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他们不熬夜,谁来熬夜呢?
廖三民昨天在派出所熬了一夜,两三点才睡,整个人还是迷糊的,天亮了都没发现。
他看清是江挽月之后,赶紧抹了一把脸站起来。
“江同志,你来了啊!我还想着出去接你,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真对不住,我睡过头了。”
“没什么,派出所很好找。廖……”
不能再喊廖警官了,江挽月也好换一个称呼。
廖三民直接说,“廖三民,你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不用这么客套,我先带你认认人。”
城东片区的派出所分一队二队三队,廖三民负责的是一队,他是副队长,头上有个队长叫做郑大成。
郑大成是退伍兵出身,当年当兵打仗的时候得过个人三等功,是个十分刚毅的形象,同时郑大成还是廖三民的师傅,廖三民之所以会当公安,就是被他影响。
“我师父,也就是郑队,他出去负责外勤了,那个位置——就是郑队的座位,你回头见了人,一眼能认出来。”廖三民介绍说。
除了郑大成和廖三民之外, 一队里面还有六个人。
其中两个跟着郑大成一起负责外勤,现在办公室里一共四人。
廖三民继续说道,“小江,这位是老吴,老王,老周,以后大家都是同事。”
老吴,老王,老周三位都是老同志,比廖三民年长很多,均是四十几岁年纪。
老吴是个瘦高个,老王是个肚子圆圆的胖子,老周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是个扔到人堆里会让人忽略的存在。
但是看他们的年纪,都是在派出所里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同志,基层破案经验丰富,一看就是深藏不露,廖三民对他们都十分客气。
江挽月礼貌打招呼,“吴哥,王哥,周哥,你们好。我叫做江挽月,你们叫我小江就行了。”
按照年纪,江挽月可以叫这些人叔,可是“叔”哪里有“哥”听着好听。
老王心宽体胖,第一个乐呵呵笑出来,“小江是嘛,不错不错。我们听小廖说了,你是这次选拔考试的第一名。这么多人里的第一名,被我们派出所抢到了!小廖,做的不错!”
廖三民接着说道,“小江的能力不止这些,之前火车上抓人贩子那案子,就是小江一眼看出了人贩子,把秦首长家的孩子救了下来。”
老吴回想起来,连连点头,“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破案之后,秦首长特意给我们派出所送了锦旗。那一面锦旗现在还挂在所长办公室里 。其中有一半是小江的功劳。”
“这么说还真是……”老周绕着江挽月多看了几眼,“现在年轻人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淘汰我们这些老古董了。”
江挽月听着对方的语气,好像是话里有话 。
廖三民解释道 ,“老周说的是黎晴。”
黎晴,也就是一大队现在办公室里的最后一个人。
可是不见人影。
廖三民皱眉,扯开嗓门大喊了几声,“黎晴!黎晴!黎晴!”
“——到!”
一声响亮的回答响起,接着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桌子上有一堆文件掉在地上,然后从堆积如山的文件里面冒出一个人。
还是一个年轻女人。
黎晴一头齐耳短发,发型乱糟糟,身上的衣服也是皱皱巴巴,看起来比刚才的廖三民还要困,眼睛都没睁开,就直挺挺站着,好像随时会倒下去再睡着。
廖三民无奈摇摇头,“小江,她就是黎晴,是我们一队里唯一的女同志,现在你来了,她就不是唯一了。”
他还简单说了一下黎晴的情况 。
黎晴的爸爸叫走黎大虎,黎大虎原本是一队的公安,由于黎晴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如果不工作就要下乡去,黎大虎舍不得家里唯一的姑娘下乡,所以早早选择了退休,让女儿顶班。
黎晴因此进入了派出所,成了一队的公安。
廖三民还说道,“黎晴虽然年轻,可是她从小跟着她爸在派出所里混,对所里面的人和事都很熟悉,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尽管找她。”
江挽月因此彻底明白了老周口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什么意思。
至于黎晴……见没人搭理她,又倒了回去,趴在一堆文件上呼呼大睡。
整个办公室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廖三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勉强在其中找出一个还算干净的位置来,当做江挽月的工位。
“小江,以后你就坐这吧。”
江挽月对办公环境没什么要求,只是好奇,“廖哥,最近有什么大案子要办吗?你看起来很忙。”
廖三民抓抓头发,原本俊朗的脸庞皱巴巴,一脸的愁眉苦脸。
他叹气说,“要是有大案子就好了,我还觉得轻松点。我现在这个忙,根本是瞎忙!”
廖三民跟江挽月抱怨起来,所里面近期没什么大案子,但是上面给了一个大命令——要求他们把派出所所有的案件整理归档,弄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档案室来,一方面是存档,另一方面是方便日后查询。
这个要求不是针对一队,也不是针对城东派出所,而是全省乃至全国都要统一化。
“我们派出所执勤快二十年了,每天都有案件发生,大大小小加起来没有上万也有几千个,十几年前的文件都扔在仓库,这几年的文件又东一放,西一放,以前都是年底统一整理,现在突然一下子提前了,上面领导还要下来检查……”廖三民长长叹气,“唉……还不如我让我出去做外勤。”
廖三民在心里偷偷骂了一句郑大成。
他师父在这个时候出去负责外勤,把他留在办公室里,根本是故意躲出去。
因为一队还有个特殊问题。
像是郑队,老吴、老王、老周都是十几年前,农民出身,根正苗红选上来,都是有能力的聪明人,相对应的他们文化水平没那么高,有些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
对他们来说,抓贼而已,不会写字怎么了?
这些年来,扫盲班、学习班都参加了,终于不再是目不识丁,也有些文化水平,能写一些简单报告,可是一看成片成片的文字,还是头晕目眩。
因此,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廖三民和黎晴身上。
他们一个公安大学毕业学生,一个高中毕业生,是所里面文化水平最高的两个人。
他们不熬夜,谁来熬夜呢?
不过现在又多了一个人。
廖三民突然一转头,看着江挽月问道,“小江,你什么学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580/4358596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