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370章 俄国的内忧外患

第370章 俄国的内忧外患


康斯坦察,黑海沿岸新崛起的港口城市。发展势头仅次于君士坦丁堡和敖德萨,而能从小渔村短短几年发展出现在的小镇,交通的改善功不可没。

    来自金狮公司的300万里亚尔投资,用来建设康斯坦察到布加勒斯特和雅西的铁路。同时还资助库扎大公资金来改善民生。而罗马尼亚的粮食也大多出口到伊朗,双方建立起比较紧密的经贸关系。

    而最近,从康斯坦察到雅西和奥地利利沃夫的火车格外的多。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运价也因此涨了好多。

    东布罗夫斯基和波兰复国军先坐船,然后转火车进入雅西和利沃夫。从这里他们步行进入俄国境内。他们也成为波兰起义的助力,扩大了当地的反抗。

    为了最大限度的杀伤俄军,起义军化整为零,依托森林和农村开展游击战,避免正面交锋。同时在华沙组建政府,公布了土地改革的纲领。宣布解放农奴,争取农民支持,但多数农民因恐惧俄军报复未响应。

    亚历山大二世将30万军队调到波兰,准备一举歼灭起义军。同时下令,准备撤销波兰会议王国,逼迫那些起义贵族站队。

    东布罗夫斯基的军靴陷在融雪的泥泞中,他举起镀银的望远镜——这是德黑兰兵工厂特制的“礼物“,镜片上蚀刻着波斯文与波兰文对照的刻度。远处,俄国哥萨克骑兵正焚烧村庄,黑烟在暮色中扭曲成沙阿王冠上的狮日徽记。

    “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将军,为了独立,我们的人都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话音刚落,远处的村庄就传出了一阵爆炸声。哥萨克骑兵一起被炸上了天。

    像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有好几次。东布罗夫斯基和民族委员会成功联系,并且在南部的亚采沃牵制了一部分俄军。而随着军队不断到来,他的力量也日益增长。

    伊朗很满意目前的情况,俄军的注意力被牵制在华沙。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中亚没有精力,但对方也想到了这点,为此送来一封沙皇的亲笔信。

    “亲爱的纳赛尔丁……真肉麻!”

    沙阿怎么也没想到亚历山大二世会给自己这样写信,这也太那啥了。

    他皱着眉头将信纸抖开,羊皮纸上的火漆印还沾着圣彼得堡的雪松香气。

    “朕与卿皆承天命”沙阿突然用波斯语高声念出这句开头,宫廷诗人刚记录到莎草纸上就僵住了笔——沙皇竟在正文里夹杂着《列王纪》的诗句。

    “高加索山脉两侧的雄鹰应当共享和平的橄榄枝?哈!”

    纳赛尔丁完全感觉不到和平,只有无休无止的争斗。而且俄国这些年也是一个劲的增加军备,完全没有和平的迹象。

    “沙阿,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分析,俄国人的财政如果还得不到改善,沙皇政府有可能会宣布破产。”

    财政破产,在欧洲大陆从来都不是一件新鲜事。尤其是沙皇政府,一旦政府债务超过了承受能力,他们就会宣布破产。

    政府破产意味着前面的债务他们无限期的暂停支付,直到债务重新整合,具体情况可以询问哈布斯堡时期的西班牙。

    “破产?亚历山大二世要是真敢这么做,欧洲的银行家们会立刻掐断他的脖子。”

    财政大臣点点头,补充道:“陛下,俄国已经拖欠了法国和英国银行的大量贷款,如果宣布破产,他们的国际信用将彻底崩塌。但问题是——如果他们真的走投无路,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措施。”

    “比如?”沙阿眯起眼睛。

    “比如……一场战争。”军事顾问低声说道,“一场能转移国内矛盾、同时掠夺新资源的战争。”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沙阿的目光缓缓扫过墙上悬挂的中亚地图——俄国的阴影正从高加索一直延伸到伊朗边境。

    “所以,他们要么对波兰发动更残酷的镇压,要么……把矛头转向我们。”

    “也不一定,说不定是奥斯曼,也有可能是远东。目前看俄国也没有多少军队用来对抗我国,但对远东,只需要两万人恐吓一下就行。更不用说还有目前的动乱。”

    远东的动乱还没有平定,当地低效的政府也没有心思去进行。尽管有人上书,说要征讨西边,但现在的情况看是不可能的。

    “这个概率应该挺低,俄国人要想去远东,他们没有铁路,骑马也得有几个月,这还是路况良好的情况下。

    我想,他们应该对奥斯曼又上心了。秉承着拯救同胞和解放君士坦丁堡的使命,四处杀人,劫掠。”

    纳赛尔丁想起自家的东正教会了,看看多老实。向沙阿效忠,学习波斯语,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沙阿,我们要不要加大对奥斯曼的投资?”

    “当然,俄国人想要这里,我们就必须阻止他,还有英国、法国,他们也不能阻挡我们。奥斯曼必须是伊朗的,就像阿契美尼德王朝一样,这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纳赛尔丁对于恢复波斯第一帝国的疆域显得很上心,这个疆域中除了埃及,其他的都很完美。而奥斯曼已经证明自己并不能统治这片土地,不如让别人来。

    “政府如果没有资金的话,王族会提供一部分,只不过还需要发行政府债券。”

    一提到政府债券,穆沙拉夫就感觉自己心疼。现在还没有兑现的债券超过1.2亿里亚尔,虽然大部分属于王族,但也不能不兑现,因此每年的财政支出压力很大。要不是石油公司的收入缓解,还不知道怎么办了。

    “遵命沙阿,我会和工商部讨论对奥斯曼投资的具体情况。”

    “嗯”

    奥斯曼现在就是各国的投资地,只不过大部分资金流入到航运和金融中。奥斯曼的各项财政收入被外国逐渐掌控,农业法的颁布想要推动商业化农业,但失败了,地主兼并了更多土地。伊朗自然也要凑个热闹。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76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