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445章 联动反应

第445章 联动反应


哈拉扎人的起义军犹如一颗火星,点燃了阿富汗的遍地。坎大哈等地也爆发了起义,就连喀布尔也有暴动。各个部族好像是约好的,一起起义。

    伊朗已经连续三次向喀布尔发出信函,要求对方给予什叶派平等的地位。只要这样伊朗就会帮助他来平定这场起义。

    但对方竟然不允许,逊尼派作为他们的立国之本,肯定不能惹怒那些教士。不过他们提出了替代方案:以法拉为中心,周围1000公里的地方为起义军的地方。他们只需要付出部分经济利益就行。

    但这样的条件被伊朗和起义军拒绝,他们想要的就是让什叶派和逊尼派平起平坐,然后依靠伊朗的力量,逐步将逊尼派推出去。

    但阿富汗也意识到伊朗的目的,坚持拒绝了这个条件。见这唯一的条件被否决,伊朗已经动员部分军队在赫拉特。

    夏巴兹在赫拉特多次得到起义军的情况,从起义军起义开始,伊朗就支援了价值240万里亚尔的武器,同时还有4800名受过训练的哈拉扎人进入阿富汗,为起义军战斗。

    “总督,沙阿的命令。”

    夏巴兹接过电报,纳赛尔丁决定更改阿富汗的策略,从原本的宗教平等改为附属国收服。这个王朝有些腐朽了,让伊朗重新装修最好。

    “看来英国人不同意我们的和谈了。”

    英国一直说要和平解决问题,但没有啥用。印度方面倒是有些动作,一些军队从加尔各答出发前往旁遮普,就是行动太慢,一个半月要是能到就是烧高香了。

    “我们能争取到的部族有多少个?”夏巴兹询问副手。

    “应该有三十多个,还有几个原本是支持国王的,后来和我们接触,应该可以争取。现在起义军这么厉害,国王的话他们也不怎么听了。”

    阿富汗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部落联盟。国王就是盟主。现在盟主实力下降,其他部落也生起了小心思,纷纷割据一方。

    而且相比于英国,同属于一个宗教的伊朗还显得更宽容点。虽然属于不同教派,但伊朗对他们这里的拉拢可是下了很大力气。所有部落首领的财产可以保留,还能得到爵位。

    至于宗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不都是虚的。只有钱是真的。阿富汗山地众多,为了不步入英国后尘,还是要花大力气来进行同化。

    英国政府在3月16日向伊朗政府发消息,提议两国对阿富汗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伊朗政府做出回应,详细说明自己多次和阿富汗讨论和平进程,结果都被对方挡了回去。如今这样的局面,是阿富汗咎由自取。

    罗素一方面痛恨阿富汗造孽一方面也不得不出面保着他,英国已经吃过一次瘪,不能吃第二次。他和俄国大使仔细交谈,讨论施压伊朗的可能。

    不过他们还没有讨论结果,意大利先跳了出来。意大利首相批评了伊朗破坏阿富汗和平的举动,还说要组建军队讨伐。

    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意大利这么说无非是为了报复伊朗支持奥地利对他们的战争,还拿走了米兰。由于奥地利对意大利人进行史无前例的清算,导致上百万意大利人背井离乡。因此意大利这样说也有理由了。

    当然意大利还有别的心思,他这样做就是给英国看的。经济、军事实力落后主要欧洲强国的意大利把目标对准在伊朗身上,希望借助英国对伊朗准备进行打击的时候,趁机夺取伊朗的几块殖民据点。东非地区的殖民地不仅是意大利眼馋,英国法国哪个都眼馋。伊朗东非的产出甚至超过了南非地区。

    除了农作物和食品,伊朗在当地修建了1860公里的铁路和3400公里的公路,还有超过2000公里的电报线。这些促进了内陆的交通和联系。

    随着农业的发展,制造业开始在当地落户。纺织厂、家具厂、工具工坊等坐落在海港城市,填补了当地的部分市场。当地的人可以拥有更多的耕地,更好的生活,而其他殖民地的人却只能寻找其他机会,要么和野蛮人交战,要么移民去其他地方。

    意大利想要夺取伊朗在东非的殖民地,当然仅凭他自己显然不可能,因此他想将英国拉过来。自己只需要一点边角料就行,其他的请英大人自取。

    好不容易有个炮灰,英国怎么能放过。对于意大利的请求,英国是同意的。反正赢了给他,输了他们也不会对自己生气。这样挺好的。

    英国和意大利口头约定:意大利出兵的话英国会负担30%的财政和部分武器。如果成功,意大利可以获得伊朗东非殖民地的20%,剩下的归英国所有。

    有了一个冤大头,想找其他的也真不容易。比利时勉强算一个,之所以算勉强是因为现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不同意,但他的继承人利奥波德王子对此很感兴趣。老国王病入膏肓,看样子活不了多久。等王子继位,他说不定能够答应这个。

    对比于意大利、比利时两国为英国人摇旗呐喊,法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表现则各不相同,三国都推脱国内事务繁多,政府没有精力和财力支持大规模的远征行动,对于阿根廷白饶遭遇,政府表示深切的同情。

    当然,还有让罗素勋爵闹心的。美国政府突然宣称要帮助阿根廷政府,避免伊朗的进攻。

    此时的美国总统已经换成了在之前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尤利西斯.格兰特。他对于国家统一有着偏执,在1864年大选中,他打出了要统一,不要分裂的口号,以绝对优势当选。

    宣誓后,格兰特总统开始施行他的计划。不仅要重新统一美国,还要重振美国的地位,其中门罗主义更是他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后,他的计划遭受到了国会的阻挠。以反对党控制的众议院反对了总统的提议,并宣称现在应该注重内政,希望总统先生能够理解。美国参战的计划就这么搁置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68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