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594章 新的讨论

第594章 新的讨论


“沙阿,这段时间我们已经从欧洲各国引进各种人才6369名,包括钢铁、纺织、化学、钻石、造船等十四个行业。”

    这些人在欧洲都活不下去了,对于伊朗的薪资诱惑,自然就来了。况且,伊朗奉行宗教宽容政策,也不会受宗教迫害,只需要入乡随俗就行。

    “那就好,让加赫拉曼继续招募,有好手艺在那里都能赚钱。”

    要说营商环境,伊朗也在努力优化,打击走私,公布商法,确保公平交易;对于这些人才,伊朗也是给予很多宽容,甚至比他们本国还要好。

    而要说工程,伊朗最近颇为争议的建设计划则是让全国陷入热闹里。这份由萨迪格制定,沙阿批准的计划,可以说是最大胆的。

    计划的核心纲领为,以“钢铁、粮食与主权”为核心,投资于能够立即创造就业、快速提升农业与出口能力、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性资产。从农业、工业、商贸、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

    除了之前商议好的,还有延长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交通,包括铁路和公路,另外还需要保护当地民众的生活,在绿洲周围植树防止面积缩小,在港口城市强化贸易管理,并且对马斯喀特和延布等半岛城市进行更多的投资。

    半岛地区一直以来是依靠当地的贵族协助沙阿进行管理,在当地的几个省中,60%的官员是从当地的部落贵族中挑选,就这还是这几年不断改变的情况。正好趁着这次大建设时机,将他们从政府位置挪到其他地方。

    “那些亏损工厂怎么处理的?”,纳赛尔丁询问拉巴尼。

    “我们将一部分工厂重组,让他们和还在经营的工厂合并。另一部分直接拍卖给商人。”

    经济危机也是公司重组的时机,伊朗的国营企业开始合并。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等地的7家纺织厂将被波斯纺织公司合并,雇佣工人将超过一万人,成为伊朗最大的企业之一。

    还有一些亏损实在严重的,则拍卖给商人或者工厂主,有的则出售部分股份来激发活力。王族之间的企业也是如此。

    赛帕商行收购了四家破产的中小商行,伊朗—阿拉伯公司改为半岛发展公司,还有其他公司要么改名,要么合并。经济集中进一步加强。

    到就算是这样,在伊朗内部的失业人数仍然是一个大型数字。他们在城市的阴暗处,寻找一切可能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后面,是数以十万计的家庭。

    自由党在议会上要求政府不要忘记他们,这些人要是抗议起来,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而自由党的议员穆萨维再次站了出来,要求政府考虑他的提案。

    “为弘扬互助之美德,稳固帝国之根基,保障为国辛勤之工匠与劳工,使其于疾病、年老、失业困顿之时,得享基本生计,特依古老瓦克夫之善制,设立此保障之法。”

    穆萨维将他的工匠与劳工互助会写的更加详细,这是由国家拨款及富商捐赠作为本金,为生病、失业之会员提供基本救济的组织。

    这笔资本金不是直接用于发放救济,而是作为永续本金。它将被投资于能产生稳定收益的领域,只有这些投资产生的利息、租金、分红,才被用于支付会员的救济金。这确保了互助会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而非一次性消耗。

    成员需要城市注册的工匠和工人定期缴纳微量会费。这不仅是筹集少量运营资金,更是培养成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救济不是施舍,而是互帮互助的权利。

    救济范围包括疾病和失业两大板块,包括提供看病抓药的部分补贴,或患病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为非自愿失业(如工厂倒闭、季节性停工)的会员提供临时性的、有时间限制的基本口粮或现金补助,助其渡过难关直至找到新工作。

    穆萨维还上交了他在巴士拉的例子,他和几位商人捐献一部分财产组建了一个小型的互助会,吸引了众多工人加入。到了现在,巴士拉互助会已经成为了拥有1300人的小型团体,每月只需要缴纳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获得救济。

    穆萨维还引领了一次巴士拉游行,他在市政厅前发表演讲,呼吁政府重视他们这些底层人。

    “我们不要求国家全方位照顾我们,我们只希望国家能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但我们也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行动。”

    这个提案在议会里得到了部分左派自由党人的支持,即使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但还是可以进行法案表决,要是获得半数以上支持,就可以送达政府施行。

    而且穆萨维也不是说让政府大规模拨款,而是用宗教事务部掌管的瓦克夫拿出一部分来用来组建互助会。但毫无疑问,这遭到了宗教保守势力的反对。

    保守的宗教学者认为,瓦克夫是纯粹的宗教慈善行为,其设立、管理和受益对象必须严格符合教法的规定,其最终目的是“亲近真主”。而该法案由国家主导,将瓦克夫工具化用于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这在神学上是一种亵渎和扭曲。他们指责:是在利用真主的名义为国库敛财并巩固统治,而非虔诚的举意。

    他们还反对将矿工、铁路工人等新兴职业纳入保障。他们可能认为这些工作环境或产品是可疑的甚至是非法的。救济这些人,等于用“不洁净”的钱资助了“不道德”的行为。

    纳杰夫的大清真寺前,超过6万人举行集会反对这一提案,他们打出真主只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而不是用国家的钱养懒汉的口号。认为提供失业救济会助长懒惰和不求上进,违背了教法鼓励勤劳、反对依赖他人的教导。

    纳杰夫的宗教法庭要求不得使用瓦克夫,但当地的世俗法庭支持这一行为。双方围绕着瓦克夫的慈善性和神圣性展开辩论,甚至引发了其他地方的讨论。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5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