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筑基巅峰
与宗门沸沸扬扬的议论不同,作为这场风波中心的韩阳,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
但他的宗门令牌几乎未曾停歇,不断有相熟的同门发来讯息。
有好奇探问的:“韩师兄,为何放弃真传之位?可是有何隐情?”
有真诚道贺的:“恭喜韩长老高升!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韩阳大多只是简单扫过,并未逐一回复。
就连性情洒脱的宋玉师兄也亲自来到韩阳小院里,开门见山问道:
“师弟,此事……你可真的想清楚了?真传之位,关乎未来道途,宗门倾力培养,岂是等闲?若是有什么难处,或是对待遇有所不满……”
韩阳为宋玉斟上一杯清茶,笑道:
“宋师兄的好意,师弟心领了。此事我已深思熟虑,并非一时冲动,亦非对宗门有何不满。人各有志,于我而言,长老之位更合心意。无意真传,并非虚言。”
宋玉见韩阳心意已决,神色虽依旧复杂,却也不再相劝。他接过茶杯,摇头苦笑一声。
“唉,本来还以为,我们紫霞峰这一脉,总算能稳稳出一个真传弟子,光耀门楣了。”
宋玉叹了口气,语气幽怨。
“师弟你啊,这下可是把你师兄我放在火架子上烤了!你这一撂挑子,师尊她老人家的期望,可不就全转移到我身上来了?这下师兄我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他这话倒并非完全玩笑。
如今在紫霞峰百岁以下这一代的弟子中,本就属韩阳天赋最高、实力最强,最有希望晋升真传。
原本有这位天才师弟顶在前面,宋玉自觉压力小很多,如今韩阳主动退出,所有的目光和期待瞬间聚焦到他身上,这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有些头疼。
韩阳看着师兄那副“被你害惨了”的表情,不由失笑,安慰道:
“师兄何必妄自菲薄?你如今不过六十余岁,便已是筑基后期修为,这份进境已远超同龄修士。以师兄的根基与心性,百岁之前突破至筑基巅峰,乃是十拿九稳之事。届时,真传之位,于师兄而言岂非探囊取物?”
他这番话并非虚言安慰。
若非自己到来,宋玉师兄确实是紫霞峰这一代中最有希望、也最符合常规认知的真传人选,无论是修为、心性还是人缘,都属上乘。
宋玉闻言,脸上的苦笑更深了,抱怨道:
“师弟,你啊你……真是说得轻巧。你这般一退,可是害苦了我喽!往后怕是再难有清静日子过了,师尊的督促、峰内的期望……想想都头大。”
他话虽如此,脸上那夸张的愁苦表情却缓和了几分,终究只是同门间的玩笑抱怨。
抱怨归抱怨,宋玉手上却是不慢,只见他话音一转,便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细长的玉盒,不由分说塞到了韩阳手里。
“罢了罢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你既已做出选择,做师兄的也只能支持了。”宋玉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拍了拍韩阳的肩膀,“这份贺礼,早就给你备下了。恭喜晋升,韩长老!”
韩阳笑着收下了,礼尚往来,等日后宋玉师兄成功晋升真传之时,自己再还礼送回去。
送走宋玉师兄后,韩阳于下午时分,依循宗门规矩,去领取了象征内门长老身份的金色法袍与令牌。
那法袍以云缎为底,用金线绣着流云与丹炉的纹样,同时也是一件二阶上品法衣。
令牌更是沉甸甸的,正面刻着一个的“丹”字,背面则是他的名讳与“副殿主”的职称,代表着在宗门内不容小觑的权柄。
从此刻起,他不再仅仅是宗门的一名弟子,更是成为了一名管理者。
手持令牌,韩阳并未耽搁,来到了今后将执掌部分的丹殿。
刚进入丹殿主厅,浓郁的药香便扑面而来。
公共炼丹室里,韩阳许多熟悉的身影正忙碌于各自的丹炉前,控火、投料、凝丹,全神贯注。
几位正休息的内门弟子最先看到韩阳,先是一愣,随即迅速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见…见过韩长老!”
越来越多的炼丹师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望来,各种惊讶、好奇、敬畏的目光在韩阳身上,紧接着,一片问好声响起。
“见过韩长老!”
“韩长老好!”
韩阳面色如常,点头回应。
他目光扫过那些曾与他一同学习、听讲座、甚至一同抱怨过炼丹艰辛的同门,如今他们仍在辛苦完成着基础的炼丹任务,而自己却已站在了不同的位置。
韩阳心中并无得意,唯有几分淡淡的恍如隔世之感。
他缓步上前,询问了几位炼丹师近来的炼丹情况、可有难处,言语间并无高高在上的姿态,反倒像是一位旧友的关怀。
简单的慰勉之后,韩阳又在丹殿溜达一圈,熟悉了一下自己未来办公环境,便在一片“恭送韩长老”的声音中,转身离开了丹殿,回到自己的小院了。
坐在静室中,韩阳把玩着手中的金色令牌,对自己新的职责有了新的认知。
内门长老,走的本就是精英化管理路线,无需像普通炼丹师那般埋首于基础的炼丹事务。
职责更侧重于宏观掌控、资源调配以及为宗门内的中高层提供一对一的炼丹服务,或是接手那些要求极高的特殊丹药任务。
除非宗门有特殊指令,否则根本无需每日去丹殿点卯应差。
说实话,丹殿的日常运作自有一套成熟体系,自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一切琐事,根本无需他这位新晋的副殿主事必躬亲。
别问他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问就是他师尊陆明月便是最好的例子。
身为紫霞峰峰主,位高权重,可韩阳自入宗以来,就几乎没见她亲自去过丹殿处理俗务。
她对管理之道奉行“放养”,自身则常年于峰顶清修,追求大道。
所有日常事务,早都交由她一位心腹副殿主全权打理。
那位副殿主姓王,韩阳也认识,是一位资深的假丹境真人,为人沉稳干练,处事公允,将丹殿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多年来从未出过任何大的纰漏,深得陆明月信任。
因此,韩阳需要做的,并非琐碎的日常管理,而是在关乎丹殿发展方向、重大资源分配、高阶丹药炼制决策等关键事务上把握方向,做出决断。
其余时间,皆是自由
这种模式,恰恰完美契合了韩阳的需求,给了他大把可自由支配、不受干扰的修炼时间。
“如此,正好。”
韩阳低声自语,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将令牌置于案上,目光已然投向了静室中央的蒲团。一切的安排,都正合他心意,为他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自己目前首要之务,无外乎两件大事,二者皆关乎他道途根基,不容有失。
其一,便是参悟并入门那部得自问天圣地的炼虚功法——《问道经》。
此乃圣地的根本大法,其玄奥精深,远非白云宗任何传承所能比拟。
韩阳甚至觉得,将宗门所有功法秘籍叠加一处,恐怕也难及这部道经的万分之一。
他预感到,想要初步领悟此经玄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恐怕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静心参悟。
其二,则是突破当前境界,一举踏入筑基巅峰。
在秘境的最后两年,他几乎未有片刻能修炼的时间,修为进展实则陷入停滞。
尽管有那枚四阶妖王内丹的持续滋养,根基被打磨得异常浑厚,法力也愈发精纯,但他修为确实仍停留在筑基后期,距离巅峰之境尚有一段路要走。
想到这里,韩阳深吸一口气,掌心一翻,一枚温润流光的玉简出现。
玉简之上,“问道”两个古字道韵流转,这正是那器灵所授的传承。
韩阳立马以神识缓缓沉入玉简之中,刹那间,浩瀚的信息涌入识海。
识海中立马响起道音阐述着大道之理,其内容之深奥,远超他过往所见任何典籍。
仅仅是开篇的总纲,就让韩阳心神剧震,感觉自身渺小如尘埃。
那总纲如是云:
大道玄同,虚极静笃。
混元未判,杳杳冥冥。
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不殆,可以为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
道法自然,无为自化。
致虚守静,万物并作。
归根复命,是谓常存。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抱一为式,知白守黑。
和光同尘,是谓玄同。
等浩瀚道音渐渐平息,韩阳缓缓睁开双眼,轻声感叹,眉头却微微蹙起:
“果然……圣地根本大法,名不虚传。其意境之高远,远超想象。”
但随即,一个强烈的疑惑涌上心头:
“不过……这总纲,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的《道德经》呢?”
这突如其来的既视感让韩阳心中涌起一丝荒谬的疑惑。
莫非上古圣地与自己老家有何关联?
还是说,万法归宗,大道至理本就相通?
不过,这缕疑虑只是一闪而过,韩阳心中旋即恢复平静。
管他呢?无论这有何关联,于他而言并无分别。
大道在前,修之即可。
他根本不慌。
因为,他有面板。
这个独属于他的最大外挂。
只要将这门《问道经》成功录入面板,数据化的信息自然会揭示其本质与奥秘,届时所有疑问都将得到解答。
韩阳心念既定,接下来便是心无旁骛“肝”了。
所幸,如今的他有时间有资源。
从秘境带回各类丹药堆积如山,辅助修炼的珍稀灵药亦是管够,足以支撑他长时间的闭关消耗。
而且经过秘境中的一番奇遇蜕变,他的灵根资质已臻至极品,周天运转吸纳灵气的速度远超往昔,修炼效率大涨。
一切条件都已具备。
韩阳收敛所有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开始了不知岁月流逝的苦修。
白日,韩阳反复揣摩《问道经》的每一个字,以神识沟通玉简,感受那浩瀚道音。
傍晚直至次日日出,则运转功法,吐纳天地灵气与霞光,不断凝练法力。
青竹小院内,四季轮转,春去秋来,唯有门口草木枯荣见证着时光的流逝。
院门常年紧闭,除了偶尔有丹殿执事恭敬将月例资源放在门外,从不曾有人来打扰这位新晋的、却几乎从不露面的韩长老。
……
光阴荏苒,转眼便是一年之后。
这一日,青竹小院静室内,如磐石般静坐了一年的韩阳,周身那如渊似海的磅礴气息开始缓缓内敛。
室内激荡的灵气漩涡逐渐平息,澎湃的法力重归丹田,最终凝聚成一片更加深邃、更加凝实的法力湖泊。
他紧闭的双眸蓦然睁开,眼底似有璀璨神光一闪而逝,旋即隐没,恢复成古井无波的深邃。
韩阳缓缓自蒲团上长身而起,一股远胜从前的灵压自然而然流露而出。
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的强横法力,以及那层被自己踏破的境界,韩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笑意。
“二十二岁,筑基巅峰,进度不错。”
一年苦修,水滴石穿,终是水到渠成。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关键,要为凝结金丹做准备了。”
韩阳知道修士一旦达到筑基巅峰,便意味着站在了凝结金丹的门槛之前。
这一步,乃是鱼跃龙门的天堑,绝不容有丝毫闪失。
若是准备不足,仓促结丹,万一最终只凝成潜力有限的真丹,甚至更次一等的劣丹,那就太亏了。
幸而,他有一位金丹期的师尊。
关于结丹的诸多关窍与心得,陆明月早已倾囊相授。
那些结丹经验早已被他反复研读,烂熟于心,对结丹的整个过程有了极为清晰的认知。
据师尊所述,结丹并非一蹴而就,乃是一个步步惊心、环环相扣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第一关,法力凝晶,丹胚初成。
此步需要将筑基巅峰修士丹田内那浩瀚如湖的液态法力,以强大神念为引,进行极致压缩与提炼,去芜存菁,使其由液态逐渐向固态转化,最终凝聚成一枚丹胚。
此胚是金丹的雏形,其凝实程度、纯净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步骤的难易以及金丹的下限。
若修士根基不稳,法力虚浮不够精纯,那么所凝丹胚便会先天不足,存有瑕疵,基本也注定只能结出一颗潜力低下的劣丹。
第二关,神通载道,求得金性。
丹胚初成,并非终点,仅是拥有了承载“道”的容器。
筑基修士需择定一门自身感悟最深的神通作为“本命神通”,以此神通为引,沟通冥冥中的天地法则,印证自身道果,向天地求取一丝金性。
若能成功,便将这一丝的“金性”与那门本命神通一同融入丹胚之中,使得丹胚发生本质蜕变,使其由死物般的胚胎,化为蕴含神通,拥有真正的“金丹”雏形。
不过修士并非只能融入一门神通。
神通越多,以此为引所能感应并求取的金性通常也越多,对天地法则的印证也越发深刻。
然而,每多融入一门神通,其过程的凶险与难度便会呈倍数增长,对修士的心神、控制力都是极其严峻的考验。但一旦成功,其潜力也将远超单一天神通凝结的金丹。
此步乃是结丹过程中最为精妙关键的一环,直接决定了金丹最终的品阶高低。
金丹品质的高低,核心取决于所求取“金性”。
而金性的获取,主要依赖于两大途径:
其一,便是以神通为引。所融合的神通越强大、数量越多,所能沟通的法则层面越深,求取的金性自然越多。
其二,则依赖于外物,高品质的结丹灵物。灵物乃天地精华所钟,本身便孕育着一丝微弱的法则痕迹。炼化此类灵物,其效果就如同额外感悟了一部分天地法则,能凭空增添一分金性。
说穿了,结丹的本质,就是想方设法将更多的“天地法则”刻录于自身金丹之内。
因此,若修士所择本命神通平庸不堪,仅能融入一门神通,加之所用的结丹灵物品阶低下、蕴含的法则稀薄,那么最终成就的金丹,其品质必然高不到哪里去,前途也将因此受限。
第三关,心魔小劫。
金丹雏形既成,便会引动冥冥中的心魔劫难。
此界修士,每一个大境界的晋升都需渡心魔关隘。
筑基期时是“心魔关”,而金丹期则是更为凶险的“心魔小劫”,至于元婴期,那便是真正的“心魔劫”了。
此劫和筑基时心魔类似。
一旦沉沦,轻则结丹失败,重则根基受损,神魂重伤。
第四关,金丹天劫,雷霆洗礼。
此为结丹最后一步,亦是动静最大、最为外界所知的一关。
当金丹彻底稳固,破关而出之时,天地便会降下雷劫,对其进行洗礼。
天劫既是考验,也是淬炼,至阳至刚的雷霆之力能进一步锻打、纯化金丹,祛除最后一丝杂质,使其更加圆满无瑕。
熬过去则金丹大道成,自此寿元大增,神通自成,成为人人敬仰的金丹真人,真正迈入此界高阶修士的门槛。
熬不过则一切皆休,数百载苦修付诸东流,甚至在那煌煌天威之下形神俱灭,化为飞灰。
面对这重重关隘,任何修士都不敢怠慢,无不千方百计搜寻外物以增加成功率、提升金丹品质、应对劫难。
而常见的有结金丹:能大幅提高法力凝晶、凝聚丹胚的成功率,同时保护修士,不至于身陨,乃结丹必备之物。
三阶结丹灵物:除了能辅助获取更多金性,也能在凝丹时滋养丹胚,提升金丹成型后的品质,有望凝结更高品阶的金丹。
渡劫之宝:为应对最后的金丹天劫,一般需准备强大的防御阵法、专门抵御雷劫的灵器乃,同时有条件的还可以打磨肉身强度,也能硬抗部分天威。
三阶灵脉:结丹过程需要海量天地灵气支撑,必须在灵气极度浓郁的三阶及以上灵脉深处进行,否则灵气不足,必败无疑。
伪神通:至少需将一门道法修炼至“伪神通”境界,方能以此沟通天地法则,完成“求取金性”的关键一步。
而这些资源,无论是结金丹、三阶灵物,还是渡劫所需的阵法灵器,每一样都很珍贵。
结丹,难吗?
对此,韩阳深有感触,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踏上修行路的修士会不清楚其难度。
吴越国疆域亿里,修士基数何等庞大,以万亿计,多不胜数。
然而,金丹修士的数量却始终极为稀少,加起来,明里暗里,恐怕也不足千数。
万亿修士中,最终能成就金丹者,不足千人!
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对于如今的韩阳而言,这些曾让人望而却步的珍贵资源,他已不再欠缺。
秘境中的收获,早已为他铺平了结丹之路。
而机缘二字最为玄妙。
一旦把握住,便能改天换命,将常人眼中难以逾越的天堑,化为通途。
“境界已然稳固,是时候看看这一年的进境了。”韩阳心念微动,那面唯有他可见的面板悄然在视野中展开。
【姓名:韩阳】
【寿命:22/683】
【天赋:极品火木灵根】
【体质:枯荣体】
【修为:筑基巅峰:1/100】
【功法:
紫霞真录第三层(13/100)
青玄莲华圣典第三层(12/100)
紫府丹经第二层(48/100)
大日神游经第三层(13/100)
千霞玉身功第三层(1/100)
问道经第二层(2/100)】
【技能:
二阶中品炼丹术(26/100)
二阶下品制符术(67/100)】
【神通:
伪•青莲剑域(入门1/100)
伪•离火化虹(入门1/100)
伪•九霄炎龙(入门1/100)
伪•木火红莲(入门1/100)
伪•洞虚破妄(入门1/100)
伪•枯荣归藏(入门1/100)
伪•净世莲华(入门1/100)
伪•大日焚神(入门1/100)
伪•灵台万象(入门1/100)
伪•枯荣轮回(入门1/100)
伪•紫霞玄光(入门1/100)】
目光扫过面板上的数据,韩阳微微颔首。
“一年苦修,总算将《问道经》参悟至第二层,那圣地令牌也初步炼化,圣地资源也任我索取。”
这份进度,虽谈不上惊世骇俗,但考虑到修炼《问道经》难度,能在一年内取得如此进展,已属难得。韩阳对此还算满意。
“寿元已近七百载……这已堪比许多修炼了数百年的金丹中期修士了。”
韩阳对金丹修士的寿元有大概了解。寻常金丹初期修士,寿元大约在五百载左右。
金丹中期则在六百五十载上下。
若能修炼到金丹后期,寿元便可突破八百大关。
至于金丹巅峰的大修士,活到九百余岁、甚至逼近千载寿元也并非不可能。
而且,绝大多数金丹修士实际存活岁月往往都能接近甚至略微超过这个理论上限。
只因到了金丹期,修士手段通天,寻找能延寿十年、二十年的三阶灵丹或天地灵物,虽不能说轻而易举,但也绝非难事。
通常而言,一位金丹真人终其一生,通过各种手段额外增添五十年左右的寿元,是较为普遍的情况。
“而我,如今尚在筑基期,真实寿元便已超越了许多金丹中期修士……”
这个认知让韩阳心中泛起一丝奇妙的感受。自己的枯荣体对寿元加成太大了,这意味着他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从容布局,应对未来道途上的种种关卡,无需因寿元将尽而惶惶不可终日,乃至挺而走险。
不过当韩阳的目光继而落在技能栏那进展缓慢的炼丹术上,不由微微摇头。
“我这几年一心扑在修为与功法上,倒是把这炼丹术彻底落下了,进展迟缓。”
但这丝遗憾很快便被他抛开。
“也罢,有轻重缓急。结丹乃当前第一要务,不容分心。待我成就金丹之后,再来重拾此道,效率必将远胜往昔。说不定,还能尝试冲击那三阶丹道宗师之境。”
而当他的目光最终停留神通列表时,即便是韩阳自己,眼中也不由得闪过期待。
“十三门伪神通……这般底蕴,恐怕放眼整个吴越修真界,在筑基期内也寻不出第二人了。却不知,待到我结丹之时,以如此根基,最终会凝聚出一颗何等品质的金丹?”
仅仅是想象一下那场景,便让人心潮澎湃。
寻常筑基修士能有两门伪神通作为结丹之引,已属同辈翘楚,足以凝结真丹,四门以上都是宗门天骄,基本上稳稳凝聚金丹了。
而他,拥有整整十三门!
不过韩阳也知道这既是巨大的优势,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神通结丹的记载在宗门典籍中都语焉不详,极少有人尝试,更别说像他这样夸张的数量。
前路无人,唯有靠自己摸索。
而如今的他,肉身和神识已经跨入金丹层次。
唯一的短板,便是法力的积累,虽然他的法力精纯无比,远胜同阶,但在“量”的方面,尚未达到筑基期理论上的真正圆满极致。
这需要水磨工夫,缓缓图之,急不得。
“下一步,便是全力嗑药与修行,将丹田法力推至真正的圆满之境。”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803/4428500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