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目击证人
陈洁没有回答,只将报纸包放在桌上,在陆振川的注视下,一层,一层,小心地剥开。
当最后一层报纸被掀开,里面的东西暴露在灯光下时,陆振川的瞳孔猛地一缩。
一小撮颜色混杂、纠缠在一起的头发,几块沾着早已干涸发黑血迹的碎布,还有——一颗小小的,眼熟的,红色的塑料珠子。
“这是……”陆振川瞬间警惕了起来。
“是从孙强给盼安的那个娃娃里拆出来的。”陈洁有些不确定的说,“振川,你看看那颗珠子,是不是和……和军军脚上那只凉鞋的,一模一样?”
她抬起头看向男人:“我倒希望……是我自己想多了。但是这事儿不和你说,我心里又总是不踏实。”
陆振川盯着东西,皱着眉头沉默了片刻,之后点点头:“我知道了。”
他将东西收了起来,嘱咐陈洁这几天别出门,这事他会注意。
匆匆吃了早饭后,陆振川带着那个诡异的娃娃又出了门。
与此同时,军区大院的排查工作,在经过了几轮地毯式的搜索后,陷入了僵局。
一无所获。
所有人,从干部到家属,都被盘问了好几遍,附近的山头、沟渠、防空洞,也都被翻了个底朝天,可凶手就像个鬼影子,没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压力如同乌云,沉沉地压在每个专案组成员的心头。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泄气的时候,一个关键的“目击者”,自己找上了门。
公安部悬赏线索的赏金也从最初的一百块钱,涨到了三百块钱,然后是六百块钱。
终于,有个人去了公安局报案。
是个市里一个处理国营饭店泔水的小工。
他言之凿凿地声称,在第四起案子出事那天傍晚,天快擦亮的时候,他去垃圾场倒泔水,亲眼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男人,在垃圾场附近鬼鬼祟祟地徘徊。
“那人个子挺高,身形瞧着也壮实,戴着军帽,帽檐压得特别低,看不清脸。”小工努力回忆着,“当时我还纳闷呢,天那么黑,他一个人上那儿干啥去?我喊了一声,他好像吓了一跳,扭头就往垃圾堆里跑了。
垃圾场很大,他嫌又臭又脏,就没追,也没多想。
直到前几天警方不得已,披露了关于雨衣的细节和雨衣模样,希望从社会获得更多线索,他这才想起来这事。
“军大衣,高个子!这不就是冲着军区来的人吗!”一个年轻的公安激动地一拍大腿,“肯定是个军人没错了!对大院有点了解,又心怀不满,趁着天黑摸进来报复社会!”
这个推论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这些天,所有人都被那没头没脑的案子憋了一肚子的火,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方向,就像是黑夜里看见了光,谁都想赶紧抓住。
调查方向立刻调转,所有力量都朝着“军人”这个群体撒了出去。尤其是那些有过前科、被部队处分过、或是退伍后生活不如意的,都成了重点排查对象。
很快,一个叫赵卫东的男人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这人两年前在后勤处干过一阵子,手脚不干净,因为偷窃仓库里的物资被发现,不光被开除,还关了几天。他身高体壮,跟目击者描述的体型对得上,最重要的是,他被开除前,刚好负责过一段时间对那雨衣的物资看管。
“就是他了!”专案组的负责人一锤定音,“所有人都给我动起来,把这个赵卫东给我挖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整个军区,连带着地方公安系统,全都扑在了这条线索上。一时间,追查赵卫东的下落,成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只有陆振川,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听着周围热火朝天的讨论,心里的疑云却越来越重。
他总觉得不对劲。
都说了是好几年质量不过关的雨衣,哪个兵蛋子会刻意去翻这件老古董质穿在身上?再说,军区大院这两年为了加强安防,围墙加高了,好几处旧的通道也堵死了,内部的路也重新修过。
赵卫东就算以前熟,现在也得抓瞎。
一个外人,怎么可能在那么多双眼睛底下,眨眼的功夫就把一个孩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掳走,还能精准地避开所有巡逻队?
这不像是一个外来者能干出的事。
凶手,一定还在大院里。或者,是一个能自由出入大院,不被人怀疑的人。
他捻了捻因为熬夜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决定不再跟着大部队去追查那个虚无缥缈的赵卫东。
比起这个男人,陈洁给的线索,他更感兴趣。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介绍信笺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一封协查函,收件地址是几百里外,孙老头老家所在的乡派出所。
信里,他请求对方协助调取孙福贵(孙老头)一家,从建国以来的所有户籍信息和相关档案记录。
在追查赵卫东的同时,垃圾场也被警方作为“嫌疑人逃窜地点”,进行了重点搜查。
只是那地方实在太大了,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样,散发着冲天的臭气。几个公安同志忍着恶心,翻了半天凶手可能窝藏的地点,可除了成群的苍蝇和几只饿得发疯的野狗,什么也没找到。
他们也找到了垃圾场里唯一的住户——孙老头。
“同志,案发那天凌晨,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或者看到什么可疑的人?”一个公安客气地问道。
孙老头正蹲在门口,用一根木棍捅着一个满是破洞的铁皮炉子,闻言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声音沙哑地呛了回来:“看到啥?我这儿除了垃圾就是耗子,能有啥人来?天没亮我就睡得跟死猪一样,打雷都听不见!”
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戒备和不耐烦,挥了挥手,像是在赶苍蝇:“行了行了,别在我这儿耽误工夫了,杀人犯还能往我这臭水沟里钻不成?赶紧去别处查吧!”
说完,就再也不理人了。
公安们看着他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也问不出什么,只好无功而返。
时间一天天过去,对赵卫东的追捕网撒得越来越大,可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
专案组的士气,也从最初的信心满满,渐渐变得焦躁不安。
小半个月后,就在所有人都快被拖得筋疲力尽的时候,陆振川收到了一个从老家那边邮局寄来的牛皮纸档案袋。
袋子很薄,边缘已经磨得起了毛,上面盖着一个模糊不清的邮戳。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236/4386960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