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一百五十六章回老家待一辈子吧。

第一百五十六章回老家待一辈子吧。


元月初五,袁崇焕走进了东暖阁。

此刻的崇祯正在看一封奏报,来自东江毛文龙的奏报。

他在十二月六日,率军袭击旅顺口,烧建奴粮仓三座,毁建奴抢去的船只三十八艘。

抢回被建奴掳去的汉民七百六十九人。

建奴守将大怒,可随后他又从另一个方向登陆,烧建奴粮仓四座,毁船只四十余艘,抢回汉民一千一百余人。

十二月十六,他登陆朝鲜,毁朝鲜粮仓六处,烧朝鲜大小船只百余艘。

奏报的结尾他是这样写的。

建奴无舟师,取朝鲜,欲假其水师袭东江耳,臣请先焚其舟,绝海患,继毁粮道仓廪,困之,饥则索于皇太极,不得其反。

朝鲜的王室很恶心人,谁强他就跪谁。

皇太极强他背叛大明投降建奴,毛文龙烧建奴粮仓的真正用意就是毁朝鲜水师。

毁了朝鲜水军大船,东江安稳,建奴想从海上袭击内陆就没有了任何可能。

而没吃的朝鲜就会和皇太极要,不给就会再次投向大明的怀抱。

臣已寻建奴之内不服皇太极东海女贞部族者,其已经同意以奴女为币同臣交易。

下月,便可将第一批奴女送至登州。

这就是毛文龙的作用,不但能牵制建奴从海上捅皇太极后门,更能断绝来自辽东海上的威胁。

他是一颗钉子,一颗死死钉进皇太极胸口的钉子。

就在崇祯打算提笔回复之时,王承恩带着袁崇焕走了东暖阁。

崇祯摆摆手,示意袁崇焕平身。

“对东江毛文龙怎么看?”

袁崇焕闻言躬身。

“不可留。”

崇祯放下毛文龙的奏章看向袁崇焕。

“为何不可留?”

袁崇焕连思索的动作都没有直接回道。

“毛文龙不臣之心人人皆知,然皮岛对辽东战事而言可有可无,若想平建奴之祸功在陆战而非水战。”

“毛文龙孤悬海外不听诏令,若是其投降建奴必成大祸。”

说完躬身拱手。

“遂臣以为,毛文龙当除另择他人接替。”

这话让崇祯微微眯眼,看来袁崇焕早就动了要杀毛文龙之心。

“你认为谁适合接替毛文龙?”

袁崇焕不假思索的给出了一个人选。

刘兴祚。

这个刘兴祚是辽东开原人,万历三十三年被努尔哈赤授予备御之职,并获女真名字爱塔。

但女真欺压屠杀汉人让其不满悲愤,天启七年归顺明朝在袁崇焕麾下听命。

历史上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将东江分为四协,陈继盛、刘兴祚、毛承禄、徐敷奏各领一协。

崇祯三年后金入关兵临永平(河北卢龙),刘兴祚率军阻击力竭战死,其弟刘兴治接替他的位子。

同年,刘兴治假传孙承宗之命杀了陈继盛,自立为帅。

黄龙奉命围剿刘兴治,但把刘兴治叛乱解除之后毛文龙打下的底子已经耗光了。

陈继盛是一员猛将,也是毛文龙麾下最得力的助手,所以从袁崇焕四协的用人上就能看出他是包藏祸心的。

刘兴祚是他赏识提拔之人,陈继盛是毛文龙旧部,毛承禄毛头小子身边又有孔有德和耿仲明这样的败类。

徐敷奏也是毛文龙旧部,但其不论资历还是战功都在孔有德和耿仲明之下。

袁崇焕是玩的一手好棋,相互制衡让其内部勾心斗角,但也把东江这颗钉进皇太极心窝的钉子给毁了。

东江没了应有的牵制,他重兵把守的关隘又被皇太极从喜峰口破了,最后直逼北京上百万人惨遭屠戮掳掠。

大明最后一点底蕴,也被他败的差不多了。

“对辽东怎么看?”

就在崇祯这话落下之后,他亲耳听到了袁崇焕流传后世的经典名言。

“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笑了,看着躬身站立在自己眼前,一副不卑不亢的袁崇焕笑了。

他,是众多走进东暖阁武将里唯一没有被赐座之人。

“说说如何五年复辽?”

袁崇焕闻言开口。

“固守,步步为营。”

“辽人守辽土,以辽养辽。”

“册封赏赐蒙古诸部孤立后金,整顿东江从海路袭扰,假意和谈加固城防训练军队。”

说完微微抬头。

“假臣五年,臣必灭后金收复全辽!”

假大空,全是他妈的假大空。

袁崇焕说出的所谓复辽的办法没一样是具体的,没一样是有完美方案的。

这话怎么听都像是拍着脑袋随时想出来的东西。

“何为以辽人养辽土?”

听到崇祯发问,袁崇焕开口。

“鼓励流民屯田开荒恢复辽东土地耕种,如此便可解决军粮供应减少对朝廷的负担。”

崇祯闻言点头:“地从何来?”

袁崇焕再答:“固守关宁锦防线,便可收回大片耕地。”

崇祯再次点头:“如何固守?”

这话让袁崇焕微微一滞:“坚固城防,城墙架设火炮弓弩,在三城之间再修若干卫城,连点成线固若金汤。”

崇祯依旧微微点头。

“若按你所言,前期需要多少投入?”

袁崇焕微微思忖后答:“最少八百万两。”

随后抬头再言:“且臣以为,若想辽东归复需政令合一,然文官巡抚及登州等地皆需归辽东统一调派。”

崇祯再次笑了。

要钱、要权、要人的戏码果然还是再次出现了。

随即看向袁崇焕。

“按卿所言,辽东已被从朝廷剥离只听命于辽东大营,集全国钱粮政令倾斜只为固守?”

说到这里崇祯的声线陡然升高。

“从头到尾,朕就没听到一字反攻之言,以辽人守辽东以辽养辽,你是要做第二个李成梁吗?”

“以全国之力养一群只会倚仗城墙据守的废物,这就是你的五年平辽之策?”

说完大袖一挥。

“既卿无良策又无为官之心,那便回返祖地侍奉双亲吧。”

“王承恩,拟旨,赏袁崇焕白银千两马车一架。”

你不是辞官归乡吗?

你不是得到孙承宗的信件后,在老家接受宴请七日才启程吗?

你不是在路上慢腾腾卡着时间点进入京城的吗?

既然故土难离,那你就不要离了。

回老家待一辈子吧。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271/438663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