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用玉米壳造纸
檀张等人正恭敬等在厅内,见赵九元缓步而来,纷纷上前行礼。
赵九元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
“大司农,吾等已将《农事诸法略考》中所载尽数学会,只待大司农一声令下,便分路前往秦国各地协助春耕。”
“各地物候不同,我等农家之人将在南方传授水稻育苗之法,以及二茬稻的培育,东与北则实验豆、麦、粟等轮作,西地土地陪贫瘠,然草场丰饶,可行畜牧之业。”檀张双手抱拳,拱手道。
赵九元欣慰颔首:“农乃国之根本,吾愿大秦百姓将来人人能吃饱穿暖,这吃一道上,便拜托诸位了。”
“请诸位务必将此利国利民之法发扬光大,不仅见于眼前,还要目及后世,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一句话将众人说得热血沸腾:“请大司农放心,吾等必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齐齐抒发志愿后,赵九元让阿珍将那一箱子钱拿了上来。
“诸位此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必然艰苦,此乃吾一点心意,以丰路资。”
檀张起身,就要拒绝,且听赵九元道:“毋要推辞。”
赵九元坚持,檀张只好作罢,内心却感动到不能自已。
自古以来,农业改革便相当不容易,要知道农民是这个世界上积极性最高,但有时候也最顽固的人。
要指导他们精耕细作的方法,说服一群靠天吃饭的人去种植新的粮种,极其不容易。
毕竟一切都是未知数,谁会全然相信陌生的入侵物呢?所以这群农家之人凭借满腔热血去下乡,赵九元很是钦佩。
农家之人以咸阳为中心,向秦国各地辐射,一边走一边散播红薯、土豆两样粮种,一边协助当地传授育苗、肥土之法等。
另外,内史腾这边,也将曲辕犁、娄车、翻车等逐步推往全国,这种带技术的东西主要由各郡郡守派匠人来咸阳学习,回去后再相互配合传播。
冬季时各地郡郡守也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农夫赴咸阳小坎村,学习一些科学耕种方法,回去之后再配合农家做推广。
比起个人推广这些东西,依靠国家力量来推广,效率也就要高太多了。
地方百姓这才知道,秦国来了位大司农。大司农名叫赵九元,带来了可亩产千斤的新粮种,还带来了节省人力的好工具。
百姓纷纷感激大司农,也期待着自己土地上能长出亩产远超粟米的粮食。
小坎村中的三千多斤红薯、土豆被农家之人带走了两千多斤,剩下的便在小坎村育种。
红薯藤可采用扦插之法扩大种植,届时,小坎村将拿出一半的土地移栽红薯,剩下的便扩展到周边村落去。
土豆只能切块种植,扩展速度远远慢于红薯。
赵九元坐在马车上,瞧着农人躬身劳作,农人面目上无半分辛劳的疲惫,反而生机勃发,仿佛脚下之土是其生命之源泉。
她目下一阵欣慰,来时,她对这个时空并无归属感。
这里没有电、没有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就连擦屁股的纸都没有。
如果不是当初她是身穿,车上刚好有一箱子卫生纸,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个没纸擦屁股的时代过活。
这个时代的人上厕所擦屁股用的不是树叶就是竹片,竹片俗称厕筹。
竹片没削好,一不小心,血溅三尺。
要是在野外不小心摘到某种不可描述的叶子,屁股还会被叮出大包来。
所以她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挖化粪池,改良厕所。
现在她带来的那一箱子纸,节约着用,也只剩最后一包了,得想个法子把纸造出来。
“走吧。”
赵九元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指挥阿旺驾车离去。
马车摇摇晃晃进入咸阳城,路过咸阳市,赵九元让阿旺将车停下来。
“主子,可是要购买东西?”
赵九元摇了摇头道:“你待会儿再回去一趟,收集一背篓玉米壳回来,我有用。”
阿旺不明白主子为何突然要玉米壳,但他还是照做了。
回到府上,赵九元招来一个木匠,将自己的需求简单叙述了一下,第二日,那木匠便将赵九元需要的东西寻来了。
赵九元指挥着家仆将泡了一夜,吸足了水分的玉米壳清洗干净,挤干水分。再剪成小片,加入草木灰水进行浸泡,一直浸泡两日,而后再倒入锅里煮。
半个时辰后,玉米纤维全部变软。
赵九元让阿旺用纱布将玉米纤维包起来,进行清洗。
没有漂白剂,省略了漂白这一步,直接进行捶打,打出黏糊的纤维浆,最后放入清水中,加入纸药,搅拌一下,便可以取纸了。
这一步,赵九元亲自来操作。
“主子,我们做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呀?”阿珍忍不住好奇问。
“是纸,一种能够用来书写的工具。”赵九元挽着袖子,一边说,一边将竹子编成的小板往水里放。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很快架子上便堆起了一沓淡黄色的纸张。
再也捞不出纤维后,赵九元才收手,让人用石头压在纸上,挤干上面的水分。
挤不出水后,再将纸一张一张地取下来,搭在事先准备好的竹席上,慢慢阴干。
等待纸张变干的过程中,赵九元就在院子里书写造纸流程。
竹简笨重,且用多了容易断裂,一旦断裂,后续想要再拼凑回去就很考验耐力了,得把造纸术拿出来。
赵九元在竹简上书写秦大篆,这篆书可真难写啊,笔画拐来拐去,很不自由,要是能写狂草就好了。
她正写着,李斯大踏步走了进来,他一眼便看到了竹席上的淡黄色方块状物。
“这是何物?”李斯指了指那纸道。
赵九元抬头解释:“是纸,一种书写工具。”
这次一背篓玉米壳,做出了几十张纸,赵九元起身摸了摸,见都干了,便亲自将纸张给收了起来。
轻轻一扯,扯不烂,又将其揉成一个纸团再展开。
这纸纤维粗糙,韧性很是不错,适合上厕所用。
赵九元对阿旺道:“阿旺学会了吗?”
阿旺点了点头,拱手道:“奴已全然记下。”
“将小坎村那边的玉米壳全都拿来做成纸。”赵九元吩咐道。
“诺。”
李斯惊讶道:“这是玉米壳做的纸?不是绢帛?”
“确实,斯兄你来看。”赵九元拿起她写好的造纸册。
“方法很简单,只是步骤比较繁杂,不同的品质消耗的时间比较长。”赵九元道。
“以构树皮、竹子、稻草等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抄纸、晾晒等过程,便可造出一物,名曰纸,其薄如蝉翼,利于书写保存,此物若能成,功在当代,利通千秋。”
李斯张大了嘴巴:“当真?”
“自然保真,我这个是玉米壳做的,很粗糙,不信你摸摸。”赵九元将一张淡黄色的纸张塞到李斯手上。
在李斯看来,这纸一点也不粗糙,简直太柔软了。
他当即拿起笔来,在上头写了个字,墨一下子便被晕染开了,写出来的字并不好看。
这……
“这便是玉米壳做的纸的坏处了,不太适合用毛笔书写。”赵九元解释道。
“若真有此书写神物,那可真是……”李斯已经想象到了文脉昌盛的画面。
赵九元笑道:“这册子就交给斯兄了。”
“给我?”李斯震惊。
“这是你的功劳,我李斯不能要。”李斯推辞道。
“斯兄先听我一言,我知你书法甚好,我大秦将一统天下,可却没有能够碾压六国文字的书文,其弊一便在于书写载具的不便,若是斯兄能够将其造出,届时便可推行书同文了。”
“你竟想得如此长远,那斯便接下这个任务。”李斯郑重地对赵九元躬身一礼,“斯定不负赵兄所托。”
赵九元颔首。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932/436503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