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185章 三个年轻人的想法

第185章 三个年轻人的想法


一头小鹿在森林中散步,它在周围看看,时而低头吃些树叶,很是悠闲。

    突然,一颗子弹射入它脚边的泥土,小鹿受到惊吓,向森林中跑去。

    “真是可惜,差一点就能射中了。”纳赛尔丁向开枪的弗朗茨说。

    “这也是常有的事,打猎有时候就是空手回来。”

    两人就在维也纳的森林里狩猎,一边寻找猎物一边说说话。

    “知道吗,原本应该坐在皇位上的是我父亲,但母亲劝说父亲放弃继承权,我才坐上这个位置。

    我还不知道我怎么做,但当时的情况已经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家族的荣誉就会付之东流,但好在我们撑住了。”

    一想到1848年发生的事,弗朗茨就一阵后怕。当时真的只差一点,他们家族几百年的统治就会被推翻,匈牙利人更是大胆,不知道是谁将他们从奥斯曼的手中解救出来吗,竟然忘恩负义。

    “但是现在都结束了,一切会要好起来。镇压了叛乱,打败了俄国,未来二十年不会爆发任何战争。”

    纳赛尔丁信誓旦旦的说,但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未来会爆发两场改变中欧的战争。这会造成欧洲体系的彻底改变,直到那场宿命的时刻到来。

    “但愿如此,谢谢你的祝福,纳赛尔丁。”

    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中,两个同龄人建立起友谊。都是年轻的时候登上皇位,都是遭遇到内部反对力量的阻击,相同的经历让他们两个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在私下里,两人对奥斯曼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这个国家必须在安纳托利亚,不能越界。为此,需要给他进行一场手术,将多余的领土削减。

    两人还互赠了礼物,弗朗茨送给他一把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宝剑,纳赛尔丁则回敬用丝绸制作的服饰。就在这友好氛围下,两国正式签订友好互助条约。

    这样的消息让各个报纸刊登出来,作为伊朗君主的初次登场,他的到来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注意力。但也影响着其他人的注意力。

    纳赛尔丁和弗朗茨乘坐同一辆火车前往布拉格,奥地利要在当地进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后给沙阿送行。而接下来最紧张的就是普鲁士了。

    作为第二个沙阿访问的国家,普鲁士除了在军队上比过奥地利,其他地方都稍逊一筹。但伊朗和普鲁士之间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了,目前在普鲁士军校就读的伊朗留学生就有150人,而在当地进行贸易的伊朗人也有25人,他们聚集在柏林和汉堡这两座城市,从事着两国之间的贸易。

    普鲁士一直想要统一德意志,但热衷于小德意志方案,也就是将奥地利踢出去。但目前还需要执行,希望伊朗能够有所支持。

    不仅是普鲁士,英法荷比四国也在等待沙阿到访。现在欧洲商品有些卖不动了,希望能和伊朗签订贸易条约来提振自己的经济。总要给胜利者一些好处才是。

    ——————————

    “伊朗沙阿前往维也纳受到奥地利的热烈欢迎,皇帝热情拥抱……”

    亚历山大二世越读报纸越生气,最后直接把报纸撕了。

    “这个叛徒,当初是谁出兵帮助镇压匈牙利,这么快就忘了?”

    作为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割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压力可想而知。很多人认为他无法缔造一个繁荣盛世。不管是头脑方面,还是性格方面,他都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

    在国内,一些人说这是耻辱,要将他从皇位上拽下来;但更多的还是担心俄国的经济情况,因为这场战争,俄国人付出了一百万人的代价,这样的损失让各地的农奴制受到削弱。而那些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则提出要废除这个腐朽、落后的制度,亚历山大表示赞同,因为他没有选择。

    这个政府的形式部分基于拜占庭君主式的专制统治,部分基于蒙古可汗的独裁政体;后来,它就成了俄国。俄国对于欧洲限制王权的混合体制一无所知。沙皇的臣民自认为是“农奴是贵族的奴隶”,相应的,沙皇也将国家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代代相传。

    亚历山大决意选择自由的未来。他决定打破枷锁,释放国家被遗忘的潜能。但他不想放弃自己的独裁权力;那样的话就走得太远了。

    但改革还面临着广大地主的反对,解放俄国农奴的问题跟在寒冷气候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困难息息相关。俄国的农业产出在整个欧洲是最低的。要是没有了农奴这种劳动力,俄国北方的农业可能连最微薄的利润都产生不了。很大一部分奴役农奴的人已经穷困潦倒,无力维持上流阶层的社会地位了。一旦这些不需要报酬的劳动力获得解放,就连那些富裕一些的,有上百甚至更多农奴可以使唤的贵族也将破产。

    至于农奴们自己,一旦获得解放,他们的痛苦将不亚于他们的主人,至少地主们是这么说的。主张农奴制的人认为,自由只是无政府主义的代名词。没有了主人父亲般的关照,农民将会给乡村造成严重的灾难。地主受困于债务和绝望痛苦,也对他们无力约束。

    而且一些地主准备先发制人,如果无法阻止解放运动本身,他希望能阻止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土地。没有土地,农民的自由就有名无实,他们实际上还要依附以前的主子。

    因此,着手提出大量关于立法的程序问题。他希望通过消极抵抗政策,消磨对手的斗志。他试图激起他们的怒火。沙皇的弟弟,喜怒无常的康斯坦丁大公是最具活力的支持者,也是他们最注意的目标。反对派对他嗤之以鼻。他们认为他迟早会垮掉,缅希科夫亲王说,康斯坦丁的心智已经“因纵欲过度而错乱了”。

    圣彼得堡的泥灰墙内气氛紧张,因为起草这些复杂的法案,人们神经紧张,筋疲力尽。所有人都支持改革,但都希望对方付出代价。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94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