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不一样的安北
随着林峰等人策马前行,数千流民纷纷让开道路,跪伏于地,甚至有颇为机灵的稚童,拿出辛苦编织的花环,献给临近的“天兵”。
不过百米的路程,队伍里的人却心态各异。
“把招子都放亮点,千万别阴沟里翻船了!”
以薛天赐为首的三合营战士自一个个精神紧绷,全都虚握着刀柄,随时准备拼死搏杀。毕竟这些流民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并且对他们恭敬有加,但他们人数太多,离得又太近了。
当他们自觉让开道路后,林峰没有下令强行驱赶他们,薛天赐他们自然也不好跳出来做这个恶人,免得败坏了林峰的名声,可如此一来,他们就得时刻防备绵阳突然露出獠牙。
跟在他们后面的几千归降山贼,心情就要复杂得多了。本来他们投降完全是迫于林峰及其麾下虎狼之师的“淫威”,一直在担心自己是否真的可以“从良”,会不会被派去当炮灰或者苦力。至于被林峰大手一挥,带出关外的这部分,多日以来,更是忐忑不安。
此时,虽然还未正式进入那个传说中的关外飞地——安北城,但城外的这一幕却让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跟的这个新主子,貌似比想象中的要厉害的多,大树底下自然是好乘凉的;忧得则是,对于如此强大的安北,他们似乎真的是可有可无的了。
“天禄,派出斥候探查一线天!”
“得令!”
对于“回家了”还要派斥候先行侦查这件事,三合营上下没有丝毫觉得不妥,因为自全歼皮山部一役后,林峰便在安北军事条例中加上了行军中侦查与反侦察的内容,还特地提到,除了在驻地修整,这条规矩没有任何例外,他不想自己的人有朝一日,也因为情报闭塞而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当在一线天外等候斥候回报的时候,林峰看着依旧没有散去的流民,心中微微一叹,“从刚才他们对三合营的态度不难看出,这些人中就算有细作,但大部分估计还是因为不知道在哪听说了安北的特殊,才慕名而来寻求庇护的,可安北区区弹丸之地,如何能建那广厦千万间呢?”
这时,一线天内响起了急促马蹄声。
“这么快就回来了?”
心中狐疑之际,三合营本能地已经都举起了鸟铳。
“疯子!”
“大哥!”
边邑新晴柳半匀,天门初见拂征尘。同袍早扫衙前雪,犹有青梅待故人。
来人不是幺建勇和姚白白,又是何人?
“你们怎么知道我回来了?”虽然知道安北九成九不会出什么问题,但见到容光焕发的结拜兄弟和至交好友,林峰在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来到林峰近前后,姚白白笑着说道,“大哥你不是都看到了吗?外面现在比赶大集都热闹,我们敢不派人盯着点吗?你们浩浩荡荡的这么多人,崖顶上盯梢值班的要是都看不见的话,就可以自己去抹脖子了。”
“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和小幺给你的信里不是都说了吗?只不过写信时,流民也就不过千人罢了。”
“信?什么信?”林峰闻言一愣,“你寄到哪去了?”
幺建勇接口道,“当然是会香别院,难不成还能寄到云州王府不成?”
“我知道了。”林峰以手扶额,苦笑道,“我已经很久没回过云中了,而且,我从未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就算徐倩想派人去给我送信,估计都还不等找到我,我就已经不在了。”
对于这种乌龙,哪怕向来不苟言笑的幺建勇也不由得忍俊不禁,“那疯子你可得做好准备了,你不在的这半年里,咱安北有那么一点变化。”
……
马蹄踏出一线天的瞬间,林峰便觉察到所谓的“变化”之一。
当年农家帮兄弟用竹篱搭的茶摊旧址上,此刻矗立着三尺高的石基哨所,青瓦白墙间嵌着箭窗,檐角悬着的铜铃随山风轻响,惊起几只栖息的麻雀。
更令他意外的是,一线天出口两侧的峭壁上,竟各建了一座六角形哨塔,塔身以青砖砌成,半人高的瞭望口正对着关外方向,塔顶飘着的玄色旗帜上,赫然绣着一个硕大的“林”字。
“这哨塔是去年入冬,也就是你刚走不久后修建的。”幺建勇策马并行,指尖敲了敲马鞍上的刀柄,"为了不让闲下来的农家营横生事端,龚茂麦带着农家帮的弟兄们炸山取石,硬是在悬崖上凿出地基。每座塔最多能驻二十个弟兄,日常昼夜轮班,这个警戒哨也不会少于八人。"
刚和哨所里执勤的农家营子弟打过招呼,林峰的视线便被西山上层层叠叠的银辉牵住了。
谷雨刚过的梯田注满春水,在夕阳下泛着碎钻般的光,较之半年前竟多出最少几十道田埂,从山脚盘桓至半山腰,像给苍青的山体系满了素绢腰带。田埂上三三两两农家营的人正弯腰插着稻秧,褐色的裤脚卷至膝盖,溅着泥点的脊背在暮色里发亮。
“看到西边那片新修的引水渠了吗?”姚白白的马鞭斜斜指向山坳里蜿蜒的石砌沟渠,渠水混着春末的融雪,正哗啦啦地漫进最顶层的梯田,“这是开春之前刚刚修建完成的,能把山泉水引到西坡,现在那边都已经被改造成梯田了,尤其是大哥你搞得那个土豆,长势喜人啊!”
他说话时,远处恰巧传来悠长的牛哞,循声望去,竟见三头毛色油亮的黄牛正拉着犁耙,在刚翻整的田地里拖出笔直的土垄,牛背上的牧童挥着柳鞭,唱着农家帮人人都会的《插秧歌》。
转过山脚的老槐树,成片的新房撞进眼帘。
"这些屋子大多是过年前后盖的。"幺建勇策马掠过一排晾着兽皮的篱笆,篱笆内传来婴儿的啼哭,紧接着是妇人哄孩子的关内口音,"最先住进来的是归顺的北狄牧民,后来关内逃荒的匠人、猎户也跟着来了。老姚都让他们按" 十户一甲" 编队,暂归农家帮管辖,开垦出的荒地都算自己的。"
行至正街时,商铺的幌子在晚风中摇晃,天香楼的莺莺燕燕,会仙楼的十里飘香,都瞬间勾起了林峰明明离开不久,却恍如隔世的记忆。
正想着回县衙睡上一觉,明天就去天香楼体察一下民情的林峰,突然看到一个红墙朱门的院子出现在眼前,端的是“朱漆辕门峙双狮,九檩重檐悬金匾,六房列阵如虎卫,一墙环护镇山河”。
这时,朱漆大门突然向内打开,毛十八、董天侠等安北各路营长,纷纷一揖到底,“恭迎林大人凯旋!”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315/111109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