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章 军火商
东条英机却是面色凝重道:
“没有那么简单,根据沽源作战的幸存者描述,这些赤军的战斗力很强,远远不是国府军队能够相比的。
再加上这些敌人非常擅长山地作战,我军现有兵力恐怕是不太够的,还需要从关东军借兵才行。”
他这么说着,指着承德东侧的山海关一带说道:
“东面至少需要一个师团,西面至少需要两个旅团,北面则需要至少两个旅团的兵力,这样就足够了。”
“南面呢,如果他们向平津地区逃窜呢。”
大古原平提醒道。
东条英机淡然一笑道:
“不会的,我们无法容忍这些赤军的存在,西北军和晋绥军同样无法容忍。
如果这支部队南下的话,那对他们首先扣动扳机的,并不是我们大日本皇军,而是西北军的人。”
大古原平一想也是,毕竟相比于抗日,南京方面似乎更热衷于陕北地区的红军进行清剿。
“那我们的围剿何时开始,我觉得应该越快越好,毕竟这些赤军,若是将整个河北北部都赤化之后,想要完全清理还是非常艰难的。”
大古原平面容凝重地说道。
“大本营已经在制定计划了,等到开春之后,就是我们清剿的时机。”
这次日军会调动的部队,包括一个师团和四个混成旅团,再加上察哈尔,以及热河地区的伪军部队,总兵力超过八万人。
相比之下,红34师如今在河北北部地区,加上游击队也就是三万人左右。
不过他们的扩张速度还是很快的,依靠着平津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至少兵员的招募就不用太担心。
这里怎么说也要比陕北那黄沙漫天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三月初,积雪已经完全消融,青草和绿叶的嫩芽开始冒头,韩明远的红34师利用西北军送来的一批武器装备,部队规模再次发展,将原有的兵力从两万五千人,扩充到了三万人的规模。
眼下五个步兵团的兵力,基本都从原来的三四千人,扩充到七八千人的规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三千多人规模的骑兵团,以及一个三千人的炮兵团,再加上一支三百多人的警卫营,还有大批的辎重部队。
眼下韩明远在番号上,虽说还是红34师,可实际上编制人员甚至超过了一个军的兵力。
武器装备方面,也是相当先进。
光是火炮和掷弹筒的数量,就不是寻常的中国军队能比的。
韩明远的炮兵团拥有各口径迫击炮四十余门,75MM口径的山炮,野战炮共计四十余门。
子弹方面,储备弹药超过千万发,其中多是缴获所得,还有少部分是西北军援助。
再有就是购买所得,这些武器弹药的购买,主要是从巩县兵工厂,以及太原兵工厂购买。
虽说这些兵工厂在名义上,是不能将武器弹药卖给红军的。
可是做生意嘛,只要有钱,总是有能人可以绕过这些规定,将武器弹药送到你的手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境内的土匪进行围剿。
这么做一方面是扩充实力,还有一方面则是争取民心。
毕竟这个年代的中国,土匪相当猖獗,剿匪可以保证地区稳定之外,还能保证百姓们的利益,这对于稳固基层统治相当有效。
结果就在这天,李云龙带着一个脸上长着黑痣的男人,来到了韩明远的指挥部之中。
“师长,这次剿灭三龙山上的土匪,可是有意外收获啊。”
李云龙还没进来,声音就已经传到韩明远的耳中。
韩明远正在看着地图,那上面标记着日军各部队在根据地周边的驻地。
这些情报一部分是西北军提供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韩明远的侦察部队获取的,这段时间日军一直在增兵,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什么意外收获?”
韩明远的视线并没有离开地图。
“这就是我的意外收获。”
李云龙说着,指了指身边一个戴着狗皮帽的商人。
虽说是三月份,可这山里还是带着料峭寒意,此人浑身上下包裹的严实,只是看上去面黄肌瘦的,脸部还有伤痕。
“鄙人樊鑫伍,是天津人,见过长官。”
樊鑫伍一嘴的天津口音,韩明远都以为他要给自己表演一段快板儿,再说一段相声了。
韩明远和他简单招呼一声,看向李云龙道:
“这位樊先生是、、、、、”
李云龙二话不说,便从腰间拿出来一支手枪,放在桌上道:
“师长,你看这枪怎么样?”
韩明远看了一眼道:
“TT33手枪,这是苏联货啊,你怎么搞到手的?”
他这话一说出来,一旁樊鑫伍便有些惊讶道:
“韩师长真是见多识广啊,这把枪都认识,这就是从苏联人那里购买的,鄙人就是专门倒腾这些军火的商人,也算是在这乱世之中混口饭吃。”
韩明远还有些疑惑,听李云龙一解释才知道,这樊鑫伍带了一批货,从苏联那边返回,结果被三龙山的土匪劫去,还勒索赎金。
樊鑫伍在土匪窝里着实吃了不少苦头,还以为自己要一命呜呼,结果李云龙带着部队灭了三龙山的几百名土匪,顺带着把他也救了出来。
樊鑫伍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可以给红军倒腾军火的话,那可是大买卖啊,于是毛遂自荐,想要见韩明远一面。
“原来如此,你给我报个价,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这边儿可以大量购买。”
韩明远知道这是个机会,毕竟不管是从太原兵工厂还是从巩县兵工厂购买的武器弹药,其实数量都不太够,而且质量肯定也比不上苏联人生产的武器。
毕竟苏联是比较成熟的工业国,而且重工业规模巨大,军工方面的生产能力惊人。
樊鑫伍一听,就知道韩明远他们不差钱,立刻列出来一个单子,算上运费之后,也要便宜很多。
“关键是您要的越多,就越便宜,你们对我有救命之恩,鄙人薄利多销,保个本儿就好。”
樊鑫伍笑呵呵地说着,看上去颇为诚挚。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043/438901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