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安陵容21
华妃在皇帝面前,不仅假意不满皇帝频繁翻安陵容的牌子,表现出吃醋的姿态,更直接进言道:“皇上,安妹妹如今已是贵妃之尊,位份仅在皇后之下,手上若没有些宫务,似乎……于礼不合,也显得皇上不够重视妹妹。不如……让她分担些琐事,也好彰显皇上恩典,妹妹脸上也有光。”
皇帝听了,觉得华妃此言虽带醋意,却也合情合理,但他不想让懿贵妃这个生下“祥瑞之子”的贵妃成为一个实权贵妃,他先是驳回了华妃“分权”的要求。
然后回到养心殿下达了将内务府采买和份例核查这两项麻烦事交给懿贵妃协理的旨意。
翊坤宫内,华妃年世兰慵懒地靠在凤榻上,听着颂芝禀报皇帝最终将内务府采买和份例核查的琐碎事务交给了懿贵妃安陵容的消息。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讥诮的弧度,端起温热的参茶轻轻呷了一口。
皇帝果然还是向着那个贱人。不过,无所谓。她的目的达到了。采买?份例核查?哼!这些差事看似有些油水,实则麻烦缠身,极易得罪人,更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如今后宫用度紧张,富察家虎视眈眈,她年世兰可不会再傻到用自己的私库去填皇帝的亏空。
让安陵容那个贱人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正好让她尝尝其中滋味,也省得自己再费心费力。她乐得清闲,只需冷眼旁观,坐看那贱人如何焦头烂额。
华妃眼中是一片冰冷的漠然,仿佛那纷扰的后宫已与她无关。
储秀宫内,气氛截然不同。安陵容听完小翠的禀报,得知皇帝虽驳回了华妃“分权”的请求,却将内务府采买和份例核查这两项关键事务交给了她协理,眼中闪过一丝意料之中的精光。
华妃想甩锅?皇帝想让她受挫?好!这份“大礼”,她安陵容收下了!
采买?份例核查?表面看是琐碎麻烦的苦差事,实则暗藏玄机,是掌控后宫命脉的关键钥匙。油水自然有,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采买,她可以名正言顺地安插人手、掌控物资流向、结交宫外商贾;通过份例核查,她可以摸清各宫底细、抓住各宫主位的把柄、甚至暗中克扣嫁祸、培植心腹。这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权力支点!
“小翠!”安陵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去传话给内务府总管,本宫明日便开始协理宫务。让他们将内务府近三年所有采买账册、往来票据,以及各宫份例发放的详细记录,全部整理好,送到储秀宫来!本宫要亲自过目,一一核查!”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小翠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她知道主子这是要动真格的了,连忙领命退下。
安陵容低头,看着怀中熟睡的弘燧。孩子粉雕玉琢的小脸在睡梦中显得格外恬静美好,长长的睫毛覆在眼睑上,如同精致的玉雕。她轻轻抚摸着儿子柔嫩的脸颊,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心中想着:孩子啊孩子,你可是我的功德啊。
安陵容接手内务府采买及份例核查事务后,并未如华妃所料般焦头烂额。她本就心思缜密,加上有瓜尔佳氏一族在宫中经营多年的人脉和暗中指点,很快便摸清了门道。更令人侧目的是,她引入了极其严苛的管理方法。
她要求所有采买流程必须“责任到人”,每一笔支出、每一项物品的入库出库,都必须有经手人签字画押,交接必须有详细记录,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送储秀宫备案。任何环节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具体管事太监或宫女。这套前所未见的“现代”管理制度,如同无形的枷锁,瞬间勒紧了内务府上下,让那些习惯了浑水摸鱼、中饱私囊的蛀虫们胆战心惊,效率却奇异地提高了不少。
更让她如虎添翼的是,一股来自前朝废太子胤礽的隐秘力量,正悄然汇聚到她麾下。自从弘燧阿哥降生,那“金龙入腹”的惊天异象,仿佛点燃了废太子胤礽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虽被圈禁多年,但骨子里的骄傲和野心并未完全熄灭。弘燧的“祥瑞”光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让他看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希望和……可能性!
胤礽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竟一日比一日精神起来。他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开始利用残存的渠道和影响力,极其隐秘地活动起来。他首先联络的,便是已故心腹凌普(前内务府包衣总管)的旧部。凌普虽死,但其经营多年,手下有一批忠心耿耿、能力不俗且熟悉内务府运作的班底。这些人在胤礽的召唤下,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迅速被激活,成为安陵容掌控内务府最得力的臂膀。
胤礽并未止步于此。他凭借自身残存的威望和那份令人难以抗拒的个人魅力(即使被圈禁多年,其气质底蕴仍在),开始小心翼翼地联络散落在各处、对旧主仍存一丝念想或对现状不满的旧部。这些人中,有在地方任职的低调官员,有在军中担任闲职的将领,甚至还有在宗室中有些影响力却郁郁不得志的旁支子弟。
胤礽的“复活”和那“祥瑞”带来的神秘氛围,让这些沉寂多年的力量重新找到了方向,开始悄然向安陵容这位“祥瑞之母”靠拢。这股力量的汇聚,让安陵容的底气更足,手腕也更加强硬。
至于华妃担心的“烧钱”问题?安陵容心中冷笑。华妃娘娘果然是金尊玉贵惯了,不知民间疾苦,内务府的采购可是一个鸡蛋就得20两银子。
她利用胤礽旧部提供的渠道(尤其是凌普旧部对皇商和内务府运作的熟悉)和瓜尔佳氏的关系,直接绕过层层盘剥的中间商,与信誉良好的皇商甚至产地源头对接。同时,她严格执行份例核查,对虚报、冒领、克扣等行为严惩不贷。
几番操作下来,不仅没有如华妃所愿贴钱,反而将内务府的采买成本压低了近三成!之所以没有直接从民间采购是彻底没有油水会让包衣不满,包衣的问题这件事得想个办法让皇帝自己解决,不能留给她儿子。
省下的银子,一部分入了内库,一部分……自然流入了她自己的小金库和用于培植势力。华妃想看她焦头烂额?她只会让华妃看到,这“烫手山芋”在她手里,是如何变成“聚宝盆”的!
安陵容晋升贵妃后,影响力已不限于后宫。礼亲王福晋主动向宫里递了牌子求见。这位在宗室中颇有分量的福晋,言语间对安陵容这位诞育祥瑞的贵妃极为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示好?她隐晦地表示,礼亲王府愿为贵妃娘娘分忧,若有需要,宗室这边可提供助力。
【宫斗系统:检测到礼亲王府好感度提升至75点!当前皇帝好感度:53点。】
安陵容心中了然。宗室对皇帝未必有多忠心,但对“祥瑞”和可能影响未来的皇子,却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投资意愿。礼亲王府的主动靠拢,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其好感度远超皇帝那点基于替身和祥瑞的“宠爱”,意义重大。
后宫之中,风向也在悄然变化。敬嫔冯若昭成了储秀宫的常客。她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满是恭敬和感激(为甄嬛孩子抚养权一事),明确表示愿为贵妃娘娘马首是瞻。安陵容对敬嫔的识趣颇为满意,这位无宠无子但品性尚可、在后宫根基不浅的嫔妃,是颗不错的棋子。
至于福嫔富察·仪欣,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本就嫉妒安陵容生子时的惊天异象和晋封贵妃的荣宠,如今见安陵容不仅诞下祥瑞,还顺利接手了部分宫权,风头一时无两,心中更是嫉恨交加。这强烈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了她的胎气,七个月的身孕竟频频不稳,太医再三叮嘱需卧床静养。
皇帝雍正(大胖橘)对后宫的风向变化心知肚明,他对福妃的胎像不稳极为重视,因此,他果断下令,以福妃需安心养胎为由,收回了她手中大部分象征性的宫务,只留些无关紧要的虚名,并严令太医好生照料。
对于安陵容,皇帝的心情则复杂得多。一方面,他需要安陵容那酷似纯元的声音来慰藉自己扭曲的思念,更需要弘燧这个“祥瑞龙子”来粉饰太平,彰显天命。
他给了安陵容贵妃的尊位和协理部分宫务的权力,让她有足够的体面。但另一方面,皇帝生性多疑,对权力有着本能的掌控欲。他并不完全信任安陵容,尤其是她身后隐约浮现的瓜尔佳氏乃至宗室的影子,以及她处理宫务时展现出的……过于……精明和……强势!
因此,在将内务府采买和份例核查交给安陵容协理后,见她任务完成的很好,皇帝也留了后手。他并未给予安陵容完全的自主权,而是专门指派了一位在宫中资历深厚、行事稳重、只忠于皇帝的心腹姑姑作为“协理”。
这位姑姑名义上是协助懿贵妃处理宫务,实则手握实权,负责审核所有重要决策和账目,并直接向皇帝汇报。安陵容可以提出建议、核查账目、发现问题,但最终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这位皇帝心腹手中。皇帝此举,既是制衡安陵容,防止她坐大,也是保护内务府这块肥肉不被瓜分殆尽,更是确保自己对后宫财权的绝对掌控。
安陵容对此心知肚明。她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对这位姑姑礼遇有加,做出一副虚心请教、尊重前辈的姿态。她很清楚,在羽翼未丰之前,必须隐忍。她要做的,是利用这个平台,摸清内务府的运作规律,培植自己的势力(胤礽旧部),收集信息,等待时机。至于实权?不急。只要她在其位,就有的是办法,将这位“监军”姑姑……慢慢……架空!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034/4423600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