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科技狠活没人吃,拿去古代卖疯了 > 第66章 批发挂面

第66章 批发挂面


夏云淑在食品批发区转悠了一圈,没看到特别符合心意的选品,干脆去了胖胖副食。

女老板韩明珠这会儿在看店,见她进来,立即笑盈盈地问她:“夏老板想看点什么?”

夏云淑:“有没有什么价格合适的主食?我要的量比较大。”

韩明珠摸摸下巴,“挂面要不要?比如这个鸡蛋挂面,一包1公斤,才卖9块5,价格很合适了。”

夏云淑摇头,“贵了。”

这么算下来,这个挂面一斤就需要4.75元,比米线和粉条贵太多了,这俩也能当主食,一斤才两块多不到三块。

韩明珠心领神会,夏云淑的意思是挂面这个品类可以,但是4.75元的高价不合适。

她笑着走到夏云淑身边,压低声音说:“我能帮你和一个卖挂面的小厂子搭上线,他们厂里时不时就要处理临期货,价格肯定低不少,具体能压到多低就要看你自己了。”

夏云淑展颜一笑,“那就多谢了。”

夏云淑开着面包车,由韩明珠领路,去了食品批发区背后拐角处的那家挂面厂。

厂子不大,招牌也旧得厉害,上面隐约能看到“金河挂面批发零售”。

韩明珠进去喊人,说了几句话后便走了,留下夏云淑自己和厂子里的人谈价格。

那人原本是想和夏云淑握手,一伸手看到自己袖口和手上沾的面粉,又讪笑着将手缩回去,递上来一张名片,说道:

“我是厂子的老板陈东方,夏姑娘要什么挂面?我这里品种齐全,鸡蛋的山药的粗的细的中空的,你想要的都有。”

夏云淑微微一笑,“我要货量大,想要最便宜的。价格合适的话先来一千斤。”

这话刚出,陈东方差点将眼珠子瞪出来。

一千斤挂面?

大超市开业备货都要不了这么多挂面啊!

夏云淑看到他的反应,非常满意,震惊就对了,这样她才好压价。

陈东方手掌在裤子上搓了几下,“价格最低的就是加了盐的宽挂面,宽度3mm,货在这边,你来看看。

你如果真能拿一千斤,我可以给你一斤1.78的价格,往常都是10斤18.98卖的。”

这么算下来,给她一斤便宜了0.118元,一千斤下来就便宜了118。

夏云淑看了眼样品,3mm是最常见的宽挂面粗细,想必赵家村的人应该也会喜欢。

精细白面加了盐压出来的挂面,煮上一把就够一家人吃。

虽然现在随着外卖兴起,很少再有人喜欢吃挂面,嫌它太过绵软没有劲道的口感。

但是往前倒数二三十年,挂面这东西可是走亲访友探望病人非常拿得出手的好礼。

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有人习惯在生病后煮一点清汤挂面吃,觉得有利于康复还能养人。

这东西放在赵家村,妥妥的奢侈品。

虽然对挂面厂来说,挂面里加盐是因为面粉原本劲度不够,靠盐增加劲性,所以有盐挂面比无盐挂面便宜。

但是毫无苦涩味的精盐,在古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夏云淑将看过的挂面放回架子上,对陈东方说:“陈厂长,我不要精细包装,你给我找个大箱子直接用塑料袋装就行,去掉包装成本,再便宜点?

一千斤只是我第一次进货的量,以后还有更大的单子,你看还有没有办法,把成本再压下来一些。”

陈东方闻言,下意识去摸烟,随即想起厂里为了防止粉尘爆炸不能见明火,身上没有烟,便揉揉脸说:

“之前听韩老板说你进货为了压价不要外包装我还不信,今天我算是见识了。

我的塑封成本是3毛,把这三毛也给你去掉,算一斤1.48元,这是底价了。”

夏云淑继续:“陈老板就没有什么要清仓的产品吗?”

陈东方苦笑着摇摇头,“夏老板真是一点儿都不想让我多挣啊。这样,快过期的一斤再给你便宜3毛,总共有200斤,都给你。”

夏云淑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行,那就麻烦陈老板了,我明天下午来拿货,你先准备一千斤。”

为了打消陈东方的疑虑,夏云淑直接付了全款给他,总共1,420元。

反正挂面厂在这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她不担心陈东方卷钱跑路明天交不出货。

订好挂面,夏云淑美滋滋地开车回家,她相信,赵家村和下河村人,一定会非常喜欢。

毕竟一斤干挂面,可比一斤黄豆更耐吃。

到家时,美味的炖鹅刚开盖,孟佩兰正在收汁,最后撒上青蒜叶,正好出锅。

配上热腾腾的米饭,炖到软烂的鹅肉入口香而不柴,令夏云淑直呼过瘾。

这鹅在套圈店老板手里一天的运动量可不少,肉质紧实又有弹性,被孟佩兰红烧后,也算死得其所。

夏云淑一个劲点头,“自己套来的鹅肉吃着就是香!”

她和孟佩兰美美啃着鹅肉,泰禾壹号院里,得知明天夏云淑会卖豆浆的业主们,已经开始叮嘱保姆安排明早的早餐了。

马老太太说:“明天早上蒸点小笼包,再炸几根油条,到时候热豆浆回来配着吃正好。”

保姆立即应道:“好好,我明天早早起来收拾菜。”

而于家,于夫人则对保姆说:“明天多准备点牛肉和蔬菜,我要试试豆浆火锅。”

之前她看到这道菜时,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得知夏老板要卖豆浆,她却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豆浆火锅,浓郁的豆浆锅里涮好的菜上肯定也裹满了豆香味,她正好明天试试看。

胡家,胡老爷子让保姆准备的,是虾米紫菜小葱花,以及炸到干酥的油条酥。

没错,他喝豆浆从不放糖,喝的是被许多人视为异端的咸口豆浆。

不同口味的人家,都在为明天早上的豆浆准备不同的配菜。

但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念头——可算等到夏老板上新品了!

夏老板的店什么都好,就是货太少,不单量少,品类也少,这下好了,总算能多一个。

吃完晚饭,孟佩兰骑着三轮车跑去店里,将黄豆淘洗好泡上,放进冰柜里。

下午没有泡,是怕泡久了影响豆浆的口感。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322/434976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