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弟子此去只为报答掌门的知遇之恩(
什么?!
你走在路上被雷劈了?!
我的天啊!这是多大的机缘啊!
你想想,为什么这雷不劈别人,不劈我,偏偏要劈你?
那说明连老天爷都看你气运不凡,想亲自下场为你淬炼肉身!
说不定,你就是传说中的天命之子啊!
谈了十年的女友出轨了?!
哎呀妈呀,这多大的好事啊!
你想想,你花了十年时间,看清了一个女人的本质,这买卖赚大了!
她帮你把婚姻这个大坑给躲过去了,你现在又能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可以去找下一个了!
这不叫好事什么叫好事?
相当于你又能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啊!
这种让玄元道人都无法理解的乐观,却总能在那些心态崩溃的外门弟子心中,构筑起一道最后的防线。
据说,无论这些弟子有多绝望,只要和李淳峰聊上一炷香,你就会开始怀疑人生,然后惊奇地发现,自己那点破事,好像……还真是件好事?
从而不再迷茫,继续为宗门发光发热。
这两人,便是玄元道人为此次行动专门挑选的人才。
至于其他十人?
不好意思,玄元道人记不得这些废物的名字。
一帮跟在董长生屁股后面干杂役的外门弟子,记他们有个什么用?
虽然外门的都是些废物,但他之所以能记住苏灵儿、王协地、董长生和李淳峰,皆是因为这四人的性格特点实在过于鲜明。
就算混在一堆废物里,也如鹤立鸡群。
至于其他那些平平无奇,甚至能被董长生和李淳峰两三句话就忽悠瘸了的庸才,他压根就没心思去多看一眼。
玄元道人回忆了一下当初给那二人的说辞,于是开口。
“都进来吧。”
密室的石门缓缓打开,玄元真人威严的声音从中传出。
董长生与李淳峰对视一眼,率先走了进去,随后那十名弟子紧随其后。
玄元道人并未理会那十名普通外门弟子的惶恐,他的目光,落在了董长生与李淳峰的身上。
他回忆了一下当初对苏灵儿和王协地的那套说辞,清了清嗓子。
“你们拜入我山门皆有数年,可知盘踞在东边三百里外的那个归曦宗?”
“弟子们确有耳闻。”
玄元道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我怀疑,他们极有可能是某个上古失落的邪修道统,如今重现于人间!
其功法、目的,一切成谜,实乃悬于我正道玄门头顶的一把利刃啊!”
“苏灵儿,与王协地,先后奉本座之命,前去探查真相。
然苏灵儿至今杳无音信,而王协地……
唉,似乎已沉溺于那魔宗的温柔乡之中,不思进取,忘了宗门与正道大义!”
此言一出,密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为压抑。
玄元道人环视了一周,看着这些早已被董长生的成功学洗脑至深的弟子们,继续说道:
“你们的天赋、根骨皆是下下之选,同为伪灵根,你们心中,可曾有过不甘?”
“不甘!”
众人心中齐声呐喊。
他们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董长生师兄在布道台上那激情澎湃的身影,以及他描绘的成功蓝图。
难道掌门看到了我们的价值?
我们终于有机会报答清虚观,报答掌门,成就更高的仙途了吗?
我们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果然,董师兄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只要心怀感恩,成功就在眼前了!
而掌门接下来的话,似乎正在印证着他们的幻想。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你们面前。”
“潜入归曦宗,成为他们的弟子。”
“无论你们用什么方法,查明他们的功法真相,找到他们是魔道邪修的证据,并将所知的一切,告知于我!”
“事成之后,老夫不仅破格收你们为内门弟子,更会亲自出手,为你们洗经伐髓,重塑根骨!
届时,未来的仙途对你们而言,亦不过是囊中之物!”
轰——!
那十名外门弟子的大脑瞬间停滞,心脏“砰砰”狂跳。
如今,自己辛苦多年,终于换得了掌门的这一次注视!
自己终于能为正道,为清虚观报恩,尽一份绵薄之力了!
考验终于到来,自己可以在成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了!
他们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领命:
“弟子们愿往!万死不辞!!!”
唯有董长生,眼中闪过一丝惆怅。
多亏当年那位远游天外的恩师点化于我,传我成功大道!
虽然他不知为何悄然离开,自己明明都还没怎么报答对方恩情呢!
唉!
自己虽然根基受损,但多亏掌门收留。
现在终于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可以尽力回报掌门了!
董长生对着玄元道人深深一揖,声音铿锵有力:
“掌门!
弟子在外门蹉跎多年,是掌门的宽宏,才让弟子有容身之所,有传道之地!
此恩,弟子时刻铭记于心!
今日,掌门又予弟子如此信任,委以重任,此乃再造之恩!”
“弟子此去,不为洗经伐髓,不为重塑根骨!”
“只为报答掌门的知遇之恩!”
“此事若不成,弟子便将这条命,留在归曦宗!”
“师弟们要记住,掌门赐予我们的,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是通往大道的阶梯!”
“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还谈什么求仙问道?还谈什么报答宗门恩情?!”
玄元道人看着他这副忠肝义胆的模样,心中略有遗憾,毕竟他那套成功理论确实好用。
可惜了。
不过那套理论不难了解,到时无非是换个人对外门弟子进行洗脑罢了。
而李淳峰则是眼神发亮。
他在此地道途已绝,正愁前路无望,这就柳暗花明了?
掌门让自己卧底其他宗门,说不定那里就有适合自己的仙缘!
这可是好事啊!
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弟子,玄元道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受过董长生和李淳峰熏陶过的弟子。
“既然你们有如此决心,那为师便再赐你们一件法宝。”
说着,他自储物袋中取出一物——【灵犀问玄镜】。
此法宝的主体,是一面巴掌大小的古朴铜镜,正面虽晦暗斑驳,却尚能映出模糊人影;
镜面之上,则有各种道纹零星点缀,灵光内敛。
然而,这件法宝早已破碎,镜身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
玄元道人将主镜收起,又取出十一块大小不一的锋利残片,分发给董长生及那十名外门弟子。
此为……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919/1111100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