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385章 王子们的教导和来信

第385章 王子们的教导和来信


奥斯曼对于麦加的反应也就是将边境军队增加,然后外交抗议。因为就连他们本国内部也是分裂的,塞浦路斯和安卡拉地区的民众认为哈里发,兵强马壮者得之。而且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逊尼派学者此时陷入了困境,如果说哈里发兵强马壮者得之,那奥斯曼苏丹世袭怎么回事;如果说是世袭的,那自己就成什叶派了,因为什叶派支持哈里发在阿里和后裔世袭。一根筋变两头堵了!

    这件事的声音就这么减小了,来自什叶派的声音就大了起来。他们还来了个大的,说伟大而不可战胜的伊朗沙阿是先知在世俗界的代理人,他不仅是哈里发,还是圣地的监护人,这些年的情况也是证明。

    伊朗的报纸也在不遗余力的宣传,如同天命一样,伊朗势必要恢复往日荣光。

    “殿下看出什么了?”

    阿米尔询问穆拉德,这位王子殿下在赫拉特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沙阿的认可。并交给他更多的事情处理,而在他前往麦加时,制定穆拉德代替他处理国内其他事务,阿米尔负责在旁边辅佐。

    “嗯……很激烈,奥斯曼和俄罗斯的统治者恐怕会在他们的家里气的跳脚。”

    穆拉德认为这次开疆拓土,有两个国家是一定不开心的,一个是奥斯曼,另一个就是俄罗斯。当然,英国人可能也算一个,因为他们不会让自己的亚丁受到威胁。

    “没错,”阿米尔点头,“他们的反应恐怕会很激烈。但不会出兵,他们的国内问题还没有解决。”

    阿米尔拿出一份关于奥斯曼和俄罗斯的贸易报告,“殿下能从中看出什么?”

    穆拉德接过来,仔细查看。“俄国有将近90%的出口是粮食、原木、酒类、矿产,奥斯曼也一样,不过没有酒。

    但进口却是出奇的一致,各种生活用品和布料、机械。他们的工业不足以支撑消费。”

    阿米尔点头,“没错,两国都是这样的通病。他们国内的情况已经到了要改变的程度。”

    “可是,俄国已经宣布解放农奴了,这还不算改变吗?”穆拉德询问。

    “改变可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效果,”阿米尔说着,“他们的解放法令就是榨取农民的最后价值,让他们付出一笔比土地价格高的高的赎金来继续耕种,而地主则不用负担农民的其他支出,直接赶走而且不用专心经营,这就是所谓的解放。”

    穆拉德感觉这些事情冲击着他们的大脑,一想到本国的土地赎买政策,觉得政府真的是为农民着想。在国家里,农民是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人,必须要爱护他们,才能让国家继续强大。

    “大哥!”,一个豪爽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穆拉德从座位上离开,和进门的人进行拥抱。是他的弟弟阿巴斯,他刚从德黑兰郊外的马场回来。身上还有残留的火药味。

    “大维齐尔也好久不见!”阿巴斯向阿米尔行礼,这可是连父亲也要恭恭敬敬行礼的人,他们怎么敢不敬。

    “殿下看来很喜欢火枪,不知道我国兵工厂制造的如何?”

    “很好,这可比以前的那些好用多了。”

    阿巴斯话锋一转,询问其他弟弟的事。

    “听说穆罕默德去了东方,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已经回信,说是已经到达了坤甸。那里的人都是不一样的面孔,但挺热情的。过段时间打算前往文莱,和叔叔会面。”

    穆罕默德在信中写到,他们的第一站是英国统治下的锡兰,当地到处都是茶叶种植园,民众不是在采茶,就是前往矿洞挖宝石。他还和当地的英国专员见了面,对方是一个大型胖子,并配备了150人的仆人团。

    他在当地待了几天,并获得了专员给的一颗宝石,穆罕默德打算镶嵌在自己的项链上。

    然后他们进入了马六甲海峡,这里的东方面孔多了起来,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本国公民在这里设立商站,进行贸易。穆罕默德和他们聊的相当愉快。

    为了开发新加坡,英国当局从各国招募了大量劳动力,马来亚人、华人、印度人大量涌入新加坡。此外,波斯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也大量进入,根据英国1862年的人口数据,新加坡人口28万6982人,其中波斯人占2568人、阿拉伯人有569人、亚美尼亚人有1063人。

    虽然人数少,但贸易可不少。在新加坡的1186万英镑的贸易中,有四分之一是由伊朗商人经营,法国人都要往后靠靠。因此英国人对伊朗人特别客气,特别是他们和秦尼斯坦以及日本远东之间的贸易,增长率特别快。

    英国在整个东亚的商行有203家,排名第一;然后是伊朗,在东亚有68家;法国17家、俄国11家、普鲁士5家、奥地利10家。其中伊朗商行在秦尼斯坦和远东的福建上海广东地区特别注重,特别是和奥地利商行的合作,本着共同发财的原则,和奥地利进行合作,英国就算是想动,也得考虑一下。

    新加坡的对面就是坤甸,城市在群岛中仅次于荷兰统治下的巴达维亚。各种各样的商行在这里,当然,当地的统制也是花费不少力气来迎接他。

    “听起来很好啊,恐怕他已经玩的忘了我们了。”阿巴斯有些酸,但他一点不羡慕,他想要的,是像那14岁起兵建立帝国的伊斯玛仪一样,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知道你想要什么,有个地方可以考虑一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阿巴斯感到疑惑,“什么地方?”

    穆拉德将资料交给对方,“英国人一般叫这里是阿劳卡尼亚,最近智利有些活跃,阿亚图拉已经开始训练军队……”

    “我去!”

    还没说完,阿巴斯就说要去,好不容易可以上战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但阿米尔马上泼了冷水。

    “殿下,沙阿是不会同意的,一切还是等沙阿回来再说。”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74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