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汴京神捕:案牍录 > 第26章 构陷

第26章 构陷


“是了!”他的指尖突然点在一处,“‘更’字的捺笔,杜远山习惯先顿后挑,形如刀锋!与阎王贴中的“更”字,一模一样!”

靖王接过纸页细细查看,神色渐凝:“确实如此。”

皇帝却还是冷笑道:“单凭一个字的笔锋,如何定罪?”

逍遥沉默,这确实不足以成为铁证。

“陛下,或许刻意先查查看杜远山的档案?”世子再次鼓起勇气开口。

这一次王爷却没有再次出声阻止。

逍遥盯着杜远山的档案,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案几——太干净了。

出生寒门,苦读入仕,翰林院兢兢业业十余年,连政敌都挑不出错处。

但越是完美,越可疑……

靖王忽然开口:“皇兄,不如先暗中盯着杜远山?”

皇帝沉吟片刻,看向逍遥:“你以为呢?”

逍遥暗道这是在给我台阶下啊!

立刻拱手:“臣附议。”

离开御书房时,逍遥后背的冷汗已浸透中衣。

幸好王爷递了话头,否则今日真要交代在这了……

赵明澜凑过来低声道:“现在知道怕了?方才不是挺威风?”

逍遥苦笑:“世子爷,下回这种‘威风’,还是您来吧。”

总归是自己不够稳重了,没想过这里是封建王朝,这要是一点线索没有,就是欺君之罪了。

归云居

烛火摇曳,逍遥在客房内来回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凶手绝对是杜远山,可怎么证明?

他盯着桌上摊开的案卷,杜远山的生平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册: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入仕后兢兢业业,连政敌都挑不出错处。

太干净了……干净得像是刻意为之。

逍遥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闪过无数现代刑侦手段——监控、指纹、DNA检测……

若是有这些,哪还用得着在这苦思冥想?

他苦笑一声,仰头灌了一口冷茶。

突然,他手指一顿。

等等……指纹?

这个时代虽无鉴识科学,但——

杜远山若真与“阎王帖”有关,必然亲手写过!

他猛地站起身,从行囊中翻出白日里从锦衣卫那誊抄的杜远山手稿

他盯着那些字的转折、顿笔、收锋——

一个人再谨慎,总会在某些细节上露出马脚!

许久他长叹一口气,瘫回椅背。

这案子,终究还是缺了最关键的一环。

次日赵明澜见逍遥眼下青黑,调侃道:“怎么,梦见女鬼索命了?”

逍遥幽幽道:“比女鬼可怕……梦见杜远山笑着对我说‘你奈我何’。”

连续几日的时间,逍遥始终想不出应对之法,世子与公主也不时会来看望逍遥,提供想法,只是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直到今日......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间,陆沉单膝跪地,玄铁护腕在案几上叩出沉闷声响。

"陛下,臣有一计。"他抬起阴鸷的眉眼,"既然杜远山笔迹吻合,不如..."

锦衣卫指挥使从怀中取出一张空白金粟笺,朱砂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写下"阎王要你三更走",末尾那个"走"字的捺笔,赫然是杜远山特有的刀锋式收笔。

逍遥瞳孔骤缩,这根本不是计谋,而是构陷!

"准了。"皇帝挥了挥手,示意陆沉自行处置。

逍遥本想开口劝说什么,但是他不敢,凶手是自己认定的,若是此时出来唱反调,陛下一旦发怒,死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诏狱的水牢里,杜远山被铁链吊在刑架上。这位昔日的翰林清贵,如今十指尽碎,却始终不肯画押。

"杜大人何必硬撑?"陆沉用染血的帕子擦拭手指,"早点招认,不就不用受罪了吗。"

"呵...呵..."杜远山吐出半颗断牙,"欲加之罪..."

当那张伪造的黄符甩到面前时,他浑浊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明悟。颤抖的指尖抚过朱砂字迹,突然凄厉大笑:"原来如此!哈哈哈哈......臣领罪!"

杜远山突然暴起,一口咬断舌根。滚烫的鲜血喷在伪造的黄符上,将那"走"字的刀锋捺笔,染得愈发狰狞。

陆沉面无表情地看着尸体栽倒,转身对阴影处的逍遥道:"现在,证据确凿了。"

逍遥死死攥着那卷染血的假证,耳边回荡着杜远山临死前的哀鸣。

这杜远山真的是凶手吗......

我们...到底在惩奸除恶?还是在制造冤魂?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御书房里皇帝满意的笑容,也照亮诏狱地上那滩渐渐凝固的血。

逍遥回到客栈时,店小二刚端来一盆清水,便被他一把夺过。

他搓洗着双手,指节发红,指甲缝里仿佛还残留着诏狱的血腥气。水盆中的倒影扭曲晃动,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

一条人命……就这么轻飘飘地没了。

而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门被推开,赵明澜大步走进来,皱眉道:"你这是做什么?手都要搓掉一层皮了。"

逍遥没回答,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洗手的动作。

赵冷月随后踏入,轻声道:"我刚从宫里得了消息……杜远山临死前,曾嘶喊着‘领罪’二字,而不是‘认罪’。"

世子的表情骤然凝固。

"这不是你的错。"赵冷月将帕子递过去,"陆沉伪造证据时,你根本不知情。"

赵明澜也难得正经:"父王常说,朝堂如泥沼……"

"我知道。"逍遥打断他们,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我没在自责。"

他抬头,眼中是一片冷澈的清醒:

"我只是在想,等此间事了,我要离京城远远的,离我们那位陛下……"

越远越好。

第七日,夜风卷着血腥气掠过东宫檐角。

侍卫掀开太子锦被时,一张崭新的"阎王帖"飘然而落——

朱砂刺目,笔锋如刀,最下方多了一行触目惊心的小字:

"伪帝血脉,当绝。"

不同的是,太子侥幸未死。兴许是凶手没有多余的悟透了,此次所用的毒是砒霜。

太医从药箱底层翻出西域解毒丹,硬生生将人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306/111111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