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126章 清国内部动乱

第126章 清国内部动乱


政府获得的东方消息也是晚了几个月,在新年刚过,远在香港的伊朗商人就得知了这个组织宣布反抗清国的消息。

    1842年成为自由港后,香港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转口港。多间洋行在香港设立,吸引不少华人从事与贸易相关的业务。

    “大人,去年我们一共赚了5万6321里亚尔,这是账本。”

    纳塞赫奉叔叔的命令前来设立商行开展贸易,此时清国虽然开放,但出售的东西也确实不好卖,强大的自耕农经济让销售举步维艰,加上还有英国的竞争。

    “辛苦你了,这一年时间就有这些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再接再厉就好。”

    这个名为赛帕的洋行成为伊朗在东方设立的第一家商行,目前经营糖、烟草、生丝、茶叶等商品的贸易,目前准备去广州设立分行。

    “大人,恕我直言。目前赚钱的生意都被英国人掌握着,就算是生丝和茶叶也只能赚他们的零头,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占的优势。”

    这让纳塞赫好奇,目前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去哪争取利益?

    “那你说,我们该去哪呢?”

    “大人,我们可以在上海开设分行,那里可以接触到更多机会。”

    刘长庆是最早学习波斯语的华人之一,西贡条约后,他被派到香港帮助纳塞赫建立商行,同时也正式聘请他为商行经理。负责伊朗的贸易扩张。

    “目前来看,除了上海,福建也可以让商行进行贸易。特别是打狗地区,其他国家也没有进入这里,我们可以在这里先发制人。”

    刘长庆说的很有道理,目前的竞争还不算太多,可以去清国其他地方碰碰运气,但入手晚了,那就真后悔了。

    赛帕商行借鉴前辈怡和洋行的经验,雇佣熟悉清国内地的华人为买办,负责销售和采购。因为清国刚刚打开国门,这个时候只要是愿意做生意的基本都能发财。

    而伊朗的印度支那地方也基本稳定下来,加上保护国,伊朗一共控制了将近300万人口。总督一开始就是重用华人,提升高棉人地位,拉拢越南人的政策。当地民众已经接受了改朝换代,接下来就是从他们这里弄钱了。

    最大的收入就是垄断,垄断食盐贸易来增加收入,同时为了让西贡变成东方第一港口,扩建也是不可避免的。

    巴赫拉姆将一些地块分成15块大小不同的区域,说这些地方将会进行建设。

    这直接引起了当地富人的购买,经过竞拍等手段,巴赫拉姆获得了将近400万两银子。

    这些钱用来改造当地,同时也提出建造铁路,连接柬埔寨和西贡。这样可以提升贸易和人员流动。

    面对东亚这么大的变动,英国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唐宁街火速召见伊朗大使,华莱士也去拜见大维齐尔和沙阿。他们只说这是因为当地人对他们的战争,结果就是割地赔款。

    这个流程的确不奇怪,而且伊朗一直尊崇英国为东亚主宰,加上对方也没有完全掌控,让伊朗来这里自然是可以的。毕竟法国人都来了,为什么伊朗不可以呢。

    而且西贡开放后的确引来了不少商船,他们都在这里停靠贸易。一些商行在这里设立分行,很快当地就会繁荣起来。

    而清国内部的争斗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尤其是英美法这些国家。一些人宁愿相信造反者们与朱明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愿接受他们是敬拜上帝者的事实。

    就比如一张报纸这么说:人们辗转流传说,新皇帝是明朝后裔,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徒,正用一个狂热者的一切猛烈手段来摧毁偶像和寺庙。也有人说他是信“上帝”者,但此说比起前一种说法更不可能是事实。联系过去的事件看,前一种说法倒可能有几分真实性。在密切注意事态发展的人们看来,新皇帝信奉基督教的传闻,不过是大清的拥护者故意捏造出来的,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他的不满——他采用全非基督教性质的“天德”称号,也证明这种传闻不大可能是事实。

    此时清国内部正在进行权力更迭,新皇帝上任,改了年号叫咸丰。对于这场起义他们也比较重视,派当地官员进行围剿,不过好几次没有成功。

    早在去年11月,广西各有关州县已得悉金田等处拜上帝人马公然揭帜造反的情报。12月,广西地方官员向清廷奏报了金田等处“匪徒纠聚”的情形,并奏称:“桂平、平南、郁林均属连界,防其串合纠结,现将梧州随营兵勇调派五百名,饬令署抚标中军参将成安督带,驰赴平南一带,相机剿捕。”

    这是金田起义的信息第一次出现于清朝大吏的奏报之中。但直到此时,官员尚不知道这是与天地会造反截然不同的拜上帝会起义,甚至完全不清楚起义领袖是些什么样的人,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这些“纠聚”的“匪徒”行将成为大清王朝的劲敌。

    而就算没有这个,南方的动乱也够他们吃苦头。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江南各省中,广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全省每年额征地丁银69万两,在江南各省中位居最末,在全国十八省中位居第十五。每年除稻谷外,广西几无其他农副产品输出,在省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清代公私文件在提到广西时,总要加上“地瘠民贫”、“内无所产,外无所资”等语。

    此外广西居民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全省10多个民族混居。此外,土客矛盾,亦即早已定居的土著客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

    这种社会矛盾既复杂尖锐,官府统治力量又十分薄弱的状况,使得广西不仅成为本省各种造反势力的藏龙卧虎之地,更成为外省造反者的逋逃渊薮。附近的天地会众和其他反抗者,在本省不能立足时即逃入广西。迁入广西的两省客民,则成为他们最好的“窝主”。甚至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所裁撤的乡勇,因本系无业游民,也“流入广西,剽掠为生”。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100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