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从胡来到神奇
萧澈将磨好墨汁的砚台放置在纸上,此时江风正急,将砚台上的墨汁吹得四散,星星点点,落在了洁白的宣纸上。
一个青州画院的画师气得胡子抖动:“简直是暴殄天物,胡闹,胡闹至极!”
他们这次比赛所用的,是上等的宣纸,价值不菲,如此浪费纸张,确实让他们很是生气。
李学林也很郁闷,本以为这位老秀才是救世主,却没想到这家伙在胡闹。
让风吹得宣纸上墨汁处处皆是,等下再换宣纸,来得及么?
要知道,这一炷香的时间,已经差不多过去一大半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觉得这个家伙太过于胡闹之时,突然有人喊道:“看,这家伙……他,他在干嘛了……”
又有人道:“不会吧?他该不会想……”
只见萧澈待墨迹稍干,执笔在手,就着那些天然墨痕,迅疾勾勒点染!
看似紊乱无章的墨点,转眼间化为陡峭山崖!
狂乱的溅痕,恰成逆风狂舞的松枝!
他以苍劲颤笔顺势强化松枝动势,墨色因风力和自然晕染形成的天然皴法,比人工雕琢更显自然磅礴!
“他,他竟然是在借助风力作画,这想法,实在是,实在是……”
其中有个画师目瞪口呆,颤颤巍巍地说出以上的话,但这“风力作画”显然太匪夷所思,他的这一句“实在是”什么,一时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萧澈持续作画,动作潇洒俊逸,那灵动的身影,甚至让临月公主产生了一刹那间的错觉:
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翁,其内里的灵魂,其实只是个翩翩少年!
奇怪了,怎么会有这么个错觉呢?
临月公主内心暗暗称奇。
顷刻间,一幅《松涛图》跃然纸上:
古松数株,根植崖壁,枝干皆向一侧剧烈倾斜,松针因风而模糊,似有呜咽之声贯耳!
一老者崖边负手而立,衣袂、发带皆猎猎飞扬,仿佛下一刻便要乘风而去!
画面右下角,一页诗稿被风卷起,飘向远方云雾,平添无尽诗意与无常之感。
题款:“松涛吟”。
从胡闹到神奇,仅在顷刻之间!
“以天工入画!妙哉!”李学林激动得声音发颤。
众人这才明白其深意,喝彩声震天动地!
然而,萧澈还未完。
他忽从袖中取出一支特制松烟香点燃,置于画作前下方。烟气袅袅,被山风吹拂,缓缓掠过画面。
奇迹发生了!
烟雾过处,画上松枝仿佛真的随风摇曳起来!老者衣袂产生动态残影!那页诗稿更是恍惚真的要乘风飞去!
“画、画动了?!”
“神迹!神迹啊!”
全场骇然!有人甚至惊得跪拜下去!
这看起来已非丹青,而是近乎神技了!
屠各沮蒙死死盯着画作,粗犷的脸上首次出现剧烈波动,喃喃道:“假风之力,导墨之势,借烟之妙……天人合一,妙乎一心,这……”
临月公主猛地站起身,美眸圆睁,手中的茶盏“啪”地跌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本以为屠各沮蒙的画作已是神乎其技,却不曾想,对方竟然还有高手。
这一招借风之力,天然成画,加上烟雾之妙,这“风声”的画题,确实被对方拿捏得严丝合缝。
面对如此神作,她岂能不竖白旗认输了?
不过,她还有不明白之处:
“萧,萧相公,本公主好奇的是,这烟雾点则点矣,何以会让人产生画上松枝摇曳的错觉呢?”
这,也正是她最大惑不解的地方。
萧澈道:“公主殿下,老夫刚刚有所取巧,在部分墨汁中混入了极细的萤石粉,烟雾携带着细微烟尘掠过,光线即可产生奇异折射,就会在刹那间造成了视觉上的幻觉。”
萤石粉就是现代的荧光矿物粉,正是萧澈刚刚吩咐小翠去买回来的物品。
临月公主皱了皱眉头,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对方所说的取巧之法,己方闻所未闻,自然不可能事前提出规避。事已至此,想要在言语上挤兑对方,却也是不能了。
屠各沮蒙沉默良久,胸膛剧烈起伏,最终,他面向萧澈,以手抚胸,深深一躬:
“神乎其技。屠各沮蒙……认输。”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真正的敬服。
萧澈拱手还礼,目光却落在那皓腕上的“青玉案”玉镯之上,微笑道:“公主,承让。”
临月公主脸色变了变,最终微微一笑,依言摘下玉镯。
“本公主自不会食言,拿去吧!”
李学林双手接过入手温润,却仿佛有千斤重。他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这个玉镯,可不是普通的玉镯,它是关系到整个大虞王朝的脸面。
满朝文武无日无夜不想将此玉镯夺回,一雪前耻,如今,这个艰巨甚至于看起来无法实现的任务,竟然在自己手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这,这是梦么?
他忍不住想狠狠地掐自己一把,以确定是不是在做梦……
“萧相公画技通神,本公主佩服。”临月公主深深看了萧澈一眼,“但愿日后,还有领教之时。”
言罢,她不再多看在场众人一眼,领着屠各沮蒙转身便走,背影竟有几分仓促。
萧澈看着那蕴含国仇家恨的玉镯,又望着两人迅速消失的背影,眉头微蹙。
——如此大张旗鼓,赌注珍贵,却竟然只是要求去青州府藏书阁看一看?
——这胡人公主与其画师,他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细想,李学林就带着青州画院全体画师,排列成行,冲着他齐齐鞠了一躬,道:
“今日若非先生,我青州文脉,乃至大虞颜面,将尽丧于此番邦之手矣!”
不少画师还大声道:“感谢萧相公仗义出手!萧相公威武!”
“青州之光!”
“萧相公永远是我等敬仰之人!”
……
萧澈谦逊一笑:“李大人过誉,侥幸而已。身为大虞子民,自当尽力。”
“岂是侥幸!先生之画技,已臻化境,神乎其技!”
李学林连连摆手,他小心翼翼地卷起萧澈那幅《松涛吟》,如同对待绝世珍宝:“此画,当悬于画院正堂,供后世学子瞻仰临摹!至于先生之功,府衙必有重谢!”
李学林这么说着,他随即大手一挥,道:“诸位,为了感谢萧相公的付出,也为了庆贺本次丹青比试大获全胜,我们这就去满江酒楼摆下筵席,共贺胜利!”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酒楼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15/111111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