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443章 事态变化

第443章 事态变化


智利突然向巴塔哥尼亚进攻超出了想象,伊朗紧急召见智利大使,结果对方说这是意外。

    意外?围攻克尔曼好多天了是意外?你能不能换个好点的借口。

    伊朗和智利的关系陷入冰点,而智利看样子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除了自己稳定的政治作为根基,极速发展的经济和好的外交也是他的底气。

    与其他南美国家相比,智利比较早地形成了稳定的政治局面,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40到50年代是智利经济的早期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主要依赖于采矿业和农业。

    采矿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白银产量从20年代的每年大约2万公斤增加到现在的大约12.7万公斤;铜的产量同期从每年平均2725吨增加到35600吨;但黄金产量逐年下降,同期从每年平均生产120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270公斤。

    同时,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粮食需求为智利的小麦出口开辟了市场,由于运输条件的改善,智利又向英国出售了大量的小麦和大麦,1862年达到150万公担,是出口的最高纪录。

    得益于贸易的发展,从1855到1863年的八年间,政府的收入一般都超出了其支出。出现了大量的盈余。这笔钱用来整顿军队和购买武器上,光是从英国的军火交易就高达200万英镑。包括订购的两艘军舰。

    此时智利已经动员了1.2万军队,在火炮的轮番轰炸下,克尔曼还是没有被占领。

    为了防范智利的进攻,克尔曼在之前几年进行了前所未有扩建。加固城墙、深挖壕沟,每个城墙口都有火炮,挖了井防止对方断水,储存的粮食足够使用一年。

    更何况,克尔曼内部高度团结,他们将这场围城战比喻成八百年前的托莱多围城战。卡斯蒂利亚的阿方索六世围攻托莱多两个月逼迫其投降,这次他们不会让对方轻易得逞。

    炮弹落在城墙上,伊朗的火炮也在反击。智利军队继续在这里僵持,而海军则多次袭扰伊朗商船,断绝他们的支援。

    2月28日,智利海军军舰圣地亚哥号炮击了一艘伊朗商船,造成六死二十二伤,震惊伊朗上下。智利方面派遣大使表达歉意,还说智利本来无意炮击,但对方硬要冲,他们无奈才做这样的决策。

    “无耻!”

    纳赛尔丁知道这是智利的借口,不就是觉得伊朗本土距离太远,想要一鼓作气解决吗。偏不让你得逞。

    秦尼斯坦的舰队将前往智利,保护伊朗商船。同时宣布伊朗进入战备状态,不过智利早有准备,但英国吓得肝颤。

    英国在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的投资和贷款将近1200万英镑,占南美洲投资的一半。这要是发生战争,拿就全赔本了。而且还有八百万是在巴西的投资,巴拉圭战争的爆发会让他们受到损失。

    此时的帕默斯顿首相还陷入了和同僚格莱斯顿的斗争中,尽管巴麦尊和威廉·格莱斯顿对彼此保持着绅士般的风度,但他们在宗教、外交、国防和改革等方面都有着根本分歧。

    为了防范法国,帕默斯顿设立了一个皇家国防委员会,该委员会建议修建大量要塞以保护英军造船厂,首相强烈支持该建议。由于耗资巨大,格莱斯顿表示反对,还威胁说若是接受该建议他就要辞去财政大臣的职位。最后还是双方各退一步,这才解决了问题。

    而阿富汗的事情让老首相心力交瘁,英国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衰退中走出来,其他地方的事情让英国证券交易所再次抛售股票,多年的辛劳让他不得不在3月12日辞职。外交大臣罗素勋爵上台组建政府。

    罗素上台最重要的事就是解决南美洲和阿富汗的问题,一个涉及广大的经济利益,一个关系到印度的安全。哪个都不能掉以轻心,而伊朗这个老对手比法国还难缠,早在之前,内阁就得出结论,自己发兵是最后的手段。还是要以和为主,不然就凭伊朗的实力,他们起码要花3000万英镑才行。

    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英国不会花上千万英镑去攻打伊朗。伊朗已经将当地民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如果英国入侵,难保当地人会拿起武器和他们对抗。伊朗人可不是印度人,只能说一头波斯狮子正在盯着他们这头英国狮子。

    而此时的阿根廷局势不断恶化,3月16日,阿根廷军队企图重新夺回罗萨里奥,但6000阿根廷军队被4000巴塔哥尼亚军队打退。动用海军进攻布兰卡港,但被海岸的岸防炮给击退。

    “大总统,前线急电!”

    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府内,参谋军官急匆匆的跑进米特雷的办公室中,神色慌张道。

    “怎么了?”

    “我军进攻罗萨里奥再次失败,桑切斯将军被炮火击中身亡!”

    米特雷经受不住,晕了过去。等他醒来,内阁成员都在他周围。

    “现在,我们需要共克时艰,巴拉圭不是我们的主要对手,伊朗才是。”

    “总统,我们要不要找英国。”

    米特雷突然大声说,“当然,还有智利,也一起去找。”

    没有利益驱使,英国、智利等国都不会帮助阿根廷渡过眼前难关,因此,为了保全住国家安全,米特雷已经做好了牺牲一部分利益的准备。

    巴塔哥尼亚荒原是智利和阿根廷的争议地区,如果智利愿意出兵救援,米特雷愿意将巴塔哥尼亚地区割让给智利,同样,如果打退了巴塔哥尼亚的进攻,米特雷也愿意承认乌拉圭属于巴西帝国,阿根廷将不再干预巴西与乌拉圭的合并,而劝动英国出手相助,解决了阿根廷面临的危机后,米特雷也不介意对英全面放开国内市场,毕竟商业利益虽然重要,但是也比不上国家的存亡重要。

    米特雷心中谋划的这些内容没有告诉其他官员,只告诉了即将出使两国求救的人。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替代选择,他也不会这么做。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6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