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11章 牛马来了

第11章 牛马来了


一个粗布麻衣,满脸沟壑,皮肤黝黑的老者看过后说道:“此求贤令便是专对我农家之人。”

此老者便是檀张,檀张师从许䇹,许䇹之父,乃是农家许行。

事实证明,种地的都很难发财,瞧瞧这群农家之人,将艰苦朴素的作风发扬到了极致,身上穿得衣裳,许多都是补丁打补丁,再打下去,就像百家衣了。

离木红了眼眶:“秦国重法,我本以为再无机会,如今赵九元出现,老师,这便是我们光大农家的机会。”

“明日便登门拜访大司农府。”檀张瞧着底下衣衫褴褛的弟子,决定早些去见赵九元,避免秦王朝令夕改,他们连盼头都没有了。

“主子,这屋子没有炕灶,是否让阿旺盘一个?”阿珍端着一盆热水进来。

“还是我们阿珍想得周到啊,我要离了阿珍,不知如何才能活下去。”赵九元在被窝里滚了滚,赖着不愿起床。

一句话让阿珍一张秀气的笑脸变得绯红,阿珍嗔怪道:“主子又说笑~”

“但这不是主子赖床的缘由,昨日内史大人派人送了拜帖,今日公子可要早些起来才好。”阿珍说着,就要去掀赵九元的铺盖。

赵九元无奈,一想到自己即将扛起秦国那么大一堆破事儿,就心焦。

在阿珍的伺候下起身洗漱。

一想到以后都要过上牛马般的生活,赵九元不由得叹了口气,走到宝贝箱子面前,从里面翻出一卷帛书。

用过早食后,赵九元坐到书房,竹简就摆在桌案上。

内史按时来访。

此时的内史主管秦国财政、税收,而这税收又与农业有极大关系,故而内史又兼管农事。

秦国内政职位设置还不像后世那样专门化,这会儿的文臣上马也可成武将,身兼多职是常态。

内史腾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精神面貌外显,看起来精神抖擞。

“大司农,昨日一见,今日又见,大司农新搬宅院,一切可还安好?”内史腾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让身后跟着的奴仆把礼物奉上。

赵九元道:“一切安好,倒是内史,比昨日看着更精神了些。”

两人闲话几句,赵九元直接进入正题。

接下来要全国范围内改土,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

除了堆肥法,科学育苗法、还有轮作法,如粟、麦、豆轮作,可以加快恢复地力。

还有培育新品种,可进行交叉授粉、嫁接等方式。

科技进步,极大节省人力,曲辕犁可以节省出一头牛,三脚耧车提高播种速度,翻车可促使灌溉便利。

技术进步,百姓耕种积极性大为提升,土地规模便会由此扩大,土地上产出的粮食会越来越多,届时仓廪足,而天下饶。

经商鞅变法,秦国土地已经变成私有制,因此还需遏制土地兼并,要确保耕者有其田。

一番思路下来,内史腾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看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帛书上的图像,内史腾只觉自己似乎接触到了什么经天纬地之功绩。他内史腾从此以后,必定会随着赵九元一起,名扬天下。

“大司农,外面有一群农家之人求见。”阿旺拱手禀告道。

赵九元抬眸看向内史腾:“牛马……哦不,帮手来了,内史不若见上一见?”

内史腾道:“正有此意。”

“农家檀张携弟子拜见大司农,拜见内史。”

已经秋末了,天气渐凉,但来人身上却衣着单薄,且多缝补痕迹。

赵九元点了点头,对檀张道:“请坐。”

檀张四下观望,发现并未有坐具,正打算随意坐下,却见阿旺带人端来了几个小板凳。

“此乃小凳,虽不合跪坐之礼,却更能令人放松,我这里不用讲那么多规矩,着凳坐下即可。”赵九元耐心解释了一下。

“多谢大司农。”檀张拱手一礼后,才学着赵九元说的方式坐下。

几个徒弟也纷纷效仿。

顿时屋子里有了一股村支书开会的味道。

离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赵九元,这位突然在秦国崭露头角的人物。

阿珍带着几个女奴给众人奉上茶水,说是茶水,实际上是晒干的红枣煮的水。

几人第一次喝这种水,有些不习惯,但身子一下就暖和起来了。

更何况是大司农请喝的水,他们荣幸之至。

“想必诸位都是因那道求贤令来找的我,大王将提升亩产、推广新粮种的任务交给我,目的是为大秦庶民有朝一日能不受饥馑所困,此事需各位精通农事的专业人才相助。”

之所以不直接叫有种地经验的老农过来传授,是因为战国时期的识字率太低了,一些东西还得读过书的人来弄。

诸子百家除了有其各自的独特技艺外,还有治国主张,有些主张可以用,但有的不合时宜。

所以在用这些人的时候,也需要把控其中的度。

“还请大司农直言,吾等农家之人必定竭尽全力。”檀张开口道。

接下来赵九元将增产之法简单说了一些,然后内史腾在那些农家之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先前的震惊模样。

无他,赵九元所言,实在超乎这个时代太多了,全是降维打击。

檀张等人越听越佩服,更是跃跃欲试,离木心里已然五体投地,从未有过如此设想,看来还是他们农家之人不够努力呀。

“接下来还得辛苦诸位深入秦国各地,配合地方官吏推广这些方法,在推广过程中,务必注意当地的环境、物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切勿照搬照抄,否则适得其反。”赵九元道。

“请大司农放心,吾等定然小心行事。”

六十岁的檀张表示,他这把身子骨还硬朗着,真好出去闯荡闯荡。

赵九元点点头,吩咐阿珍给他们煮羹汤吃,再赐下厚实的衣物。

钱嘛,自然是从嬴政的小金库里掏。

她升大司农,又身兼左庶长,嬴政给了她许多金银财宝。

以后农家这些人,就是自己的门客了,他要给予其钱财和住所,让他们为自己卖命。

至于钱财从哪里来,自然从嬴政手里抠。

除了农家之人,还得召集百工,曲辕犁、耧车等,都得工匠来修造。

而这些工匠里,有部分是墨家之人。

看来,大王求贤令的范围还得扩大啊!

百工之人,由内史腾来安排,技术升级这部分就全交给内史腾完成。

檀张等人在大司农府用过饭后,穿上新衣,由阿旺将其引到小坎村。

赵九元也随之到了小坎村。

她亲自给这些人演示讲解,不懂的一遍一遍的教。一路上,众人边走边记,毛笔写字,刀刮竹简的声音不断。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932/436503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