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七零:入夜,恶毒女配被他占有 > 第271章 高考嘛,果然简单!

第271章 高考嘛,果然简单!


那人冲着林小夏使了个眼色:“小夏,你家男人不是副厂长吗?又是正经高中生。这点子事,找找关系,去市里高中问问老师不就全明白了?咱们这儿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女们,能知道个啥。”

  “对啊!我咋没想到!”

  “还是张姐脑子灵光,简副厂长出马,那还有办不成的事?”

  林小夏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帽戴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摆手:“哪儿的话,他就是个副厂长,管生产的,跟文教系统也搭不上关系呀。”

  话是这么说,但张婶的话确实给她提了个醒。

  晚上,一家人吃过饭,公婆带着沐阳在客厅玩玩具,简红缨在屋里啃书本。

  林小夏和简子阳洗漱过后,把门一关,小两口总算有了点独处时间。

  她把白天打听来的事跟简子阳一说,末了,试探着问:“要不……你去你原来那高中问问?你学习那么好,老师肯定都还记得你。”

  昏黄的灯光下,简子阳正准备换衣服,闻言动作一顿。

  “我毕业都快好几年了,也不知道我那会儿的老师还在不在。”他说着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又道,“行,这样,明天我跟厂里请个假,咱俩一块儿去。”

  “嗯!”林小夏点了点头。

  第二天,夫妻俩起了个大早。林小夏特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两罐麦乳精和一包大白兔奶糖,用网兜装着。这年头,走亲访友,这可是顶拿得出手的礼物了。

  市一中还是老样子,红砖墙上“教育要革命”的标语经过风吹日晒,已经有些斑驳。

  夫妻俩走到门房,简子阳客气地递上一根烟,打听起他当年的班主任老师。

  看门的大爷吸了口烟,眯着眼打量了简子阳半天:“那个李老师?哦,李状元老师啊,他去年就退休啦!光荣退休,现在不住学校宿舍了。”

  “那……大爷,您知道李老师现在住哪儿吗?”林小夏赶紧追问。

  大爷人不错,抽了人家的烟,办事也爽快,翻了半天登记本,给他们抄了个地址:“喏,搬去和平路那边的家属楼了,具体门牌号我这儿也没有,你们去了再打听打听吧。”

  “谢谢大爷!太谢谢您了!”

  两人道了谢,又马不停蹄地往和平路赶。

  好一通找,逢人就问,问了七八个人,才终于在一个老旧的筒子楼下,找到了李老师的家。

  “咚咚咚——”

  简子阳整理了一下衣领,心情有些忐忑地敲响了那扇斑驳的木门。

  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探出头来。

  他先是疑惑地看着门口的两个年轻人,当目光落在简子阳脸上时,愣了好几秒,随即镜片后的眼睛猛地一亮。

  “你是……简子阳?”李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惊喜。

  “老师,是我!我回来看您了!”

  “哎呀!快进来,快进来!”李老师一把拉住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热情地把夫妻俩迎进屋。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李老师给他们倒了水,拉着简子阳问东问西,当听说他在国家重点的机械厂当上了副厂长,老人欣慰地连连点头:“好,好啊!没白瞎你这块料!就是可惜了,当年要不是……唉,不提了。你能有今天的出息,老师比什么都高兴。”

  谈起过去,师生二人都有些感慨。林小夏看时机差不多了,赶忙把话题拉了回来。

  “李老师,我们今天来,除了看望您,其实还有个事想请教您。”她把简红缨准备高考的事一说,诚恳地问道,“我这个小姑子,一门心思就想考大学,可我们家里没人懂这个。就不晓得,老师您知不知道,现在这高考,到底都考些什么内容?也好让她有个准备方向。”

  提到高考,李老师的神情严肃起来。他推了推眼镜,沉吟道:“这事啊,你们还真问对人了。具体的考卷,听说是分省命题,没个准标准。不过嘛,万变不离其宗。”

  他道:“大体上,分文科和理科。不管你考哪个,有三门是必考的:政治、语文、数学。”

  “政治,主要就是考书本上的理论,还有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选择题、填空题不多,主要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考的是理解和态度。”

  “语文呢,基础的字词句是肯定要考的,还有文言文翻译。最占分量的是作文,题目一般都跟时代挂钩,比如让你写写‘为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之类的,思想一定要积极向上。”

  “数学嘛,比以前可简单多了,就是考初高中最基础的代数、几何,不会有太绕的难题。主要是看基本功扎不扎实。”

  林小夏听得连连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

  李老师又接着说:“如果红缨要考文科,就加考历史和地理。理科呢,就加考物理和化学。史地主要靠背,理化主要靠算,都是课本里的东西。”

  他最后做了一个总结,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提醒:“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慌。每年高考前,省里的招生办都会发一本《复习考试大纲》,那上面会把要考的知识点都列出来。你们让红缨别瞎看,就对着那本大纲,把上面的内容一个个吃透,保证没问题!”

  林小夏听到这,长出了一口气。

  果然!果然比后世简单多了!

  没有五花八门的辅导书,没有铺天盖地的模拟卷,更没有那些专为难人而生的奥数题。只要把国家划定的范围学扎实了就行。

  她一边在心里吐槽着后世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卷生卷死的惨烈竞争,一边又忍不住感叹,怪不得老人们总说,七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遍地都是机会。

  对于简红缨这样肯下苦功的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凭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

  想到这里,林小夏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下,她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236/438695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