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277章 维也纳会议

第277章 维也纳会议


和母亲的这次谈话,让弗朗茨感到浑身发冷,这意味着维也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他的政策。

    看来,阻碍他变革的力量不在场外,而是在朝中。在维也纳每一个贵族家里,想要让家族任他们摆布,没门!

    布拉格议会率先选举了出来,在61个席位中,有53个是亲哈布斯堡的议员。而随后的波西米亚议会也是如此,虽然结果没有出来,但肯定是亲哈布斯堡的大胜。

    波西米亚的政治风波结束,弗朗茨得到了布拉格的支持,接下来就应该是他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匈牙利人。

    作为一个帝国,奥地利帝国的领土包括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北部地区以及原属波兰的加利西亚等广大地区。然而,意大利的统一战争使得奥地利帝国失去了意大利北部的领土。

    鉴于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在巴赫政府垮台后,奥地利帝国对匈牙利采取了一系列示好的妥协政策,希望令匈牙利能够相对安静地留在帝国之内。但匈牙利明显不满足,他们要求奥地利对他们有更大的让步。

    “匈牙利人一直是这样,哪怕是特蕾莎女王也不得不依靠他们来抵挡普鲁士的入侵。为了感谢他们,女王在制定法律是对他们非常宽容。”

    现在弗朗茨已经无条件信任纳赛尔丁,他的建议真的是非常实用。但这次纳赛尔丁给制服匈牙利的建议竟然是拆分,这冒险可太大了。

    是的,拆分。匈牙利王国面积占奥地利的一半,这不就是给他们底气吗。拆分就行了。

    而且,匈牙利国内匈牙利人也没有占多数,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民族占比都不少。不如一块一块拆解,然后组建一个平衡的国家。

    纳赛尔丁提出,将匈牙利拆出以罗马尼亚人为主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以克罗地亚人为主的克罗地亚公国、另外北部以布达迪斯拉发为首府的省份建议也拆出来,就给匈牙利留下他们人口多的地方,这样他们也不会惹事了。

    这个大胆的计划吓了弗朗茨一跳,如此暴力的拆开恐怕会引起匈牙利人的二次革命。但不拆,那就要忍受匈牙利人无休无止的麻烦;拆了虽然会马上有困难,但对未来是很好的。

    不过目前来看,还是先将奥地利地区弄好再讨论匈牙利问题。弗朗茨则和纳赛尔丁私下签订了许多协议,其中包括德黑兰—维也纳铁路建设文件。

    这条铁路由即将成立的奥地利铁路公司以及伊朗铁路公司进行建设,两个铁路公司共同组建东方铁路公司负责在奥斯曼境内的建设。

    不过伊朗实在不适合出面对奥斯曼进行讨论,所以就让奥地利出面争夺铁路建设。

    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弗朗茨也开始了铁路国有化进程。目前奥地利手中的国有铁路占55%,因为财政困难不得不出售一批铁路。现在他们准备重新建设,自然国有铁路公司是要建立的。

    弗朗茨决心发展奥地利的经济,如同特蕾莎女王的财政改革,弗朗茨也要推行自己的经济变革。

    铁路国有只是第一步,包括整顿货币、推动出口等都是他要制定的法案。没有钱,一切寸步难行。

    当然,这后面也有伊朗和法国资本的推动。在维也纳设立的奥地利发展银行就是伊朗王族和法国银行家合资建设的,他们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捷克地区的玻璃厂。

    而他们也得知了奥地利要成立国营企业的消息,自然是准备投资入股。而为了经济,政府自然也欢迎他们投资。

    此时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场关乎巴尔干局势的大会正在召开。包括英法奥俄普,以及奥斯曼和伊朗,还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四国特使都来到维也纳,为自己国家的独立和扩张据理力争。

    奥斯曼不愿意割让全部的巴尔干,但对方实在是太强大了,所以要一个一个来。

    他先去找了罗马尼亚特使,承诺会让他们独立以及获得多布罗加地区;再然后是塞尔维亚,愿意让他们扩张到尼什。

    这样就解决了两个,希腊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妥协的。而保加利亚,奥斯曼愿意让他们成为一个自治体,不过只能维持现在的边界。这是他们最大的诚意了。

    而对那些欧洲大国来说,英国要维持奥斯曼的完整,奥地利只对波斯尼亚有兴趣,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俄国,自己刚被伊朗打趴下,俄国难道就不想复仇?

    经过一个月的谈判,最后的结果就是:保加利亚地区分为三部分,保加利亚、东鲁米利亚及马其顿;沙俄仍持有比萨拉比亚。承认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主权名义上仍归奥斯曼帝国,但行政管辖权则归奥匈帝国。

    目前来看,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条件。接下来就是各国条约签订了。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条约,奥斯曼和伊朗之间还有一系列的密约。

    奥斯曼知道伊朗和奥地利之间走得近,为了让伊朗在奥地利面前说说好话,奥斯曼和伊朗暗中签订协议。提出将叙利亚和耶路撒冷地区的铁路修筑权给伊朗,同时在塞浦路斯、克里特和罗德三岛拥有外交优先权。

    如果不是需要伊朗,恐怕奥斯曼也不会轻易给予这么多利益。这三个岛屿奥斯曼掌控力度太弱,让出去也无妨。但殊不知,伊朗也是想要这些岛屿。他们个个把持这海上的重要位置,如果落到英国或者希腊手里,那伊朗就别想冲出东地中海了。

    而且,战争结束后,伊朗的商品在奥斯曼的份额快速提高。由于成本低,伊朗商品变得比法国还受欢迎。加上奥斯曼缺钱,只能将自己国内的权利转让给国外换取钱财。铁路和矿产勘查就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利。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85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