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根据地的第一缕炊烟
第二天一大早,当李潇带着王海和张贵再次来到运输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以为走错了地方。
整个汽修车间,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战场。姜卫国嘴里叼着烟,头戴一顶油腻的工帽,正趴在解放卡车的底盘下,手里扳手翻飞,嘴里还在中气十足地骂骂咧咧:“三子,你小子没吃饭啊!这螺丝都拧不下来?给老子用大力钳!”
“二狗,那边的轴承给我递过来!不是那个,是包着油纸的那个!眼瞎啊!”
几个学徒工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却一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冲天。整个车间的气氛,跟昨天那种死气沉沉的懒散截然不同,充满了紧张而高效的节奏感。
“姜师傅这是……吃了兴奋剂了?”王海小声嘀咕。
李潇笑了。他知道,这不是兴奋剂,是那碗梅干菜烧肉点燃了这位老师傅心里熄灭已久的火。对于一个匠人来说,最大的尊重不是金钱,而是认可;最大的动力,不是命令,而是值得为之付出的事业。
“行了,这里交给姜师傅,咱们也该去忙咱们的了。”李潇拍了拍手,“走,回咱们的‘根据地’!”
“根据地”——那座废弃的罐头厂,再次出现在三人面前时,昨天因搞定卡车而带来的兴奋感,瞬间被眼前的现实冲淡了一半。
破败的院墙,齐腰高的荒草,主厂房的窗户玻璃碎得七七八八,像一张张咧开的豁牙嘴。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土和老鼠屎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厂房内部更是空旷而狼藉,地上散落着废弃的机器零件和碎砖烂瓦,屋顶有几个明显的破洞,阳光从洞里投下几道光柱,无数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这……这地方能用?”王海的脸垮了下来,“没水,没电,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得收拾到猴年马月去?”
张贵和杨小军也面露难色。他们是厨子,拿勺子是好手,可没拿过铁锹和瓦刀啊。
昨天还热血沸腾的心,此刻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
李潇却没说话。他绕着厂房走了一圈,脑海里,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进入新场景:创业根据地。】
【触发场景任务:废墟上的新生。】
【任务要求:在七天内,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初级食品加工车间(包含清洗区、粗加工区、烹饪区、仓储区)。】
【任务奖励:建筑改造图纸(初级)*1,美食点*500,声望值*200。】
【建筑改造图纸】!
李潇心中一动,这正是他需要的。他没有立刻查看图纸,而是转过身,看着士气有些低落的众人。
“老王,老张,小军。”他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你们觉得,咱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缺钱,缺人,缺材料……”王海掰着指头数。
李潇摇了摇头:“不。我们最缺的,是一个‘家’。”
他指着这片废墟:“这里,以后就是咱们合作社的家。家是需要自己动手建的。想想国营饭店,我们是怎么把它从一个死气沉沉的单位,变成现在全县最火爆的饭店的?不也是靠我们一双手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有力:“今天,我们就在这片废墟上,点起咱们根据地的第一缕炊烟。饭店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赵胖子他们会帮着顶几天。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人,都是这里的拓荒者!”
他没有说太多大道理,而是直接脱掉了干净的外套,露出里面的白汗衫,从墙角抄起一把破扫帚,就开始清扫脚下的垃圾。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
王海愣了一下,看着李潇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肚子,一咬牙,也找了件工具,加入了进去。张贵和杨小军师徒俩更不用说,立刻跟着师父干了起来。
一时间,沉寂多年的废弃工厂里,响起了铁锹与地面的摩擦声,扫帚扫过尘土的沙沙声。
李潇一边干活,一边在脑中规划。他将系统奖励的图纸具现化,那是一套非常科学合理的车间布局图,充分考虑了动线、卫生和效率,甚至还有简易的排水和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他把众人召集过来,用一根木棍在满是灰尘的地上画出了草图:“大家看,我们不用把整个厂房都修好。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一块区域清理出来。这里,我们砌一个大水池,用来清洗食材。那边,我们搭几个案板台,做粗加工。最里面,我们要砌两个大灶台,一个炒菜,一个熬汤。旁边这间小屋,我们把门窗修好,做临时的仓库。”
他分工明确,谁负责清理,谁负责和泥,谁负责去旧货市场淘换些能用的砖瓦木料。原本一团乱麻的工作,被他梳理得井井有条。众人看着地上清晰的规划图,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厨房的雏形,心里的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
一整天,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王海这个经理,第一次干这种粗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却一声没吭。张贵更是发挥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着杨小军成了搬运主力。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从破洞的屋顶照进来,给满是灰尘的空气镀上了一层金色。
厂房中央,一片区域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虽然简陋,但已经有了家的雏形。所有人都累瘫了,横七竖八地坐在地上,身上脸上全是灰,活像一群从煤堆里爬出来的矿工。
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
就在这时,一阵诱人的香气,悄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众人循着香味看去,只见李潇不知何时,已经用几块砖头搭了个简易的灶台,上面架着一口从饭店带来的大铁锅。锅里,正“咕嘟咕嘟”地煮着什么。
他用一个大木勺在锅里搅动着,白色的面疙瘩在淡黄色的菜汤里翻滚,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简单,却香得让人抓心挠肝。
“开饭了!”李潇喊了一声。
众人一拥而上,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
这疙瘩汤没什么复杂的调味,就是用猪油爆香了葱花,加水烧开,下了面疙瘩,再撒了些从红星生产队带来的干野菜和一把盐。可就是这么一碗简单的汤,在众人又累又饿的时候,却成了无上的美味。
温热的汤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瞬间驱散了全身的疲惫。劲道的面疙瘩,混合着野菜的清香和猪油的荤香,每一口都是扎扎实实的满足。
王海端着碗,喝得呼噜作响,眼眶却有些湿润。他想起了年轻时下乡插队,也是这样一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分食一锅饭。多少年了,他都忘了这种同甘共苦、从无到有创造点什么的感觉了。
就在大家埋头苦吃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我没来晚吧?”
林晚秋提着一个布包,俏生生地站在门口。她看着眼前这群“泥猴”,又看了看他们手中热气腾腾的疙瘩汤,忍不住笑了。她的笑容,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厂房里最后的暮气。
“你怎么来了?”李潇又惊又喜。
“我听说了你们的‘宏图伟业’,过来慰问一下拓荒英雄们。”林晚秋晃了晃手里的布包,“给你们带了些干净的毛巾和肥皂,还有……我攒的几斤粮票。”
她的出现,让这顿简单的晚餐,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李潇接过布包,心里一暖。他给林晚秋也盛了一碗汤,两人并肩坐在一个破木箱上,看着满天晚霞,看着这片由他们亲手开辟出的根据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
王海喝完最后一口汤,抹了抹嘴,压低了声音,忧心忡忡地说道:“李潇,我今天托人打听了一下。马长顺去省城找的那个靠山,是省供销总社的一位副主任,姓刘。听说……是个狠角色,最看不得下面的人搞计划外的东西,人称‘刘一刀’,一刀切下来,不留半点情面。”
刚刚被疙瘩汤暖起来的气氛,瞬间又冷却了下来。
“刘一刀”?
这个绰号,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肃杀之气。新生的合作社,就像一株刚刚破土的嫩芽,而一场来自更高层级的暴风雨,似乎已经在地平线上集结。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911/441759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