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越民国,我成了一名军阀的儿子 > 第 10 章 薛佳兵出兵。

第 10 章 薛佳兵出兵。


民国十八年(1929年),洛阳留守司令——薛佳兵得知刘鼎山拒绝给自己提供粮饷后,就决定灭了这个杂牌部队,把嵩县给占了。

薛佳兵在密谋准备了半个月后,留下了一部分兵力由参谋长赵克明负责驻守洛阳,亲自领着大部队朝嵩县进发了。

根据这半个月的调查,薛佳兵已经大致掌握了刘鼎山手下独立混编旅的具体情况。

刘鼎山的独立混成旅规模不小,其下辖的三个步兵营和两个骑兵连。

其中,第  1  营大约有  800  人。

这些士兵中,超过一半都是跟随刘鼎山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兵。

装备了  250  支汉阳造步枪,其中  200  支步枪,还是从吴秀才的溃兵手中抢来的。

此外,还有  50  支德国老毛瑟步枪,这些枪支的枪管被锯短了半截,这样更便于在茂密的丛林中迅速抽枪射击。

第  2  营大约有  700  人,其中大部分是嵩县本地的“刀客”。

这些“刀客”除了手里的枪之外,每个人都还别着尺把长的鬼头刀,给人一种威猛的感觉。

加入刘鼎山手下之前,就是劫富济贫的“蹚将”,没少见血。

这个营的装备比较杂乱,有  100  支河南机器局仿制的毛瑟步枪,200  支土造的单发步枪。

剩下没枪的,人手配备一把锃亮的砍刀和带有倒刺的长矛。

还有第  3  营,也就是刘鼎山的护兵营,共有  400  人。

这支部队,其实专门给刘鼎山看家护院,看守弹药库、粮库等地方的。

每个士兵都人手一支枪,战斗力算是不错的。

100  支驳壳枪,300  支汉阳造,最金贵的是两挺马克沁重机枪  ——  去年冬天用十匹好马从晋绥军换的,水冷套筒上的锈被磨得精光。

最后还有两个骑兵连,也是刘鼎山的杀手锏。

第  1  骑兵连:120  人,全是从吴秀才手里抢来的蒙古马,每人一支马枪(枪管截短到两尺)、一把马刀(刀鞘镶着黄铜狼头)。

第  2  骑兵连:100  人,骑的是本地杂马,装备稍差。

但每人都有马刀,并且怀里还揣着两个土制手榴弹(用酒坛装的炸药,引线浸过桐油)。

算上县里的民团  (多是各村的猎户,会使土炮),总兵力  3020  人。

但是,能称得上  “士兵”  的不足  2000人。

总体来说,刘鼎山的部队,论装备是远不如薛佳兵。

但是,个个见过血,战斗力还是不俗的。

相比之下,薛佳兵的两个旅则是另一番光景。

作为洛阳留守司令,他直接掌控的野战部队为两个整编旅,总兵力约6000-8000  人。

这两个旅,是冯奉先撤离洛阳时留下的嫡系,装备相对精良(如捷克式机枪、汉阳造步枪)。

不过,因为是刚训练成型的整编旅,实战能力还有待考验。

第  17  整编旅(主力旅):4200  人,全员装备汉阳造(1924  年产,枪膛来复线清晰),每连配捷克式轻机枪  3  挺(全旅共  36  挺),旅部直属一个机枪连(6  挺马克沁)、一个迫击炮排(2  门  82  毫米迫击炮)。

第  21  整编旅:3400  人,装备稍差,有  2000支汉阳造和1000  支河南巩县兵工厂造的仿毛瑟。

每个连,还配有  2  挺轻机枪(共  24  挺)。

另外,还有  2  门  75  毫米山炮(从吴佩孚旧部手里缴获的,炮弹  30  发)。

最后,司令部直属的还有一个骑兵营(约  300  人)和辎重营(约  500  人)。

其中,骑兵营配备德国进口马刀,人手一支马枪。

四月十六号上午,薛佳兵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当天晚上,消息传回了距离洛阳  75  公里的嵩县城内。

正在吃饭的刘鼎山,突然听到手下人汇报的消息后,他手中的筷子猛地一拍,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啥!薛佳兵这个鳖孙发兵了?”

一旁的妻子周婉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了一跳。

她惊恐地看着刘鼎山,脸色苍白,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啊,当家的,那这咋办啊?”

刘鼎山的脾气向来火爆,此时更是怒不可遏。他狠狠地骂道:“他妈了个巴子的!老子现在名义上还是归附西北军的,他竟然要撕破脸!”

他的拳头紧紧握着,恨不得把立刻去把薛佳兵给撕碎。

周婉清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她不知道这场战争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当家的,要不然……要不然,咱把钱粮给他吧。”

“反正,他要的也不是太多。”刘鼎山的妻子满脸愁容,战战兢兢地说道。

刘鼎山猛地一瞪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眼,怒斥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个屁!我这次要是把钱粮缴了,那下一次呢?他还会得寸进尺的!”

刘鼎山越说越气,手指头不停地捣着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

“这过完年到现在,连一场雨都没下!如果今年又是大旱,老乡们都没收成,我去哪养这么多兵?”

“到时候,他要是再问我要钱、要粮,我拿啥交?拿咱自己的老本?”

“交不上来,咋办?叫我祸害咱县的老百姓?”

“到时候,咱县人不被把我祖坟给挖了!”

他的声音越发高昂,给妻子解释道:“我跟你说!这货上次叫人来要钱粮,就是试探我来了!”

“他就是准备用钝刀,割老子的肉来!我是肯定不能答应的!”

周婉清看着丈夫愤怒的样子,心中更加担忧,她忧心忡忡地说道:“那可咋办啊?人家的兵和枪,比咱多啊。”

然而,刘鼎山并没有被恐惧击倒。

他冷笑一声,说道:“咋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果断。

“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了,啥阵势没见过?”刘鼎山的目光坚定,似乎已经有了主意。

“既然他想打,那老子就让他知道知道老子的厉害!”刘鼎山猛地站起身来,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

半个小时后,他将自己的心腹们召集起来,准备商量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刘鼎山做出了决定。

他留下第二营看守嵩县县城,确保后方的安全。

同时,他命令驻守在田湖镇的第一营后撤至九皋山布防,利用地势之利抵御敌人的进攻。

而他自己,则连夜领着护兵营和两个骑兵连,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往九皋山,与第一营汇合。

他要亲自指挥这场战斗,绝不退缩。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539/4414904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