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432章 中东之变革

第432章 中东之变革


穆拉德在纳赛尔丁出访期间代替沙阿处理大量政务,除了外交国防的大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

    遥想伊斯玛仪14岁起兵建立萨法维王朝,他穆拉德14岁开始掌握伊朗这个国家的决策了。这怎么说不是一个进步。

    得益于他在赫拉特的出色结果,纳赛尔丁对他越来越器重。开始让他负责王族的财政报告和国内的交通建设情况。

    交通大臣哈塔米是穆拉德外祖父家族的成员,他被送到布鲁塞尔和伦敦学习,回国后从承接地方公路改建开始,然后一步步成为交通大臣。

    “殿下请看,目前我们的重点是联通巴格达到麦加的铁路。这条铁路一旦联通,将极大提高当地的联系,并且可以促进人员和商品的流通。就算是兵员运输也能很快送到地方。”

    这条铁路目前已经开始了奠基,但所需的步骤,包括种植防沙林、沿途设立站点都在进行中。

    “这条铁路的造价是多少?”穆拉德询问。

    “初步计算,至少需要1400万的资金。”

    1400万,已经不少了。穆拉德的手杖指着这条铁路线,“要是延伸到萨那和荷台达,会增加多少花费?”

    “这需要交通部进行估算,但至少需要600万。”

    哈塔米说着情况,这已经是伊朗铁路中最花钱的项目了。目前伊朗铁路拥有6500公里,他的目标是要让伊朗铁路里程突破1.5万公里。

    “港口怎么样?”,除了铁路,港口也不能落下,这关系着伊朗海运和出口的事情。

    “布什尔、恰赫巴哈尔和苏呼米维持好运输量,马斯喀特、多哈和科威特城也在进行建设。不过出口发展快的恐怕只有靠外的马斯喀特,如果吉达能够恢复功能,我们的港口就又多了一个。”

    伊朗在汉志的治理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刁难,他们对伊朗带入的新事物非常排斥。加上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各种工作在经历了蜜月期后遇到了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贝都因人的袭扰。

    “这么说来,还是汉志的建设最为困难。”

    “是的殿下,虽然有商团和阿匍的支持,但他们也不是全部支持。一些事情没有他们点头根本不行。”

    中央政府最讨厌的就是地方分权,但有时候也需要看实际情况。汉志的地方势力庞大,伊朗只能采取温和措施,通过商贸和交通软化他们的立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连续不断的投入才行。

    ——————————

    伊朗活跃的贸易让交通继续活络,除了出口自己生产的,还充当二道贩子,从东方进口,向西方出口。虽然利润小,但积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

    没想到奥斯曼失去作用力了,伊朗补上了。这中东真是风水宝地,对了,奥斯曼在干嘛呢?

    答:他们在摆烂。奥斯曼苏丹经常心血来潮,喜怒无常,表现出了自大狂的倾向,甚至让人怀疑他在神志和情绪上是否正常。

    他越发专横跋扈,做了许多荒唐事:他要求大臣们必须匍匐在他面前,还要亲吻他儿子的脚;任何与他同样名叫阿齐兹的官员在官方文件上都不得签署自己的本名;他命令士兵们模拟打仗,供他取乐;痴迷于他最心爱的斗鸡比赛,给斗赢的斗鸡颁发勋章和装饰物,斗败的则被扔掉。

    这样的统治者自然是无法颁布任何法令的。奥斯曼逐渐被欧洲和伊朗当做拔河绳子,不断的向自己这一方拉。

    伊朗向奥斯曼下了不少功夫,包括留学生、打工人、宗教分子,他们到处宣扬伊朗的好处,并且乐此不疲的向周围人介绍。和伊朗接壤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中安纳托利亚自然是支持这个理论,还有塞浦路斯,什叶派移民已经超过了东正教原住民。

    糟糕的现状让奥斯曼人讨论能不能效仿伊朗走上富强之路,但上层人员根本不愿意动。改革依赖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但奥斯曼官员贪腐成风,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改革试图削弱地方封建权力、推行世俗法律,威胁了地方贵族和宗教领袖的特权,引发强烈反弹。支持世俗教育,却保留宗教学校,法律教育体系混乱。激进派认为改革不够激进,保守派认为苏丹侵犯了他们的价值观。两边不讨好。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去改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这么过下去也挺好的。

    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1862年开始,中安纳托利亚发生了干旱和饥荒,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到冬天,情况恶化到了极点——狼群开始在伊斯坦布尔的郊区出没,吃掉路人;牛羊大批死去,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村庄里,开始有人饿死,人们倒毙在街头,都没有人收尸。农业歉收,使得政府根本收不上来必要的税收。帝国国库空空如也,甚至连政府的运转都无法维持。

    今年初夏,来自伊斯坦布尔三座主要清真寺附属的宗教学校的大约6  000名神学生离开了学校,聚集在高门前示威。他们要求罢免大维齐尔和大穆夫提。据说,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去丈量了皇宫前的围栏高度,看看其高度够不够绞死大维齐尔。

    俄国加紧对巴尔干的渗透,通过教会和斯拉夫主义,他获得了塞尔维亚这个盟友。通过铁路,俄国来说给予其一切支持。正好这个时候,波斯尼亚爆发了抗击苛捐杂税的起义,在黑塞哥维那,农作物歉收和包税人的横征暴敛激起了针对地方政府的叛乱。接着,骚乱波及了波斯尼亚。而塞尔维亚趁机发动进攻,准备攻打斯科普里。

    而另一个潜在盟友保加利亚,此时正在讨论和罗马尼亚联合的事情。这样才能快速的获得独立,且伊朗也会支持他们。

    而在地中海的南边,埃及则逐渐沦为英法的傀儡。英法要什么,埃及就给什么,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利益就行。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69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