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第二次克雷格尼茨战役(上)
是啊,奥军主力在哪呢?这让大部分人感到疑惑,总不可能是飞到柏林去了吧?
但从最近其他的动向说不定可以看出一二,克雷格尼茨附近向北的铁路被拆,还有不少建筑物也被摧毁。
看来毛奇猜对了,奥军主力还是在克雷格尼茨。
此时在奥地利内部,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召开了自己的军事会议。提议将主力转向约瑟夫施塔德要塞,但因为普军的速度太快,让他不得不继续在克雷格尼茨布阵。这样才能争取时间,然后向要塞前进。
此时,优秀的奥军工兵此时此刻正在驻地附近修筑防御工事,炮兵则被部署在比斯特日采河正对面的赫卢姆山与利帕山上。各个军与旅也在逐渐向各自的防御阵地集结。
毛奇得到奥军情报后,再次分析了形势,脑海中形成了“口袋阵”的设想,参与对奥战争的普军三个集团军全部参战,一面主攻两面包抄,力求在这里彻底收网,聚歼奥军主力。毛奇向三个集团军派遣了信使,而信使也不辱使命。三军决定在这里,结束战争。
奥军将自己的阵地设在奥地利帝国较为繁华的地段,比斯特日采河与上易北河之间,这片土地上有不少村庄。最东南角是克尼希格雷茨市。两河之间还有数座可俯瞰比斯特日采河附近景色的高山,河岸边有极为茂密的树林。阿尔布雷希特将奥军的中心防线选在了两大制高点,赫卢姆山与利帕山附近。
普军第1集团军与易北河集团军的士兵,在决战前的晚上都没能睡上一顿好觉。午夜时分,他们开始拆除自己的临时营地,正式朝敌军主力方向行进。当第一集团军的普军骑兵在7点30分左右横渡比斯特日采河的时候,奥军炮兵率先开了火,这使战斗提前打响。15分钟后,奥军炮兵连朝着亲临前线指挥所的国王进行了一轮齐射,国王逃过了一劫,身边四名亲卫当场阵亡。
在这一天早上8点30分左右,普奥两军共约300门火炮展开了一场自1813年莱比锡会战以后全欧洲规模最大的激烈炮战。普军第八师同右翼的第三师开始冒着双方横飞的炮弹弹幕强渡比斯特日采河,河对岸的奥军立刻借助村庄的掩护开始反击。普军炮兵也对村庄展开狂轰滥炸,猛烈炮火很快就把村庄中的木制矮房和人全部炸的稀烂。
奥军士兵已经从之前的几次战役中吸取了教训,他们充分利用散兵战术与各处掩体顽强抵抗,其中奥地利猎兵的表现尤为出色。奥军的新战术相当有效地抵消了普军新式击针步枪的优势。
然而,就在上午10点,普军第三师的还是付出惨痛伤亡后占领了两个村子。但是,奥军炮兵已于战前在各炮兵阵地全都做好了射击诸元,炮火变得非常精准而致命,两个团被迫停止进攻就地寻找掩护。由于奥军炮兵的猛烈反击,普军在接下来的整整4个小时都动弹不得,无法取得半点进展。
第七师与第八师已经穿过萨多瓦村,并成功渡过了比斯特日采河,抵达霍拉树林,轻松击溃了在此地防守的奥军罗马尼亚部队,也招来了凌厉的奥军炮火精准反击。奥军的炮击依旧猛烈而精准,树林中的无数松树被当场轰飞,炮弹与树木产生的各类碎片像榴霰弹一样大量杀伤了进攻中的普军,年轻而没见过这种残酷场面的普军士兵士气开始动摇,第八师司令霍恩将军非常明智的下令他们暂时撤退。
威廉一世在看到这些部队后撤时怒不可遏,指责他们是一群懦夫,让他们即刻返回前线继续战斗。素来以谨慎闻名的腓特烈·卡尔亲王及时制止了这位刚烈的军人国王,并向他解释这些士兵在此前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成功地争取到国王的宽恕以及宝贵的休整时间。
此时,随着战斗开始以来普军全线进展的一直停滞和时间的流逝,国王与随行人员的情绪都异常激动。因为,投入举国之力殊死一搏的普鲁士的命运将由这一战决定,这一战普鲁士根本输不起。
正当普鲁士军队强渡比斯特日采河,并对奥军阵地发动猛攻的时候,奥军将领费斯特蒂奇伯爵与他的第四军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并彻底改变交战双方命运的决定。
他将防御地点从原定的赫卢姆山东面向西挪动到斯维普瓦尔德边上的马斯洛维村附近,原因是原来的阵地前方的山头阻碍战场视野。当时奉命策应与支援第四军的索恩伯爵、在看到第四军的动向后,也率领第二军向西挪动,两军的挪动给奥军的防线撕开了巨大的口子。
普军第七师的前锋已成功渡河,并在没有遭遇多少抵抗的情况下顺利占领贝纳特克村,并继续朝前方树林前进。而奥军第四军的一个旅因为移动而与第七师在树林中遭遇,该旅的官兵大都是意大利人或匈牙利人,并没做多少抵抗便在普鲁士人的猛烈打击下落荒而逃。
第七师很快就穿过这片树林,攻入茨托维斯村,该村往南仅仅数百米之外,便是奥军的防线重心利帕山。当奥军第四军和第二军临时起意调动阵地后,来到这里的普军直面的是奥军三个精锐军的全部火力的倾泻,奥军步兵也在顽强阻击。普军的马格德堡团死伤过半,团长与绝大部分军官都死在奥军的枪下。由于奥军炮火过于猛烈,活着的第7师士兵们只能卧倒在地上,艰难地匍匐前进。
就在此时,因战场失利而准备反击的奥第四军军长突然被普军炮火炸断了双腿,副指挥瑞接替伯爵,成了第四军的统帅。他在接过指挥权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催促即将投入血肉磨坊的两个旅立刻奏响军乐,扬起军旗,向普军第七师进攻。在行军过程中,他们奏响慷慨激昂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与《帝皇颂》以壮军威,奥军的军官们选择沿用拿破仑时代的密集纵队发起进攻,气势极其雄壮。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70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