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14章 初到巴黎

第114章 初到巴黎


1979年4月22日晚上10点,一架来自中国民航波音707客机稳稳地落在了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停机坪上。机舱内,刘一民坐在巴金和李晓林对面,疲惫的揉了揉头发。

    70年代在中法没有直航的时候,要想飞往巴黎。除了莫斯科转机之外,另外一条线就是从燕京出发——仰光——卡拉奇——开罗——雅典——希腊,转机的次数比老马起夜的次数都频。

    73年两国开通直航,74年燕京到巴黎的航线开辟,中间要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机。

    波音707是国内引进了十架,算是舒适程度比较高的飞机了。座椅的颜色很鲜艳,行李架是开放式的,刘一民的两个大箱子就摆在上面。

    箱子里面装了三十多本书和折扇,就这提起来刘一民已经非常吃力了。

    “累了?”巴金靠在座椅靠背上,神色中也略显疲惫,但是一路上谈兴很高。他自从三十年代法国留学结束后,这是第一次即将再次踏上法国的土地。

    刚登上飞机的时候,巴金一直在讲自己当初去法国的经历,一直坐了三十多天轮船才到达了马赛,又坐着火车才最终到达了巴黎。巴金对法国是有感情的,他的第一篇小说就在这里完成,可以说法国是他文学之路的起点。

    “有一点!”刘一民笑着说道。

    旁边的《文艺报》主编罗孙说道:“一民,你的精力还不如我们这些老家伙。”

    “罗主编,革命人永远年轻!”

    听到这话,罗孙和巴金都笑了起来。罗孙比巴金年轻,但也已经是六十多岁了。

    访法团的成员里,最年轻的除了李晓林就是刘一民两个人,李晓林主要是为了照顾巴金的饮食起居才参加的作家团。

    “走,咱们出去透口气,等再次下飞机可就要到巴黎了。”

    巴金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笑着说道。一行六人走出机舱,在特定的中转区坐着休息。卡拉奇四月份白天的气温很热,但是晚上还是很舒服。

    “一民,你这一身西服很合身,等到了巴黎,让法国人好好看看咱们文坛的年轻一代。”李晓林笑着说道。

    旁边的罗孙、徐驰、高兴建也笑着说道:“中青报的投票我们都看了,等回来的时候,说不定选票已经统计出来了。”

    “跟大家比,我就是个文学新兵!”

    “你人新,作品可不新。文坛就得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撑场面,你的《狼烟北平》我看了就写的非常好,写出了北平到燕京的沧桑巨变,文笔很老练,跟真正的新兵蛋子比起来成熟很多。”罗孙趁着机会,忙里偷闲地抽起了烟。

    不过巴金闻到烟味后,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他赶紧将烟给掐灭:“哎呀,忘了你的身体了。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巴金的身体现在身体不好,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巴金不在意地说道:“就当替我抽了,烟的味道,好就没体验过了。”

    巴金这样说,让罗孙更加觉得不好意思了。

    大约四十分钟后,他们重新登机飞往了巴黎。这次,巴金打开了乘务员送的茅台酒邀请大家品尝:“品尝一小杯后,打个瞌睡,就要到巴黎喽!”

    六七十年代,民航在飞机上都会为乘客免费提供茅台。因为机票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民航就算是赠送一瓶茅台,也不会吃亏。

    众人眯了大概两个小时,就再次醒来。大家全无困意,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李晓林忽然想起刘一民上次投到《收获》的稿子,于是说道:“一民,你上次投的稿子,我们《收获》已经录用,四月期的就会发表。”

    “一民又投了什么稿子?”《文艺报》主编罗孙好奇地问道。隔壁的徐驰和高也扭了过来,想听一听他们在聊什么。

    “闲暇之余写了一个短篇,只有一万多字,不足挂齿!”刘一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

    罗孙看着一脸谦虚的刘一民,认真地说道:“能投给《收获》,那已经是不简单了!”

    “这篇小说跟一民的《狼烟北平》相比,我觉得比不过。但是从题材上看,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而且最关键的是,很好的贴合了咱们目前的时代背景,感情真挚,情感流露的十分自然。”李晓林夸奖道。

    听她这么一说,罗孙就更好奇了。于是非得让李晓林好好的给他讲一讲,到底是什么内容。

    “爱情小说,讲的是一对年轻人相恋的故事。而且女主人公是GMD将军的后代,两人在庐山两次两逢,克服了重重阻挠,最终成为了一对情侣。不仅讲爱情,基调是爱国主义,号召在外的中国儿女回来建设祖国。

    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时代的刻度,更有人性的温度。”

    李晓林讲的这部小说就是刘一民根据《庐山恋》电影改编的小说《庐山恋》。讲的是GMD将军的女儿周筠.第一个秋天回到庐山故地重游,见到了五年前的老朋友耿桦。

    耿桦是一名高干子弟,两人携手游览庐山,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可惜并不能如愿在一起,分别五年后再次相遇,终于突破了阻挠走在了一起,相约一起建设祖国。

    这是刘一民当时告诉朱霖自己写的爱情小说,《庐山恋》这部电影在八十年代的影响力,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刘一民将背景改编了一下,改编成中美建交的背景下,周筠再次回到了祖国游览庐山,将中美建交的大背景结合了起来。

    写成了一万两千字的小说,情节紧凑。

    “咱们要改革开放了,要发展就离不开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是应该呼吁在外的华人回来建设祖国。一民,你这篇小说的立意不错。从高处着眼,小处落笔,构思巧妙,两人的爱意成功地升华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罗孙听完李晓林的将故事简单的讲了一遍后,笑着对刘一民说道,眼神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

    徐驰和高在隔壁也谈论起来了自己的看法,一时间机舱里面的气氛比刚才热闹了不少。

    “一民,我代表《文艺报》向你约稿,老万作为你的老师都在我们《文汇报》发文,你没有理由不在!”罗孙将脑袋看向刘一民。

    巴金抬了一下眼皮说道:“老罗,约稿的事情回去再说,马上快到巴黎了,想一下到巴黎如何跟法国的同行们交流吧!”说完,又合上了眼睛。

    不知道为什么,民航的飞机又在开罗转了一下后,终于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落地。

    从戴高乐机场出来到位于巴黎第七区木樨街20号的大使馆还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过刚下飞机,大使馆的人就找了过来。

    “你们好,访法作家团的同志们,我叫顾志军,韩大使让我来接大家,韩大使已经在大使馆准备午饭接待大家,跟我上车吧!”

    上了车后,顾志军向大家介绍起来了巴黎。巴金扭头对刘一民说道:“一民,韩大使也是你们老乡,豫省人遍布世界各地啊!”

    “这位就是刘一民同志?”顾志军开车的同时,扭头看向了刘一民。

    “您好!”

    “来的时候,韩大使专门提起了你,说来了一位小老乡,韩大使是豫省南乐人。韩大使特别喜欢你的那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时候读起来,还会情不自禁地流泪。”顾志军说道。

    罗孙说道:“这首诗歌写的确实不错,写出了对祖国深沉的爱!你们在国外为国家做外交工作,也辛苦了。”

    “不管到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不过在国外就是有一点不好的,想家!”

    二十多分钟后,汽车进去了巴黎市区,巴金从车窗往外不断地打量着巴黎,感叹道:“这里变化可真大呀,我们耽误了太久的时间了!”

    其余的人也是一脸震撼的看着巴黎周边的高楼大厦,顾志军笑着说道:“相信咱们国家以后也能够有如此多的高楼大厦。”

    “巴黎的天怎么灰蒙蒙的?”李晓林开口问道。

    “晓林师姐,他们这边工厂比较多,排放出来的废弃形成了污染,空气中的能见度比较低,所以看起来灰蒙蒙的。”刘一民笑着解释道。

    巴金看了一眼李晓林:“现在好多了,我在的时候,巴黎的天气比现在还坏,整天都是灰蒙蒙。冬天的时候,分不清烟雾和真的雾气,塞纳河里面都是污水,每到这个时候,都不愿意出门。而且治安也不好,一个字‘乱’,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在街头进行对抗,打砸的现象时有发生,我见到这些人,都是躲着走。”

    “巴老对于巴黎的了解,比我们知道的更多。”顾志军道。

    “故地重游罢了!”巴金看到路边一闪而过的咖啡馆,兴奋地说道:“那个咖啡馆我以前还来过。我当时搞不懂法国人,于是专门跑到咖啡馆里面观察他们,后来明白,你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异国人。”

    刘一民接话道:“不同国家的人是有文化差异,虽然您当时来留学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但是中国人骨子里面的儒家文化塑造的气质和思维方式,在短的时间,甚至一生都没办法被改变,对于外国人看待中国人,也是如此。”

    “对,你说的是这个道理。不管我们当时喊着如何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文逻辑是不会改变的。”巴金指了指旁边的饭店:“就像是当时无论说牛排多么好吃,最后都得回到酱牛肉上去。”

    到了大使馆,顾志军带着他们走进大使馆旁边的招待所。使馆以前没有专门的招待所,国内来的人都是住巴黎的酒店和小旅馆。后来燕京和巴黎直航后,这里就成了交通枢纽,到欧洲和北非、北美的人员都会把这里当做落脚点,所以这里就愈发的繁忙了起来。

    于是大使馆申请费用,购买了专门的招待所。

    招待所的房间很大,每个人单独一间。到了大使馆,里面的工作人员出来了不少人帮忙抬着行李,将他们送上了楼。刘一民的房间是202,刚好在巴金先生的隔壁。

    走进房间里面,一股木头的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单人床,被褥像是从国内带过来的。书桌摆放在窗户旁边,白色的纱窗和厚布窗帘拉了起来,桌子上清理的干干净净,只摆放着一盏台灯。

    “刘一民同志,你收拾好之后到楼下集合,使馆内已经做好饭了,吃过饭你们在休息。”

    收拾完毕后,刘一民站在走廊等待巴金和李晓林,三人汇合后一起走到楼下。

    大使馆外面有法国警察巡逻,走进大使馆院内,门上面挂着国徽,院内升起着国旗。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餐厅,肉香味浓郁扑鼻。

    “怕大家吃不惯西餐,韩大使特意交代,给大家做的中国菜,有面条和米饭。韩大使本来想跟大家聊聊天,但是临时有事,等大家休息过后,再跟大家见面。我代表大使馆的全体同志,欢迎各位同志,希望此次法国之行都能有所收获。”

    在工作人员做了开场白后,巴金代表访问团的全体团员向大使馆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

    “各位同志,我们的安排是明天先跟巴黎文学界的朋友们会面进行交流,下午是自由时间,可以去参观巴黎公社或者是其它地方,由大家商量决定。”

    “当然是巴黎公社,来了一趟法国,不去看看巴黎公社,那不是白来了?”罗孙高兴地说道。

    其余的代表团成员也都是这个意思,70年代来法国,巴黎公社是必须要去的地方,至于铁塔什么的倒是其次了。

    吃完饭后,众人都困的睁不开眼睛了,急着回去倒个时差,好好的睡上一觉。巴黎跟燕京相比差了7个小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家把手表的时间往后拨了拨。

    等一切差不多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招待所。让刘一民欣慰的是,招待所有热水,洗了一个澡后,刘一民躺在床上,不超过五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101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