪中送炭。”
这时,护士推着轮椅走进来,轮椅上坐着宋建国。老人的气色明显好转,手中捧着一束鲜花。
“暖暖,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老人眼中闪着泪光。
一个月后,向暖康复出院。让她意外的是,公司在她病休期间运转良好,李姐带领的管理团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你该学会适当放手了。”宋聿劝她。
向暖若有所思。这次经历让她明白,企业的持续发展不能只靠一个人,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团队。
她开始逐步放权,把更多精力放在战略规划和技术创新上。同时,她也调整了工作时间,确保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一个周末的傍晚,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安安熟练地擀着饺子皮,曦曦笨拙地学着包饺子,宋聿和父亲在下棋,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房间。
“妈妈,你这样真好。”安安突然说,“以前你总是很累,现在会笑了。”
向暖愣了一下,把女儿搂在怀里:“妈妈以后会经常笑的。”
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放边防部队的报道。画面中,战士们穿着他们生产的防寒服在雪地里巡逻,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看,爸爸!”曦曦指着电视,“那是妈妈做的衣服!”
宋建国放下棋子,感慨地说:“暖暖,你做到了。既守护了小家,也守护了大家。”
订单危机的顺利解决,以及随后病倒又康复的经历,成为了向暖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她不再是从前那个事必躬亲、仿佛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的“女超人”向总。她开始真正践行“放手”的艺术。
回到公司后,她召开了一次全体管理层会议。会议上,她真诚地感谢了在李姐带领下,在她病休期间坚守岗位、确保公司平稳运行的每一位团队成员。她正式宣布了组织架构的调整方案:提拔李姐为常务副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赋予研发部和生产部更大的自主权;建立更加完善的梯队培养和决策机制。
“过去,我总担心大家做得不够好,恨不得把所有担子都扛在自己肩上。但这次经历告诉我,我们‘暖芯’的真正力量,来自于在座的每一位,来自于我们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向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从今往后,我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公司战略、核心技术研发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上。具体事务,由李总带领大家决策执行。”
这番放权并非易事,初期难免有些磕绊,但向暖强迫自己忍住干预的冲动,给予团队充分的信任和试错空间。她发现,当她不再大包大揽,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反而被激发出来,许多她以前没留意到的优秀人才和优化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同时,她也严格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时间。除非极特殊情况,她坚持准时下班,周末尽量不安排工作,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她陪着安安复习功课,听她讲述少女的烦恼与梦想;她手把手教曦曦包出像模像样的饺子,尽管厨房常常弄得一片狼藉;她和宋聿重拾了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在月色下聊聊工作,更多的是分享生活中的细微感悟;她更频繁地去看望公公宋建国,听他讲那些讲了无数遍的军旅故事,但每一次,她都听得格外认真,因为她更能体会那故事背后的坚守与奉献。
这种生活节奏的转变,起初让她有些许不适,仿佛脚下熟悉的加速跑道突然变成了平缓的步道。但很快,她品尝到了“慢下来”的甘美。她的气色红润了,眉宇间的疲惫被柔和取代,连宋聿都说:“暖暖,你现在的状态,比吃任何补药都管用。”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624/111109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