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真正的大师要有一颗学徒心!
命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这个地下的钢铁心脏辐射向全国。
半小时内,“深蓝之心”项目组所在的渤海秘密基地,外围的安保级别被强行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三架挂载着实弹的歼-10C战斗机,呈品字形,开始在基地上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
地面上,一个整编的特战营荷枪实弹,接管了基地所有的出入口。
整个基地的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疯了吧?这是要打仗了?”
“我刚才看见,连防空导弹阵地都进入战备状态了!”
不明真相的研究员们,看着窗外那些杀气腾腾的士兵,一个个噤若寒蝉。
只有少数几个核心成员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那个叫许燃的年轻人,在他那间乱得像狗窝的房间里敲了几天键盘!
数据中心里,早已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操!老高!你掐我一下!我不是在做梦吧?”
年轻研究员张伟抓着高建文教授的胳膊,激动得满脸通红,“废热回收!闭环自洽!
这他妈是教科书上才有的理想模型啊!我们……我们就这么搞出来了?!”
高建文教授的老脸也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手里的老花镜戴了摘,摘了戴,嘴里反复喃喃着:“奇迹……是奇迹啊!
困扰了热力学两百年的卡诺循环极限,竟然被我们用这种方式,无限逼近了!
我这辈子,值了!!”
整个团队的人,都沉浸在一种堪比登月的巨大狂喜之中。
每个人看向上首那个安静坐着的身影时,眼神里都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角落里,王德铭总工端着他那万年不变的保温杯,脸色变幻不定,时而铁青,时而涨红。
他杯子里的枸杞已经泡得发白,一口都没喝。
匪夷所思的模型,搞得他现在还头晕眼花。
他想反驳,想质疑,却发现自己连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就在这片狂热的氛围中,这场盛宴的主角,许燃,缓缓站了起来。
他走到主屏幕前,所有人的欢呼声都下意识地停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宣布项目进入下一阶段。
可许燃开口的第一句话,却瞬间浇灭了现场所有的火焰。
“这个模型,是错的。”
什么?!
整个数据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张伟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高建文教授的瞳孔猛地收缩,就连角落里的王德铭,都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许……许顾问,”张伟的声音都在发颤,“您……您说什么?”
“我说,”许燃平静地重复了一遍,“从工程学的角度看,我们现在得到的这个模型,是一个华丽虚假不堪一击的垃圾。”
垃圾?!
高建文教授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不可能!”
他失声叫了出来,“所有的仿真数据都完美无缺!能量守恒!热效率逼近极限!这怎么可能是垃圾?!”
“因为,我们的对手不是数据,不是参数,是战场!”
许燃转过身,眼睛扫过台下一张张错愕不解甚至有些愤怒的脸。
“你们告诉我,在大洋上高速航行的军舰,吸入的空气,是实验室里那种过滤了无数遍的纯净空气吗?!”
他声音陡然拔高!
“不是!那里有沙尘,有水汽,有海鸟的羽毛!甚至可能有一发敌军导弹爆炸后,崩进来的金属破片!”
“我们加注的燃油,能保证每一滴,都跟技术手册上写的一样,毫无杂质吗?!”
“不可能!后勤补给,战时损耗,总会有意外!”
“我们的军舰在战场上,被近失弹命中,管道发生了零点零一毫米的形变,我们的发动机,会不会当场趴窝?!”
一连串质问,狠狠地扫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数据中心里,鸦雀无声。
刚才还洋溢着的狂喜,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冰凉的现实感。
是啊……
实验室,终究不是战场。
“所以,我宣布。”
许燃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带着命令口吻,“‘深蓝之心’项目组,从现在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极限破坏性压力测试!”
“我命令,所有人,忘掉我们取得的这个所谓‘完美’的模型!你们现在的任务,只有一个!”
他抬起手,重重地在空中一劈!
“想尽一切办法,用最恶劣残酷不讲道理的手段,去毁了它!”
“我要你们把盐雾浓度调到标准值的一百倍!我要你们在燃料里掺沙子!
我要你们模拟管道被击穿,压力瞬间失衡!
我要你们把所有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全部加载到超算里,给我往死里跑!”
“我们的理论,是一座刚刚建好的大厦。
现在,我要你们去当那个最挑剔的质检员!
我要你们拿着锤子,去敲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砖!
我要知道,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座大厦的承重底线,到底在哪里!”
“听明白了吗?!”
片刻死寂之后。
“明白了!!”
山崩海啸般的回应,轰然炸响!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燃烧起了彻底点燃的火焰!
他们懂了!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这才是真正的总设计师!
在泼天的成功面前,他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自满,反而比任何人都更冷静清醒,更苛刻!
角落里,王德铭总工看着年轻的背影,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了由衷的敬佩。
他活了一辈子,见过太多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不像个科学家,他更像个……身经百战,永远在为下一场更残酷的战斗做准备的老兵。
……
接下来的七天,整个“深蓝之心”项目组,都陷入了疯狂的“自虐”状态。
超算中心的服务器,二十四小时不停机,风扇的咆哮声不绝于耳。
数据中心里,每个人都顶着黑眼圈,双眼布满血丝,像一群偏执的疯子,不断地给那个完美的模型“找茬”。
“报告!模拟燃油中混入3%的胶质杂质,燃烧室出现轻微积碳,热效率下降0.8%,但自洽循环系统……扛住了!”
“报告!模拟吸入二十克沙砾粉尘,高压压气机叶片出现微米级磨损,但循环系统通过功率自适应补偿……又他妈扛住了!”
“报告!模拟遭遇战损,一根冷却管道发生1.2%的截面积形变,压力出现波动,系统喘振了0.03秒后,被强制稳定住了!
我操!这玩意儿是个怪物吗?!”
一次次的失败,换来的却是团队越来越高昂的斗志!
他们就像一群围着最终BOSS疯狂输出的玩家,虽然打得艰苦,却总能看到胜利的希望。
直到第七天下午。
“出……出问题了……”
负责总控的张伟,看着屏幕上骤然爆开的一大片红色警报,声音干涩。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这一次,屏幕上的模型,没有挣扎,没有补偿。
它是在一个最常规的,“巡航模式转战斗模式”的急加速测试中,毫无征兆地瞬间崩溃!
代表着发动机转速的曲线,像坐过山车一样,疯狂地上下跳动。
最终引发了灾难性的“喘振”!
整个能量循环系统,像一根被拧到极限的橡皮筋,“啪”地一声,彻底断裂!
“怎么回事?!”
高建文教授冲到屏幕前,脸色惨白,“所有的外部条件都是理想的!为什么会在这里出问题?!”
“是……是控制系统。”
张伟的手指在键盘上颤抖着,“你们看这里!从巡航到战斗,燃油供给、空气流量、叶片角度,有上百个参数,需要在几秒钟内,协同变化!
可我们的模拟控制系统……跟不上!”
他调出一张数据对比图。
“模型的算法要求,对燃油喷口的调节精度,要达到纳秒级!
也就是十的负九次方秒!
可我们现在最先进的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它的响应极限,是毫秒级!十的负三次方秒!”
“差了……差了一百万倍!”
一百万倍!
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狠狠地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空气再次凝固。
刚刚还因为扛住了一次次冲击而燃起的希望,这一刻被现实彻底击碎。
“完了……”
一个年轻博士喃喃自语,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白搞了……全白搞了……”
是的,你的理论再完美,你的材料再逆天,可你的“神经系统”是个反应迟钝的残废,那有什么用?
这就像你造了一台性能堪比F1的发动机,却发现,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踩得动它油门的司机!
短板!
最致命的木桶短板,在所有人都以为它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了匪夷所思的地方!
王德铭总工看着刺眼的红色警报,脸上没有丝毫的幸灾乐祸,只有一片凝重。
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已经不是方案之争了,这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一道硬伤。
就在这片凝固的绝望中,一直沉默的许燃,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反常的表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许顾问,您……”
“找到它了,真好。”
许燃打断了高建文的话。
他看着屏幕上崩溃的模型,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像个找到了宝藏的探险家,充满了光芒。
“一个理论,最可怕的不是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而是……找不到它的边界。”
“现在,我们找到了。”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那群还处于茫然和绝望中的团队成员,声音平静,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各位,这说明,我们的理论,已经彻底闭环了。
剩下的,不再是物理学的问题,而是……工程学的问题。”
他走到一旁,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李援朝上将的加密专线。
“上将,是我,许燃。”
电话那头,李援朝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怎么了?测试出问题了?”
“不,是测试非常成功。”
许燃的回答,让李援朝都愣了一下,“我们找到了项目的最后一块短板,我需要支援。”
“说吧,要什么?动力学专家?材料专家?我把整个科学院给你搬过去!”李援朝豪气干云。
“都不是。”
许燃摇了摇头。
“我需要人。几个真正懂‘零’和‘一’的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让李援朝都感到意外的名字。
“我要借调一批,来自咱们国家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第13研究所的,微电子和嵌入式算法专家。”
“我要用世界上最快的‘芯’,去驯服这颗星球上最强的‘心’。”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李援朝才用复杂的语气缓缓开口:
“老伙计啊,你这是刚解决了海军的心脏病,现在又准备来给我空军的战斗机,换个脑子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529/4414911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