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157章 向黑海进军

第157章 向黑海进军


“沙阿请看,这就是俄国人临走时没来得及炸毁的石油设施。我们已经全面接管,并且准备生产。”

    望着油井,纳赛尔丁感觉伊朗的财富要来了。这个时候石油的开发和勘探还没有起步,伊朗在收复巴库会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历史上俄国也是靠着巴库油田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就连小胡子也想要这里,结果失败了。

    “目前你们会怎么使用石油?”纳赛尔丁询问。

    “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加工来获得多种产品,最重要的煤油可以作为更为清洁的照明燃料。”

    煤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九世纪时,波斯的炼金术师创立了完善的蒸馏和提取方法,并通过蒸馏绿矾和石油,分别发现硫酸和煤油。

    1851年美国商人塞缪尔·奇尔开始销售用石油提炼出的煤油,同时出售为此发明的煤油灯。随后煤油开始进行商业化生产。但此时的煤油还很小众,因为技术不高,总会有些杂质。

    “我希望这里能够马上生产石油和其他产品,政府会进行大规模投资,并且还会建立一个石油实验室。”

    说了这么多,旁边的教授已经是感恩戴德了。要知道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现在他们就想一头扎进实验室,将石油研究的透彻。

    有了石油,那么距离伊朗的起飞就不远了。之前发行的650万英镑债券,有一部分就是投资石油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跟上的时候,第二次绝不能落后。

    沙阿亲自来到巴库让不少人感到高兴,特别是有一大堆物资分发给他们,说明伊朗没有忘记他们。

    纳赛尔丁亲自分发物资,并且在市中心的广场上进行演讲。市民们看到沙阿身穿军装,站在讲台上向他们讲话。

    “俄国人的压迫已经离去,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回来。北方的士兵正在前线保护这个国家,伊朗的子民啊,请贡献自己的力量协助他们获得胜利吧。”

    当地民众可是非常仇恨俄国的,在沙阿的演讲后,投入到当地的建设工作。俄国地主官僚的财产以无人认领为理由没收并重新分配,其中一部分作为士兵和军官的奖励被赏赐,他们也会定居在当地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

    当地的农民也获得了大小不一的土地,同时作为收复的地方,当地被免除了两年赋税。这让农民的积极性大增,巴库也开始了石油工业的建设。

    相比于巴库,埃里温为中心的亚美尼亚地区待遇就没这么好了。尽管也有免除赋税等举动,但政府明显偏向什叶派,同时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大多被迁移到德黑兰、伊斯法罕、布什尔和马什哈德等地。

    民族主义在成为国家凝聚力的同时,也会成为其他国家插手内政的借口,只有将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发散分散到各地才会提高安全性。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权利,在专家会议中就有宗教保留席位给他们。

    ——————————

    伊朗军队占领第比利斯后向西进攻,目标就是哥里。这里是联通格鲁吉亚东西两方的重要枢纽,伊朗一旦拿下,就会打开前往格鲁吉亚西部的道路。

    太阳的余光照射在大地上,哥里附近的小镇已经没有往日的景象。弥漫的烟雾和呛人的硝烟将这里笼罩了起来,让小镇有些像是童话中凄凉的气息。而在小镇另一边,一些村民正在撤退。不过从他们惊恐不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现在只想着逃命。

    他们这些举动,只能更加坚定了身后追兵的信念。所以更大规模的追击正在进行,伊朗的骑兵在马背飞驰,他们从两翼快速的接近,驱赶着这些人。就像是准备狩猎的狼群,正在挑选着最佳的猎物。

    以苏莱曼尼为代表的普鲁士军官带领军队赶到这里的时候,俄军军队已经在此布防了。不过得益于时间不够,所以在防御工事上有所欠缺。

    他们立刻就发现了这个缺陷,直接各种武器招呼,火炮、机枪一齐上阵,直接把周围的村庄炸的渣都不剩。而经过三天的抵抗后,军心终于崩溃了,他们四散开来向着后方逃去。现在哥里就是他们眼前成熟的果实,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

    伊朗军队品尝到胜利的甜美果实,那么俄军就只有尝到失败的恶果。在哥里城内,俄军指挥官基佐已经无力的瘫坐在大厅的椅子上。在他周围是忙碌着准备撤离的人员,他们将需要带走的物品装上车,而焚烧不能带走文件的黑烟已经弥漫在上空。每个人都带着或多或少惊恐的神色,指挥部的气氛也是相当大沉闷。

    看着一脸难受的指挥官,副官说到:“将军,现在我们需要撤离了。”

    基佐看了看指挥大厅,离开了哥里。其实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突击成为指挥官,因为大部分军官都在久姆里战役中损失殆尽。

    几个小时后,伊朗军队终于进入了这座城市。作为先锋的骑兵师,并没有在此停留多长时间。在留下少量军队等待步兵的到来后,他们立刻又开始了追击。因为他们的任务是,不能让这些败兵聚集起来拖延脚步,这一次他们要向黑海进军。

    对于伊朗军队的表现,英法除了对伊朗军队战斗力的称赞之外,对于俄军士气和军心的下降感到惊讶。其众多报纸都在大肆宣扬俄国已经撑不住了,胜利就在眼前。对于这些协约国的言论,俄罗斯帝国自然是大加反驳。

    俄国对新闻媒体严加看管,只有敖德萨一家报纸报道前线,但都是好消息,什么英法要撑不住了,俄军要准备好了什么的。

    国内的斯拉夫派也是一阵歌舞升平,他们号称只要俄国大军一到,英法就会投降。但他们有没有想过,俄国打进攻战只有被打的份,从俄罗斯帝国成立往后的300年里足以说明,俄国必须要摔个大跟头才能醒悟。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9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