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店里上新
送江墨白出门时,蒋伯封递给他一根烟。
两个男人站在院门口,烟雾缭绕。
“伯封。”江墨白先开了口,语气照比上次好了不少:“静姝这人你是知道的,心气高,认准了什么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次她没了孩子,心里难免别扭,所以我才想法子让她转移一些注意力,你别吃心。”
蒋伯封点点头:“我都明白,你能常来看看她,解开她的心结,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江墨白笑了笑:“你刚才的样子,可不像高兴。”
蒋伯封也笑了,笑容里有些尴尬,两个人也没再说什么。
送走江墨白,蒋伯封回到屋里,沈静姝正拿着那件喇叭裤仔细看着。
他走过去,温声道:“这个,我帮你拿去店里吧,你身体还没好呢,别费这些心思了。”
沈静姝摩挲着裤子的面料,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那行吧,帮我把这些衣服送到店里,让春花翠翠她们看着弄,如果做不明白再来找我。”
顿了顿,又道:“之前欠的布料厂的尾款,你帮我垫了?”
蒋伯封点点头。
“垫了多少?”
“没多少。”看着沈静姝黑沉沉的眸子,蒋伯封轻轻一叹:“两千五。”
沈静姝什么也没说,而是从床底下翻出一只铁盒子,打开,里面是整张的大团结,还有个存折。
“我这里有两千三,你先拿着,剩下的两百,我再想办法。”
蒋伯封蹙了蹙眉,把钱推开,目光中满是痛色。
“静姝,你一定要跟我算得这么清么?”
“我也是为了以后打算。”沈静姝不再看他,而是看向窗外,冷声道:“我不想你妈再以婆婆的名义进我的店,插手我的生意。”
“我已经跟她说了,我保证不会再……”
“你上次也保证不会再让她来打扰我!你也保证无论发生任何事,都站在我这边!”沈静姝说到这,笑了一声,笑容里是说不出的凄凉:“我不相信你的保证。”
一时间,蒋伯封心里好似吞了个苦果,沉甸甸的,好苦,好苦。
……
夜里,蒋伯封睡在外间的小床上,听着里屋沈静姝翻来覆去的细微声响,知道她没睡着。
他心里揪着,却不敢进去打扰。
过了很久,里屋的台灯亮了起来。
蒋伯封以为她要起夜,或者拿水喝,也连忙起身,结果透过门缝,看见沈静姝正靠在床头,就着灯光,在一张信纸上写着什么,旁边还摊着江墨白带来的那件风衣。
他默默看了一会儿,轻轻退开,心里酸胀得厉害,却也隐隐生出一丝希望。
只要她还愿意为之努力,日子就总有盼头。
他得更有耐心,得更实在才行。
窗外的月亮慢慢西沉,清冷的月光照进屋里,与台灯的光混为一色,似乎也带上了一点微暖的意味。
第二天,蒋伯封早早起来,熬了小米粥,蒸了鸡蛋羹。
沈静姝起来时,眼睛下面有着淡淡的青黑。
吃饭的时候,她把一封信推到蒋伯封面前,声音很轻,没什么起伏:“送衣服的时候顺便帮我寄了吧,寄快件。”
蒋伯封接过那封厚厚的信,信封上是港城的地址,他知道那是静姝之前联系过的布料商和版师。
他点点头,小心地把信收好:“哎,好,我一会儿就去邮局。”
他顿了顿,看着沈静姝没什么血色的脸,又补充道:“妈今天出院,我……我先把她接去我那边安顿好,请的阿姨今天也到位,晚上……晚上我可能回来晚点。”
沈静姝拿着勺子的手停顿了一下,极轻地“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
蒋伯封心里松了口气,又有点涩涩的。他快速吃完饭,先去邮局寄了信,然后才去了医院。
接蒋母出院的过程不算顺利,老太太一路都在抱怨小二楼冷清,抱怨请阿姨浪费钱,话里话外还是想跟儿子住一起。
蒋伯封只当没听见,一路沉默着把她送到了地方。
请的阿姨是个干净利落的中年妇女,看着挺靠谱,蒋伯封仔细交代了母亲的饮食习惯和注意事项,又留了钱和粮票。
安顿好母亲,他马不停蹄地又去了店里,把衣服送过去。
李春花几个人看见这些衣服,眼睛里都露出惊奇的光,手一遍遍摸索着这些衣服料子。
“蒋厂长,你放心,我跟你保证这些肯定不愁卖!就是……要还原这些版型,可能还是有点难,我看做工挺复杂的,得给我们点时间。”
这个蒋伯封早有预料,道:“没事,你们慢慢琢磨,这个不着急,我看这几件衣服都需要用专门的料子,静姝已经给港城那边写信了,要是实在不行,我就从我厂里给你们调一个熟练工来。”
虽然他那个纺织厂主要是生产劳保服的,但技艺精湛的工人也不在少数。
……
日子一天天过去,半个月后,蒋伯封寄出的那封信有了回音。
港城那边的合作方对北方市场很感兴趣,不仅迅速寄来了她需要的几种新料子小样,还附上了一些最新的时装画报。
料子小样一到,沈静姝的精神头明显不一样了。
她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开始天天往店里跑。
蒋伯封劝不住,只能每天接送,又把家里的炉子烧得旺旺的,生怕她再着凉。
店里的几个女工看着沈静姝带来的新料子和画报,眼睛都亮了。
“静姝姐,这料子真软和,颜色也鲜亮!”李春花摸着一块枣红色的呢子料爱不释手。
“还有这个款式,”张翠翠指着画报上一件双排扣、腰带束紧的风衣,“这腰身收得真好,穿上肯定精神!”
沈静姝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笑意,她拿出自己根据江墨白那件风衣和画报款式结合后画出的修改图样:
“咱们就照着这个版做几件试试,腰这里再收一点,领子改大些,更挺括,袖口也加个搭襻。”
说干就干。
沈静姝亲自裁料,王秀芹和李春花负责缝制。
第一批只谨慎地做了五件风衣和三条喇叭裤。
衣服刚一挂出来,那种不同于市面上常见款式的洋气和精致感,立刻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没两天,五件风衣就卖光了,喇叭裤更是被几个赶时髦的年轻姑娘抢着买走,还直问什么时候再来新货。
李春花兴奋地算着账:“静姝姐,这风衣一件咱们卖四十五,刨去料子手工,一件能赚小二十呢!比咱们之前做的老式棉袄强多了!”
沈静姝看着空荡荡的衣架,心里久违地涌起一股热流。
她想了想,回家对蒋伯封道:“得赶紧再进料子,这次多进点,港城那边邮寄太慢,你看能不能想办法托人带回来?或者,有没有去南边的车?”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003/111109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