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564章 两个小父亲

第564章 两个小父亲


对于纳赛尔丁来说,修好内政和军备是外交和战争的基本。因此对于地方视察格外重视。可以亲眼看看政策落实程度,而且不用担心地方官员欺上瞒下。因为有这样的直接就送到监狱里。

    虽然巴库、埃里温等其他城市发展迅速,但作为伊朗经济第一大城,大不里士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在军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大不里士占有很大份额。

    大不里士钢铁公司生产了全国75%的粗钢和生铁,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拥有员工1.2万人。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之一。

    一炉铁水倒入模具,加上其他技术,就成为了可以使用的钢铁。穆拉德看着这样的生产过程感到好奇,要不是危险,他都要再靠近点看看。

    “这些生铁和钢会出售到哪里?”,穆拉德询问钢铁厂的技术人员。

    “大部分会出售到建筑工地,还有武器厂、火炮厂、造船厂等。

    现在钢铁用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也在努力扩大产量。目标是100万吨。”

    好宏伟的目标,英国现在连生铁带钢一共是620万吨。想要达到或者超越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外还有法国的120万吨、美国的160万吨、德国的90万吨。伊朗排在第五,超过奥地利、西班牙和俄国。

    工人们的薪水一周也是20到40里亚尔不等,比美国高出三分之一。不过这里面有一部分要上交工厂食堂用作餐费,当然就别指望能给工人们有啥好吃的,能给你吃饭就偷着乐吧。

    穆拉德在钢铁厂视察,纳赛尔丁则去了乡下的村庄。大不里士周围的乡村都基本完成了现代化,每户人家拥有蒸汽脱粒机和一系列农具,有的人家还拥有二十多匹马从事运货的生意。

    几个村庄之间还有小学、邮局和诊所,道路也由土路变成了石子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纳赛尔丁和村民一起吃了午饭,进去农田视察时,还亲自向他们分发了烟草。这样的举动让农民们感到惊喜,正如同以往多次视察那样,纳赛尔丁一如既往的和农民见面,展现自己亲民的形象。

    沙阿向他们讨论目前的生活情况,工作好不好做,有没有赚钱,平常的物价如何。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一样,纳赛尔丁也是伊朗全国国民的小父亲,只不过这位小父亲更加关心他的孩子们。

    ——————————

    话说回来,这位俄罗斯的小父亲在干什么呢?

    在净化国家!

    获得解放者这个称号后,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在军事、法律、地方等各个方面开始了改革。

    充满期待、改革氛围浓厚的年代开心地扭头看去。但最初的改革,包括废除农奴制,都很令人失望,之后就产生了不满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弥漫开来,最终波及了每一个人。

    有些人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财产,比如地主,而有些人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高,获得的东西又太少,比如农民。相当部分的官僚机构都认为变化来得太快,而许多人却又认为变化来得太慢。

    国内的不满情绪很普遍。皇帝不再是精力充沛、残忍暴虐的,军官们还给现在的君主起了个绰号:‘老女人’。这让亚历山大二世非常痛苦。

    他好不容易克服了内心的抵制,走上了改革之路,因为他觉得自己遭到了惨败,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恢复帝国的权威,恢复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和地位。但是现在,所有人都恨他,恨不得他去死!

    左派认为他对民众太狠;右派认为他对民众不够强硬;西化派认为他改革的不够深;斯拉夫派认为他抛弃了俄罗斯的美德。谁都不满意,以至于暴动越来越多,他的统治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为了稳固局势,皇帝陛下做了两件事。首先是查封。利用秘密警察大肆搜捕反对派,特别是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捣毁组织、查封报纸和特别文字,甚至连进步这个词都不能出现。

    其次是通过外交和压制其他民族主义来转移注意力,向东方进军就是这些年俄国的主要扩张路线。从华沙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的版图不断的扩大。

    而随着版图扩大,俄罗斯的民族问题更加严重。从“人口的民族构成”来看,72.5%的人为俄罗斯人;但帝国境内也同样生活着6.6%的芬兰人,6.3%的波兰人,3.9%的立陶宛人,3.4%的犹太人和7%的其他民族。此外乌克兰人没有进行调查,在小俄罗斯地区的东正教人口自动被认为是俄罗斯人。

    俄国欧洲部分是帝国的中心,也是一道围墙。芬兰的统治平静如水,那里的居民都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对议事会也很满意,而在西伯利亚,土著人口不多,无法抗衡殖民化。

    大俄罗斯心态开始发力,沙皇政府平等的压迫每一个少数民族。犹太人、波兰人、逊尼派、什叶派,俄国政府逼迫他们迁移到指定区域。特别是南方地区,和伊朗的冲突结束后,开始对当地进行人口迁移计划,以至于一年二十来回暴动都算是少的。

    而普鲁士和奥地利与法国发生战争,在俄国看来,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可以趁机宣布无须遵守巴黎条约限制其黑海权利的条款。在法军在梅斯投降,承认法国战败之后,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向欧洲各国发了一份通报。英国激烈反对俄国单方面做出的这个决定,但它们没有任何手段来加以阻止。

    这确实是外交上的胜利:没有发生战斗,只是利用欧洲有利于自己的局势,便在1856年战败之后拿回了失去的东西。在内政举步维艰时,外交上的胜利振奋了亚历山大二世。黑海解禁,他们就可以再次对奥斯曼发动战争,一鼓作气解放巴尔干的东正教兄弟,直到君士坦丁堡城下。这样,俄国也就能冲出地理限制,舰队将航行在世界各地。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56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