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 > 正史躺平沈眉庄4

正史躺平沈眉庄4


选秀结束,结果很快公布:

富察氏(满洲镶黄旗,父李荣保):指婚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高佳氏(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父高斌,河道总督):指婚皇四子弘历为侧福晋。

吴扎库氏(满洲正白旗、父副都统五什图):指婚皇五子弘昼为嫡福晋。

沈眉庄(满洲镶黄旗,父沈自山,济州副都统):指婚皇五子弘昼为侧福晋。

这个结果,在沈眉庄的意料之中,也符合她的期望。她的目标一开始就是弘昼,以她的身份嫡福晋不是不可能,但富察氏早就与弘历绑定。而弘历的高佳氏是雍正特别指定的,因为其父高斌治水立功,值得一个弘历侧福晋,那么沈眉庄就不能再去弘历府中。那以沈眉庄的资质,留给她的就剩下弘昼嫡福晋或者侧福晋这个选项。

她希望自己是侧福晋,牛痘的功劳太大了,已经够护佑沈家了,雍正也不会把这么一位有大功的大臣女儿赐给弘昼做嫡福晋,但侧福晋又有点对不起她家的功劳,所以给她赐了个封号,淑侧福晋。既非嫡福晋那般引人注目,需承担宗妇重任;也非格格那般地位低微。

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弘昼在历史上以“荒唐王爷”闻名,但正因如此,他的府邸或许少了几分夺嫡的凶险。更重要的是,她成功避开了与弘历的直接关联,远离了未来最激烈的权力中心!

沈眉庄被指婚为皇五子弘昼侧福晋的消息传回沈府,府中上下自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前程已定,且是皇子侧福晋,身份尊贵;忧的是皇家深似海,从此骨肉分离,女儿需独自面对皇子府的复杂局面。

回到家中,沈眉庄从父母口中得知了甄嬛的确切消息。

“甄家那丫头……甄嬛,她也参选了。”沈夫人语气带着一丝复杂,“她是汉军镶白旗,和你不是同一批。”

“结果如何?”沈眉庄状似无意地问,心中却已有所猜测。

“留了牌子。”沈自山接口道,眉头微蹙,“不过,……”

沈夫人补充道:“听内务府相熟的人说,是被记作‘学规矩宫女’,送进宫里去跟着老嬷嬷学规矩了。按规矩,得学满一年,规矩学好了,才能由皇上或皇后娘娘开恩,封个答应。”

沈眉庄心中了然。学规矩宫女!  这才是正史中绝大多数新入宫秀女的起点!并非甄嬛的特例,而是清宫选秀的正常流程!无论你出身如何,容貌才情如何,初入宫闱,都需经过这一年的严格培训和考察,学习宫廷礼仪、规矩、禁忌,甚至包括如何侍奉帝后、应对妃嫔、管理宫务等等。只有通过了这关,证明自己“堪为内廷主位”,才有资格被正式册封为最低等的答应,开启后宫的晋升之路。

让沈眉庄真正感慨的,并非甄嬛的起点是“学规矩宫女”,而是——她竟然能在这场本不该是为皇帝选新人的选秀中,被留牌子入宫了!

雍正五年的选秀,诏书明发天下,是为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两位成年皇子选嫡福晋、侧福晋及格格!其核心目标是挑选合格的皇子妻妾,而非为皇帝扩充后宫。

甄家是汉军镶白旗,其父甄远道官至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在汉官中算是不错,但在旗人贵族圈中,尤其是在为皇子选妃的背景下,这个家世并不算特别突出。更重要的是,按常理,皇帝在此类选秀中,本不应再为自己挑选新人。

然而,“女主光环”在此刻显现!甄嬛不仅成功进入复选,更在一场目标明确的皇子选妃秀中,被皇帝雍正亲自“留牌子”,并指定为“学规矩宫女”!这意味着,雍正皇帝在为自己儿子选妃的同时,也为自己挑选了一位预备役的嫔妃!

至于原剧中的那句诗“嬛嬛一袅楚宫腰”,沈眉庄推测,若甄嬛真在面圣时说了,在正史雍正帝面前,没有纯元光环,恐怕非但不会加分,反而可能被斥为“轻浮”、“卖弄”,甚至可能直接“撂牌子”。

但剧情融合之下,或许这句话反而成了某种契机?或者她根本没说?无论如何,结果是,她入了宫,开始了“学规矩”的生涯。

“学规矩宫女……一年后封答应……”沈眉庄心中默念,“这条路,起点低微,步步荆棘。晋升全看圣心、子嗣和运气。甄嬛……你的‘女主光环’,能支撑你走多远呢?”

“父亲,母亲……女儿幸不辱命。”她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尘埃落定的轻松与坚定。

紫禁城的风云,皇子的府邸……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但沈眉庄无所畏惧。她早已将“安分守己”刻入骨血,将“家族平安”奉为圭臬。她会继续扮演好弘昼侧福晋的角色,在这正史位面的漩涡边缘,守护住沈家的安宁!

她的星辰大海,或许不再光芒万丈,但必将……风平浪静。至于甄嬛那波澜壮阔的宫斗传奇?那将是另一个的故事了。

选秀结束,沈眉庄被“撂牌子,准回家”后,便正式进入了备嫁阶段。按照旗人习俗,沈家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她准备嫁妆。

沈夫人亲自操持,命人日夜赶工。四季旗装数十套,从家常的素雅旗袍到节庆的华美吉服,用料考究,绣工精细。被褥枕帐等床上用品更是堆叠如山,皆选用上等丝绸锦缎,寓意“多子多福”、“富贵满堂”。

沈自山拿出多年积蓄,为女儿置办头面首饰。赤金点翠头簪、翡翠耳坠、珍珠项链、白玉手镯……虽非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宝,却也件件精致,足以彰显侧福晋的身份与体面。

梳妆镜匣、妆奁、茶具、文房四宝……一应生活所需,皆选用实用而雅致的物件。沈夫人还特意准备了许多沈眉庄亲手绣制的荷包、手帕、扇套等小物件,既是展示女儿的女红技艺,也是预备她将来在宗室或皇家走动中维系人情所用。

最隐秘的箱底,放着沈夫人亲自传授的“压箱底”之物——几本描绘男女之事的春宫图册,以及一些助孕、调养身体的秘方。沈夫人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地教导:“眉儿,嫁入皇家,子嗣为重。这些……你私下看看,莫要羞怯。早日为五阿哥诞下子嗣,才是立身之本。”

与此同时,沈眉庄也开始了更为深入的婚前教育。这次,教导她的不再是府中的嬷嬷,而是沈夫人亲自上阵,并请来了几位曾在王府或宫中服侍过的老嬷嬷。

详细讲解皇五子府的格局、人员构成、等级尊卑。尤其强调嫡福晋吴扎库氏的地位,教导她如何恭敬侍奉嫡福晋,晨昏定省,不可僭越。

教导她如何察言观色,体贴弘昼的喜好;如何在弘昼面前保持温顺恭敬,又不失自己的体面;如何应对弘昼可能的“荒唐”行径,以柔克刚,保全自身。

弘昼府中已有几位格格侍妾。嬷嬷们教导她如何与这些地位低于她的妾室相处——既要保持主子的威严,不可被轻视;又要宽和待人,避免结怨;更要懂得防范,避免被算计。

教导她如何管理自己院中的仆役下人,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既要让他们尽心服侍,又要防止他们仗势欺人或被人收买。

作为皇子侧福晋,将来免不了要随嫡福晋入宫请安。嬷嬷们详细教导了宫中的规矩、禁忌,以及如何应对皇后、太后、其他妃嫔等贵人。

沈眉庄听得极其认真,将每一条教诲都牢牢记在心中。这些知识,是她未来在王府安身立命的根本。

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秋高气爽,黄道吉日。

雍正帝特许沈眉庄与嫡福晋同一天入府,也以嫡福晋的规制让弘昼迎亲。

皇五子弘昼迎娶嫡福晋吴扎库氏与淑侧福晋沈眉庄的大婚之期已至。婚礼遵循严格的满族传统礼仪。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  此前数月,弘昼府已派官员按照礼制,完成了向吴扎库氏府和沈府提亲、交换庚帖、占卜吉凶、下聘礼等一系列程序。沈府收到的聘礼丰厚而体面,彰显了皇家的气派。

钦天监择定了吉日,便是这八月的这一天。

大婚当日,弘昼府邸张灯结彩,鼓乐喧天。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先至吴扎库氏府迎娶嫡福晋,再至沈府迎娶淑侧福晋。

沈府内,沈眉庄身着华丽的大红妆蟒旗装,头戴镶嵌着珍珠宝石的钿子,妆容精致,端庄华贵。她拜别父母,沈自山眼中含泪,沈夫人强忍不舍,殷殷叮嘱。沈眉庄心中亦是酸涩,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女儿拜别父亲、母亲!养育之恩,女儿永世不忘!愿父亲母亲福寿安康!”

在父兄的陪同下,沈眉庄登上披红挂彩的喜轿。一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队伍缓缓向皇五子府邸行去。

抵达皇子府,沈眉庄在喜娘的搀扶下下轿。封号并未给她带来像嫡福晋吴扎库氏那样走正门、行拜堂大礼的资格。她被引至侧门,在特定的偏厅内,与同样身着吉服的弘昼行合卺礼(喝交杯酒)。

礼毕,她便被引至早已安排好的、属于侧福晋的院落。没有喧闹的洞房花烛,没有众人的嬉闹。她安静地坐在布置一新的婚房中,等待着。

稍晚些时候,弘昼在嫡福晋吴扎库氏处行完正礼后,来到了她的院子。他身着吉服,带着些许酒气,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新奇,打量着眼前这位父皇为他选定的淑侧福晋。

沈眉庄起身,按照嬷嬷教导的礼仪,恭敬地向弘昼行大礼:“妾身沈眉庄,叩见王爷。”

声音清和,姿态完美,无可挑剔。

弘昼看着眼前这位容貌清丽、举止端庄、规矩十足的侧福晋,心中谈不上喜欢,但也挑不出错处。他随意地摆摆手:“起来吧。”然后便坐了下来。

沈眉庄依言起身,垂首侍立一旁,不主动言语,只待弘昼问话。

这一夜,弘昼并未留宿。他略坐片刻,问了沈眉庄几句家世、读过什么书之类的闲话,沈眉庄皆恭敬得体地回答。随后,弘昼便起身离去,想必是去了嫡福晋吴扎库氏处。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034/4423591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