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 第124章 我是怎么害你们了

第124章 我是怎么害你们了


无辜躺枪的孟南枝,面上不动声色地疑惑道:“敢问马夫人,我是怎么害你们了?”

马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站起身子辩解道:“你明知道这些流民生了病,应该先看诊再施粥,为何还要同意我们医食分离?”

孟南枝气笑了,“不是你们不同意先看诊再施粥,非要医食分离吗?”

马夫人眸子里闪过怨恨,“你可以不同意,你同意了就是在害我们。”

此言一出,现场皆惊。

就连来此视察的官员都跟看傻子似的,瞥了马夫人一眼。

江鱼推了推沈砚珩的胳膊,“这人有病?”

沈砚珩点头,寡言地走到母亲身侧,稳稳地站着,以防万一。

太子侧妃曹宛宁看了眼默不作声的平阳公府陈夫人,开口道:“照这么说,马夫人是认为,提议让分成两处用不同方式施粥的陈夫人有错?”

“同意让你们分成两处用不同方式施粥的本宫也有错了?”

马夫人被她问得一窒,看了面色僵硬的陈夫人,忙低头道:“臣妇不敢。”

她倒是忘了,因为陈夫人的出面,她才能得到给儿子长脸的机会。

陈夫人恨铁不成铁的瞥了她一前,上前一步自责道:“臣妇未曾想到这些流民竟然身患有疾,这才觉得马夫人提出的医食分离有道理。”

顿了顿,她又看向孟南枝道:“只是不知孟姑娘为何如此坚定地要让流民先看诊再施粥,难不成孟姑娘早就知道这些流民身患有疾?”

单是这一句话,便想把因果再次引到她身上。

不管回答知与不知,都会被她抓到错处。

孟南枝神色坦然道:“陈夫人此言差矣,我并非早就知晓流民身患有疾。只是昨日里翻阅杂书时,看到一则记载。”

“‘饥久之人,肠胃虚薄如蝉翼,骤得厚味,如涸泽之鱼骤入洪流,脏腑不堪其重,故暴毙也。’”

“所以在今日施粥时,才想到要先看诊再施粥。只是此论未能得到证实,故而并未强求马夫人与黄公子一同照做。如今看来,这杂书之言倒也算确有依据。”

孟南枝话音刚落地,曹宛宁便笑着附和道:“还是南枝姐思虑周全。”

说罢,又抬眼看向陈夫人,“陈夫人可还有疑问?”

陈夫人只得垂眉笑道:“孟姑娘思虑周全,臣妇心服口服。”

而此时,太医们已经将呕吐的流民安置妥当。

“侧妃娘娘,奕王殿下,这些流民虽然情况危急,但好在救治及时,暂时已经无性命之忧。只是需要好好休养,不可再进食过多。”

曹宛宁眸色微暗,笑道:“如此甚好,你们且好生照看这些百姓。”

孟南枝闻言暗松了口气。

好在,并没有真的造成死亡。

萧临渊目光落在孟南枝身上,唇角再次噙了笑。

他转动手上板指,抬头看向马夫人与黄营东,冷声道:“马夫人、黄公子,今日之事皆因你们贸然行事,才造成如此局面,眼下虽未致命,但你们二人仍难辞其咎。”

因为刚才差点把陈夫人拉下水,此刻的马夫人不敢再多言。

可她的宝贝儿子,黄营东却仍不死心地辩驳道:“奕王殿下,就算如此也不能全怪我们,我们也安排了医理之人为流民看诊。”

“是那些流民自己不先去看诊,非要抢着先喝粥,出了事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你们看诊?”孟南枝闻言目光凌厉地看向黄营东,“摆个摊子往那里一坐,便是看诊了吗?”

“流民们饥饿难耐,自然渴望食物。你们若是照常施粥,一人一勺,也不至于会出这么多事。”

“可你们不仅不先让明看有疾的人去看病,反而催着他们排队施粥。如今出了事,却将责任推到流民身上,这便是你们的担当吗?”

黄营东被她说得哑舌,却仍然不忿道:“我们也是一片好心,只是想他们多吃点。”

一名太医在曹宛宁的示意下,低声道:“正是因为多吃,这些流民才出了问题。”

几名来视察的官员闻言,相互低语。

“此事已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妥善处理。”

萧临渊扫了眼被拖到远处歇息的流民,对士兵吩咐道:“来人,将马夫人和黄公子带下去,待此事调查清楚后,再做处置。”

马夫人和黄营东脸色惨白,求助似的看向陈夫人和甄少兴。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地瞥开视线。

马夫人母子二人被带走后,陈夫人母子二人未做多留,以府中有事为由回了府。

萧临渊又带着官员视察一圈,按照先看诊再施粥的流程,重新规制了施粥现场后才离去。

曹宛宁盯着他们的背影,挽住孟南枝的手,笑道:“此事,多谢南枝姐相助。”

孟南枝摇了摇头,并不敢居功,“臣女只是依策行事,未出纰漏全靠侧妃娘娘谋划得当。”

可能“吃死人”一事,孟南枝已提前和曹宛清隐晦提及。

曹宛清与妹妹曹宛宁说起后,曹宛宁想将计就计,拽出幕后之人。

这才有了孟南枝明知可能会吃死人,却还由着马夫人他们提出医食分离一事。

曹宛宁听孟南枝如此说,眸中笑意更甚。

她拿帕子掩了下鼻息,道:“南枝姐过谦了,若非你机智应对,今日之事怕难以如此圆满解决。”

孟南枝见她面色不好,关切道:“娘娘身子不适,还是先回府上歇息吧。”

曹宛宁确实是身子不适,便点头应下,又环顾四周确认无误后,这才坐上了回宫的马车。

在她走后,孟南枝又去检查了下存放的糙米,确认没有异常后,才松懈下来。

巨幕中,并不纯粹是流民有疾。

有疾,加变质食物。

才是造成本就有疾的流民,食粥后病情严重,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

直到施粥结束,孟南枝才带着次子沈砚珩和江鱼开始赶回孟府。

雨水过多,城内的积水更深了些。

马车经过城内的小河时,孟南枝发现河水已经快要漫到河岸。

路上的行人更少,连粮店都关了门。

胡氏绸缎庄的铺子倒是还开着,客人也不多。

孟南枝只是看了眼,便收回视线。

等马车慢悠悠地赶到孟府时,家里又来了稀客。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525/441586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