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官潮,我升官了你想复合? > 第1230章 华阳的早市

第1230章 华阳的早市


翌日清晨六点钟,周欢准时起床。

虽然换了个工作环境,但是生活习惯不能变,周欢简单洗漱之后,换上了一身运动服,准备下楼去晨跑五公里。

身体健康才是开展工作的基石,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要把身体锻炼好。

没有时间,就挤时间。

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时间就像那啥,挤一挤总是有的。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微风中还带着些许凉意,他沿着政府大院后的林荫道慢跑,运动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规律的声响。

晨跑五公里后,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他放缓脚步回到小区,冲了个温水澡,换上藏浅蓝色衬衫和黑色西裤,整理好衣装后迈步走出家门,准备先吃早餐,然后开始今天的工作。

县政府虽然有食堂,但他初来华阳县,更想感受一下当地的市井烟火气。

根据以往的经验,早市这类热闹场所往往能让人接触到真实的民生百态,听到接地气的百姓声音,这对他快速了解华阳县的实际情况绝对大有裨益。

步行十分钟,他便到了附近的一个早市。

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早市入口处的路灯仍亮着暖黄色的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已穿透薄雾。

“新鲜的黄瓜茄子,刚从地里摘的!”

“热乎的豆浆油条,来两根尝尝!”

“卖包子嘞!猪肉大葱馅、素三鲜馅,现蒸现卖!”

“野生鲫鱼便宜卖咯,熬汤鲜得很!”

……

周欢绕过摆着葱姜蒜的竹筐,鞋底碾过青石板上的露水,只见整条街两侧挤满了摊位,卖菜的老农蹲在小马扎上剥豆角,卖鱼的摊主正熟练地刮鳞剖肚,水珠溅在塑料布上发出“啪嗒”声。

拐角处的包子铺飘出了浓郁的葱花香,蒸笼掀开的瞬间,白色热气裹着肉香扑面而来,几位晨练的老人正排队买早点,铝制饭盒在手里颠得轻响。

周欢在人群中穿行,目光扫过贴在电线杆上的招工启事、菜摊上堆成小山的青椒、以及蹲在地上用草绳捆扎芹菜的中年妇女。

他留意到不少摊位前摆着二维码,但仍有老人坚持用现金交易,摊主们便备着铁盒和算盘,拨弄算珠的声音与喧闹的人声混在一起,透着股鲜活的市井气息。

转过弯,一家挂着“老李家豆腐脑”招牌的早餐铺映入眼帘。

玻璃柜里的油条金黄酥脆,铝锅里的豆腐脑正冒着热气,店主是位系着蓝布围裙的中年妇女,正用长柄勺给顾客盛汤。

周欢要了份套餐,端着青瓷碗四处张望,见角落的四方桌旁坐着位穿着藏青色行政夹克的老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正端着一个保温杯喝茶,面前摆着半根油条,正在侃大山。

老人身旁围了两三个人,听得入神。

于是,周欢也凑了过去,坐在一旁,听老人摆龙门阵。

“要说咱们的吕书记啊,人倒是正派。”

老人喝了口茶,把茶叶吐出来,继续说道:“去年整治河道,硬是没让开发商往里头倒渣土,可别小看这件事啊,要是换成一般的领导,从开发商那儿收点好处,对于这种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

“可是吕书记太保守,尤其是在发展经济方面没啥魄力,招商引不来大项目,光盯着地里的玉米小麦,能有啥出息?”

他又抿了口茶,喉结滚动:“再说县委副书记吴允升,已经快到龄了,在仕途上没啥上进心了,一心想着转岗去人大、政协,在发展经济方面,根本就指望不上他。”

“那邓县长呢?”

旁边的一个中年人问道:“听说邓县长干事挺有魄力。”

话音未落,旁边的另外一个大爷便撇了撇嘴,压低声音说道:“你说的是常务副县长邓广新吧?听说他去年搞什么‘亮化工程’,把老百姓的路灯全换成LED彩灯,花了不少钱,但就是花架子,就是县里的那几条主干道好看,住在郊区的老百姓夜里照样摸黑走路。”

穿着行政夹克的老人冷笑一声,拿起油条在碟子里戳出个油印,说道:“邓广新这个人好大喜功,野心比天高,但又不脚踏实地,像这种大搞形式主义的干部,心里根本就没有装着老百姓,能指望他啥啊?”

周欢低头咬了口油条,酥脆的口感在口腔中散开。

他默默听着周围人的聊天,心中暗想这趟早市果然没有白来,实实在在听到了不少民间的声音。

这个穿着行政夹克的老人对县里的几个主要领导的情况都十分熟悉,周欢推测,若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

这类退休干部往往了解县里诸多内情,且不像在职干部那样顾虑重重、藏着掖着,说话颇为直率敢言,周欢打算找机会与他深入聊聊,或许能知晓许多旁人不会提及的情况。

此时,一旁有人开口问道:“大爷,听说咱们这儿新来了个周县长,年纪很轻,您觉得这人怎么样?”

大爷“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鄙夷:“我对这个周县长还不太了解,只是听说他非常年轻,从省委办公厅下来的,估计有些背景。但这小子太年轻了,原本就是个写材料的,哪里真正懂基层的事务?所以我对他并不看好。”

有人小声附和:“可不是嘛,年轻干部不了解基层情况,又爱瞎折腾,看来咱们这儿以后没好日子过喽。”

其他人听了这话,也纷纷跟着唉声叹气,气氛一时有些沉重。

周欢端起碗喝了口豆腐脑,热气升腾间,留意到大爷右手食指习惯性地在桌沿轻敲,节奏规律,似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周围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说起县里的扶贫项目,有人抱怨某任领导的政策失误,言语间满是对基层治理的关切与无奈。

周欢将这些对话默默记在心里,意识到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正是他了解华阳县真实状况的重要窗口。

早餐铺里人来人往,晨光透过雾气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这场寻常的早间闲聊增添了几分生活的质感。

周欢吃完最后一口油条,掏出手帕擦了擦嘴,目光再次落在大爷身上,暗自思索着如何开启与老人的对话,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县里的情况。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980/436310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