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资本家大小姐家属院带崽,京少天天哄 > 第114章 那个女同志厉害着呢

第114章 那个女同志厉害着呢


傅阮阮点头:“谈话没问题,肯定要谈的。”

  霍淮安:“你不怕?”

  傅阮阮不解:“怕什么,只要所有的流程符合规定,上头只会支持。”

  她都写了大部分满足部队的需求,而且都是内部销售,不流转出去,部队没有理由不同意。

  这个合作社就是承接部队的一些业务而已,鞋垫,防风罩,鞋子的制作等等。

  又不是搞大型的,纺织厂这个还不能够,因为规模达不到,而且没有地皮。

  傅阮阮倒是想直接搞个纺织厂,但是吧,怕吓着张志农。

  明天要是要谈话,到时候她就试探一下,要是部队这边能接受,那肯定搞呀。

  怕啥。

  背后有部队呢。

  她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部队这边开支困难的时候还支持部队的人创业呢,那会起来了不少部队的厂子,就是没有搞太久。

  一切都有迹可循。

  傅阮阮一点都不怕,只要部队认可,自然会有部队的人去操心这些事。

  解决军嫂的就业问题,这可是大事。

  傅阮阮困了,睡了过去,霍淮安没有动,直到听到她呼吸清浅才挪了过去,把人揽在怀里睡了过去。

  第二天傅阮阮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侧躺着,姿势有点奇怪,她一个人应该睡不成这样?

  可是床上已经没有人,霍淮安已经带孩子们出去透风去了,家里就只有傅鼎山在看报纸:“爸,早。”

  傅鼎山抬头:“早,淮安给你做了早餐,在锅里热着,赶紧洗漱吃了,等会孩子们回来就该闹了。”

  三个小家伙可爱是可爱,但是饿不了一点。

  傅阮阮速度很快,洗漱好吃饱,霍淮安就推着他们准点回了家。

  一进门,傅鼎山就去洗手,然后才抱他们起来。

  傅阮阮之前存了奶,拿出来热一下,让霍淮安和傅鼎山一人喂一个,她抱着老二亲喂。

  刚开始傅鼎山还担心奶会不会变质没营养,可看到孩子们吃了一段时间后白白胖胖的,屁事没有,就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

  傅阮阮亲喂一次也只能喂一个,所以都是轮着来的,记次数都能记傻。

  好在现在她已经能分辨清楚三个,还用本子做了记录,就怕轮错。

  老二心满意足了,喝得一脸的奶渍,傅阮阮拿出手帕给她擦干净,拍了奶嗝把她放到小床上,和她玩了一会,之后就是三个奶娃娃并排躺着,他们的手脚会时不时动一下,傅阮阮就逗他们。

  很好玩。

  玩了一会困了就自己睡,真的是天使宝宝。

  傅鼎山现在觉得自己浑身有干劲,带孩子奶孩子不在话下,他和霍淮安现在都已经是熟手。

  周一,霍淮安一早回了连队,直接去找了张志农。

  张志农揉着眉心,昨晚上显然没睡好:“进。”

  抬头一看:“你今天不带队训练?”

  霍淮安笑着:“政委,哪里有天天练的,我好不容易松快一下。”

  张志农去倒了茶:“坐下吧。”

  看着张志农的模样,霍淮安惊讶了:“政委,还有什么事能难住你?”

  张志农苦笑:“今年又来了三十个随军的嫂子,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排才好了,愁死,昨晚上一宿没睡。”

  呀,霍淮安没想到会这么巧!

  霍淮安也笑了:“政委,我这里有份文件,你看看,说不定你就不会为难了。”

  还有这好事?

  张志农接了过来,翻开来一看,好家伙!

  激动得直接站了起来:“你,你这是,你写的?不对,你没这眼光,你也不关注这个,是你对象写的!”

  霍淮安一点都不觉得这话不礼貌:“对,是我对象傅阮阮同志写的,她来这边一年了,知道嫂子们的难处,也知道部队的难处,说是想为部队做一下贡献,之前说是要紧急生产一批军装,结果嫂子们都是东凑西凑,最后都没能完成任务,嫂子们就很失落。”

  张志农看完后,拍着大腿:“成,我立刻去找师部那边,这可是为我解决了个大问题呀。”

  要是这个家属合作社能搞起来,就能解决三十多个嫂子的就业问题,再往深了想,要是部队允许多搞两个,那岂不是都能解决?

  张志农拿着报告就往外走:“你先回去,等我去师部回来了再找你,哦,对了,让小傅在家哪里都别去哈,回头肯定要找她谈这个事的。”

  毕竟能想出来,那就一定能牵起头。

  这一点张志农对傅阮阮有绝对信心,那个女同志厉害着呢。

  看来还是眼光的问题,这傅阮阮之前家里开厂子的,现在思想一转变就出来了这个合作社,不得了,厉害,他绞尽脑汁都没想到,可傅阮阮竟然已经在为他排忧解难。

  是个很有思想觉悟的同志,值得表扬。

  傅阮阮就是冲着这个来写的这份报告,反正所有的事都放在了明面上,而且是为部队分忧解难。

  上头肯定会同意的,只要军区备案了,家属合作社就是合法合规的,一切按照流程来就行。

  在霍淮安回部队后,傅鼎山背着手在客厅走来走去,不过他不敢发出声音,怕吵着孩子们睡觉:“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部队领导不同意?”

  傅阮阮无奈:“爸,没那么快的,政委还得向师部汇报,肯定要时间。”

  要是遇上师部那边的领导不在,张志农还得等。

  傅阮阮觉得大概得要一个一周时间,拿着毛线开始织孩子们冬天的毛衣。

  之前只做了两个孩子的,现在多了一个,就还得再准备一份。

  各种衣服都是。

  傅阮阮手速快了很多,傅鼎山停下来看着她织毛衣,看着看着就入迷了:“阮阮,你这个毛衣好看呀,要是现在能办厂子,我觉得搞个针织衫厂子,绝对能好卖。”

  没有办法,他这思维就是商人的思维,见不得好的产品。

  傅阮阮抬头:“爸,别担心,等以后吧,我觉得国家不会一直这样的,所以,你好好保养身体,等到政策许可了,咱们家一定能东山再起。”

  这话也就父女俩私底下的时候才会说,别的时候一个字不会蹦出来。

  傅鼎山:“对,对,爸对你们几个有绝对信心。”

  两个儿子在首都,那是在积累经验,老三在兵团,那也是干事不是,等到以后说不定傅家真的能再次起来。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040/4389050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