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去大同
就在那人话音落下之时,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那被工部顶着严寒搭建出来的房子,变成了一片废墟。
锦衣卫和腾襄左卫的战兵,呼啦一下将崇祯围在中间兵器出鞘。
而这时崇祯才看清,那浑身漆黑还在冒烟的竟然是徐光启。
脸也黢黑,头发没了还在冒烟。
但从他奔跑的速度崇祯确定了一件事,这老登十年八年挂不掉。
身体硬朗得很。
可这副造型却让崇祯双眼一亮,随即对着一同跟来的明刊之人挥手。
“画下来,下期明刊的封面就用这个。”
如此正面的形象,当属扛雷的最佳人选。
“陛下恕罪,臣本想打造出陛下设想的那种可持续剧烈燃烧,且覆盖面积在五丈左右的燃烧弹。”
“但配比出了问题,且那石油杂质太多还要再经提炼才行....”
徐光启一身黢黑的说了足有一刻钟。
用他的话说,已经打造出了燃烧弹也能用大炮打出去了。
但试验之后发现威力太小,而且所谓的燃烧根本达不到杀敌的效果,所以他进行了改进...所以他浑身漆黑头发没了。
崇祯在听,他没有打断徐光启的话也没有再给出任何意见。
因为徐光启的思路已经走向了正轨,现在的燃烧弹达不到预期那就不停改良试验。
在徐光启说完之后他随即下达旨意。
一,你别把自己玩死了。
二,要人要钱你尽管开口,朕全力支持。
研发武器本来就是烧钱的玩意,他会给到徐光启最大的支持最好的研发土壤。
火药的配方,徐光启已经改进了数次,效果不能说没有,但进展不算太大。
这也需要经过无数次试验才行。
孙元化在着手打造以水流为动力锻打金属的装置。
崇祯给了他空气锤的理论,以一块菜板大小一尺厚的巨锤取代铁锤锻打金属提纯杂质。
但根本上的原因还在动力上,大锤落下的速度和力量不足达不到提纯的效果一切都是徒劳。
而孙元化选择了煅打,一边烧一边打,这样就能在巨锤蓄力落下之前不让金属冷却。
而更让崇祯惊叹的是,用水流落差驱动水车传导动力的齿轮,孙元化居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用他的话说,再过半月就能把瀑布下方的水潭清空,第一台水车安装完毕后就可进行尝试提纯。
有了提纯的金属,水车和齿轮就会优先更换进行韧力试验。
毕懋康在兵仗局研究火枪,王徵还在皇宫研究蒸汽机。
如今的这些科技狂人已经全部进入了状态,时间,只要给他们时间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迫击炮需要时间,燃烧弹和火药配比也需要时间,但震天雷的改造却是极为快速的。
震天雷的外壳是生铁,又笨又重,而且这玩意经常走火。
挂在腰带上说不上哪下就爆了。
孙元化告诉崇祯,只要水车安装完毕就能对生铁进行提纯,哪怕达不到陛下所要求的那种光滑炮管的地步。
但用作震天雷的外壳已经足够了,且重量能减轻四成,相对应的填装的火药也会增加。
至于燃烧瓶被孙元化直接给否了。
现在的石油黏糊糊的达不到后世汽油的地步,再者用瓷罐去装然后扔出去危险性太大。
崇祯是看客,孙承宗和李邦华就更是看客了。
对于徐光启和孙元化所说的原理他们一知半解,但这些东西一旦成型爆发出的威力。
他们听懂了。
老帅感叹,若是如此火器成型正面与奴交战亦为不惧。
李邦华想到的则是另外一点,怪不得陛下死死捂住内帑里的银子。
按照那徐光启和孙元化的意思,这军工厂就是一头吞金兽啊。
崇祯在军工厂里住了一晚,更在徐光启和孙元化的陪同下将这处山坳走了一遍。
当晚,又和两人聊到了很晚才结束。
第二日,崇祯的车队启程。
但不是回京城,因为崇祯说要去大同看看。
这可把孙承宗和李邦华吓了一跳,京城到密云还好说,可密云到大同有六百余里。
陛下身边只带了不足一千人,这太危险了。
然而崇祯直接坐回马车下令开拔。
孙承宗无奈之下,只得派人赶往京营调周遇吉前来护卫。
这不是崇祯的临时起意,他一直压着武举中榜者的去处,就是为了在这之前先除掉一个人。
马士英。
这位马士英何许人无需赘述,而这个在南明时期断了大明根基的狗杂种,如今正在大同当知府。
现在的崇祯想杀一个大同知府很容易,但他却知道如今的大同是一根能撬动大明官场整改的杠杆。
马士英必死,但要在他死之前榨干他的利用价值。
车队随即转向大同,而且事先没有通传。
大同作为边关重镇,朝廷的政策财政倾斜却和百姓无关。
以前大同的日子过的还不错,但建奴攻占辽东之后再加蒙古的威胁,便再没有了互市。
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孙大有今年五十六了,在大同开了一家茶汤铺子,随意搭了几间棚子接待来往的行脚人。
他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瘸腿,熟悉的人都会叫一声孙大嘴。
敢说,能说。
今天孙大嘴的茶汤摊子上来了四个客人,一名衣着普通但相貌俊朗的少年公子。
两名老者,一人看起来虽然年纪大了些但腰杆挺直像是习武之人,另一个则是管家的打扮。
最后的那个看起来笑呵呵的,但总是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您这腿是怎么回事?”
那少年公子接过孙大嘴端上来的茶汤喝了一口,对着的腿开口问道。
孙大嘴平时就爱瞎侃,这位公子丝毫不嫌弃自己茶汤难以入口,这也让孙大嘴对这公子的观感很不错。
伸手拍了拍自己的瘸腿。
“砍翻了三个蒙古废物留下来的。”
说着晃了晃自己的空荡荡的左衣袖:“这个是替将军挡下一刀掉的。”
他说的很随意,但那位公子却眉头微微一皱。
“如你这等立下军功的老卒,理应被朝廷供养才对,为何还要摆着茶汤摊子?”
孙大嘴摇头一笑:“将军都死了,谁还会记得我这等老残废。”
那位公子再次皱眉:“老伯当初的将军何人?”
这话让孙大嘴倒茶的动作微微一滞,随后说出三个字。
“李如松。”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271/438663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