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秦王买才
李斯这才想起,还没给赵九元介绍,正当他要开口时,却听嬴政道:“寡人的身份先生已经知晓,只是不知先生可能猜出寡人身旁三人的身份?”
赵九元看了看两人的特征,这个头发花白的,身上满是肃杀之气的老者,不是王翦就是蒙武。赵九元猜测,王翦的可能性更大,于是道:“这位定是大名鼎鼎的王翦老将军。”
“先生说得没错。”嬴政看了一眼王翦,王翦起身对赵九元行了个军礼,而后面无表情地坐下了。
也不知道大王废什么牛鼻子劲,偏要到这乡野之地来做什么大买卖。
“只是这二位,我却猜不出来了。”赵九元盯着尉缭看了好半天,完全无法对号入座。
至于李斯,这人是谁?她不认识。
嬴政哈哈大笑,既然如此,便让寡人为先生介绍一番吧,“此乃我秦国国尉,缭是也。”
尉缭起身,对赵九元施以一礼。
赵九元颔首作揖:“原来是尉缭子,久仰先生大名,先生所著《尉缭子》一书,在下有幸在咸阳酒肆中听过,不知可有幸拜读大作?”
尉缭也是今年才来的秦国,他本不欲事秦王,却被秦王政亲自挽留还委以重任。尉缭是正义战争的代言人,与秦国的战争国策不谋而合,如此人才嬴政不会放他离开。
“先生若是想读,回头缭便送你几卷。”尉缭笑道。
“这位是……”嬴政正要说出李斯的身份,李斯主动站起来道:“大王,臣不敢隐瞒,其实臣早已和赵兄相识。”
“先前臣离开咸阳时为人所害,被人推入河中,是赵兄救活了臣。”李斯说罢,对赵九元拱手一礼。
“那为何今日你却装作默默无知?”嬴政眼神有一瞬间的变化。
“先前赵兄不愿臣举荐他,今日大王却来寻他,恐怕赵兄今日是误会臣了,所以才说不认识臣。”李斯解释道。
他真的很冤枉啊!
赵兄今日一个好脸色都没给他。
嬴政又看了一眼赵九元,心道:此人愿意和秦王做生意,却不愿主动事秦。看来得试探一二,若真是大才,绑也要绑回去。
赵九元点头道:“看来在下确实是误会李兄了。”
“在下向李兄致歉。”说着,赵九元对李斯躬身一礼。
李斯心里的小人直跺脚,还真以为是他带秦王来的啊?他好生冤枉。
得多吃几口肉,压压惊。
嬴政哈哈大笑:“竟还有此渊源?寡人今日是来和赵先生做生意的,无辜牵连了你。”
赵九元笑着颔首,随后让阿珍端了蜜薯上来。
蜜薯,烤制出来会流油,香气扑鼻,入口即化。买红薯的时候,她特意要了几根蜜薯,就是为了回老家烤来吃。
没想到最终是在战国实现了这个愿望,还上街卖了一回,看似卖薯,实则钓人。
话也不说了,几人用木勺挖着蜜薯。
除了嬴政和李斯,王翦和尉缭都是第一次吃到这样香甜的东西,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几口就将其囫囵一空。
嬴政这是第二次吃这样好吃的东西了,他抬起头看向赵九元,想开口问还有没有,但一想似乎不符合身份,便又克制住了冲动。
二十岁出头的秦王政,长相甚是俊朗,若是没留胡子,放在后世,忽略他周身的帝王之气,也算得上青春男大。
然,宝贵的蜜薯,她绝不会让这些人多吃一个,哪怕嬴政那双大眼传递出的信息十分渴望。
她在锅子里下了些土豆片,李斯一看便知这是土豆了。
“原本以为蜜薯已经足够好吃,没曾想土豆也不遑多让。”李斯发出感慨。
尉缭点头附和:“若是这些粮种推广出去,不知多少庶民不会再挨饿了。”
赵九元笑道:“会有这么一天的。”
“我有一问,想问赵先生。”尉缭放下筷子,指着锅中的瘦肉,抬头看向赵九元。
“这是豕肉吧?为何没有腥躁之气?”
“只用了一小小方法。”赵九元伸出一根食指,神秘莫测道。
“哦?”
“阉割。”
赵九元轻轻吐出两个字,在场的男子均虎躯一震,下身一紧。
李斯更是发出丝丝声。
“咳咳。”尉缭好似呛到,咳嗽不止。
赵九元对此见怪不怪了,又补充道:“阉割后圈养,不令其吃秽物,只吃草和粮食。”
这个时代养猪多放养,让猪吃排泄物,即便是阉割了,猪肉身上的骚气依旧很重。
但圈养,只让其吃固定食物就不同了,但这样养猪太过于奢侈,寻常庶民家中不会如此。
一顿饭吃下来,几人只觉享受,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锅子。红薯香甜,汤汁浓郁,一点苦涩之感也无。
就连王翦也不由得在心里感叹,难怪大王会亲自来,就这侍弄饭菜的手艺,就甩世人奇远了。
“吃饱喝足了,先生先前说要将此红薯卖给秦王,不知是否还作数?”嬴政好笑地问。
赵九元道:“自然作数,就是不知大王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来购买了。”
嬴政道:“官大夫如何?”
赵九元摇了摇头:“太少。”这是民爵,她要民爵有何用?又不能入朝为官。
“公乘?”
“还是太少!”赵九元拒绝。八级爵位,中阶大夫,上面还有卿级爵位,不是秦王心腹,不要。
“那先生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嬴政眼眸中带了三分锐气。
李斯瞪圆了眼,赵兄有些狂妄了哈。
“这个赵先生,着实有意思。”尉缭低声对李斯道。
李斯恨不得擦一擦自己鬓角渗出来的汗水。
只听赵九元道:“大王随我到田间去,感受一下乡野风情如何?”
一行人自院中出,漫步在阡陌之间。
李斯朝着远处的田埂望去,田埂上长着两排桑树,树叶已经落光了,桑枝也被剪了下来,以待来年开春,继续生长。
既然是秦王要考验赵九元,自然要将空间都留给他二人。
一高一矮两人缓步并行。
赵九元双手背在背后,脚下是枯萎的杂草,与嬴政二人走到一处宽阔之地。
“大王请看,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刚刚经历过秋收的土地显露出了它们原本的模样,可有些作物注定要在冬季种植下去,就如这冬小麦,过不久,农人又会重新劳作起来。”赵九元指着远处的旱地道。
“还有油菜,这也是我师门所传异种,即将撒下种子,等待长出苗后再行移栽,成熟后可以榨油吃。”
“农有四时,四时的播种和收获各不相同,农人一年四季都没个休息的时候。”她又道。
嬴政开口道:“辛苦先生为天下万民计。”
赵九元温和笑道:“粮乃民之根本,在下既然有这条件,便不觉得辛苦。”
只是命苦。
嬴政道:“先生所言有理,粮的确是民之根本,若我黎庶都能吃得饱饭,必然一心向秦,我大秦何愁不能一统?”
“先生觉得秦国如何?”嬴政忽然驻足下来,神色认真道。
赵九元也跟着站定,暖阳照在她脸上,衬地她一双眸子灿若星辰:“当今世界,列国伐交频频,兵戈不断,却没有一国可以与秦抗衡,可见秦有特异之处。”
“先生以为,秦国特异在何处?”嬴政顺着话题问道。
赵九元答:“秦之特异之处,乃君臣上下一心,整个国家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以秦王为核心维持高速运转。”
“然而这台机器却因为高度运转个不停,硬件磨损不堪,即将毁坏,可惜,实在可惜啊。”赵九元复摇头感叹道。
嬴政面色一凝,虽然话里的词语有些陌生,但联系上下文,他也能听懂。
赵九元的意思是,他大秦要完啦!
嬴政的目光逐渐锐利起来,周身浮上一层冷意:“先生何意?”
赵九元单手背在背后,“秦有商君变法,而奠定以法治国之基,使百姓有强烈耕战意识,可以说秦国上下一心,为的就是举国完成大一统这个目标,是也不是?”
嬴政颔首。
“我在小坎村种地两年,也见识了商君这套法子的好处,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但幸福度却不高,大王可知为何?”
嬴政不理解,种地而已,幸福度是什么东西?
赵九元想到嬴政不能理解什么叫做幸福度,于是解释道:“便是民不快乐。”
嬴政更是大为惊讶,民能吃饱饭就成,为何还要考虑他们快不快乐?
“高速运转的体制下,民只能疯狂耕种,然而……辛苦一年也未必能吃得饱饭。”
赵九元话锋一转:“大王可知我来到小坎村之前,这里是什么状况?”
嬴政沉默。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932/4365033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