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24章 论功行赏

第224章 论功行赏


五千块钱买下四合院,是略占便宜的价格。因为年初和年底,四合院的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付完五千块钱。

    刘一民的存款也不是很多了,大约还有三千多块钱。

    将带着这三千多块钱,跨入一九八一年。

    元旦节,刘一民和朱霖从人艺出来。人艺元旦节的当天,从白天开始连着表演话剧,表演了总共四场。

    因为娱乐活动不多,几场地票都卖光了。

    当然很多年轻人在私下参加黑灯舞会,晚上男男女女的关着窗帘,听着音乐,在灯光下随着音乐蠕动着身体。

    要是被发现的话,可是不得了。

    当然在性压抑的时候,男男女女在房间里面不断地跳舞,展现着自己的绰约身姿,肉体不断地触碰,真特么全是纯洁的,刘一民也不相信!

    躁动的男女、暧昧的旋律,这简直是干坏事儿的温床。

    因为取缔交谊舞,加上人们的旧观念。胡同里经常能够听到小孩子们编顺口溜骂跳交谊舞的人。

    【某某老婆十八岁,参加美国摇摆队..】

    大街上,到处是散场的人群,因为人太多,自行车骑不起来,朱霖和刘一民推着自行车走在马路上。

    等过了一会儿,人才慢慢地稀少了起来。两个人跨上自行车,朝着东城骑去。

    路上朱霖哼哼了几句甜蜜蜜的旋律,又低声冲刘一民唱着:“甜蜜蜜,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我笑的有这么甜吗?“

    “刘老师,这是一首歌!”朱霖鄙夷道。

    “我当然知道,你可别被人听到了,你在哪儿听的,不会是偷听敌台了吧?”

    “哪里呀,我在楚红那儿听的。她买了一盒磁带,还说要送给我,让咱俩在四合院里听,我拒绝了,你是作家,得注意影响!”

    朱霖说道。

    《甜蜜蜜》可是禁歌,要是院子里传出来了这歌,说不定梁大妈会来一次大义灭亲。

    不过现在路上没什么人,朱霖轻轻地唱一唱也不会有人听到:“刘老师,你说这歌儿怎么能这样唱啊,听得人身上暖洋洋的,楚红说,听得她骨头都是软的,像你的诗《刚刚好》。”

    刘一民说道:“你可让楚红注意点,找个对象吧!”

    “楚红眼光高着呢,她是干部家庭出来的,很多人追求她,她都看不上。她说那些人,除了吹牛,啥也不会,没一点真才实学!”

    朱霖讲起楚红的事情头头是道。

    “楚红人不错,你让她也别急,好好找!”

    “刘老师,我当然这样说的,楚红也是这样想的。”

    等到朱霖家门口,风刮的更猛了,朱霖双腿支撑着自行车,给刘一民紧了紧雷F帽,贴心地说道:“刘老师,路上慢点!”

    刘一民点了点头,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下一个举动。

    朱霖看了一下四周,轻轻地凑上去亲了一下。

    “走喽!”刘一民摆了摆手。

    望着刘一民的背影,朱霖抿了抿嘴唇,推着自行车朝着家里面的大院走去。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过了元旦,燕大又到了最后的考试时间,刘一民这阵子没什么事情,不会再来四合院了。

    回到宿舍,跟几个人闲聊了几句,刘一民就躺在床上进了梦乡,第二天一大早,感受下身体的异样,骂了一句,又特么无意识地释放了。

    这梦可真狗,总是到关键一步戛然而止

    刘一民快速地整理好战场,起身跳下床,刘振云在下铺,本来还在迷糊,听到砰的一声,整个人都精神了。

    “一民,怎么起得这么早?”

    “拥抱一下太阳!”刘一民敷衍地说道。

    来到水房,水龙头搞了好一会儿,才稀稀拉拉的开始出水,早上起来,水龙头被冻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冰凉的水让刘一民打了一个哆嗦,洗刷完毕后,又将小衣服洗完挂在了阳台上。

    “今天是《现代文学》考试,考完有一节文学历史的课程,赶紧起来吧你们!”

    几个人穿戴整齐,到大食堂吃完饭之后,就在未名湖旁边,望着浮起一层薄冰的未名湖,背起了讲义。

    在湖边背讲义的,不只是他们几个,人越来越多。等风逐渐变大的时候,一群人才朝着教室走去。

    “一民,你觉得你这次能考多少分?”刘振云问道。

    “八十?”

    刘振云嘚瑟地说道:“才八十啊,我觉得这次我能考九十。”

    旁边的李学勤冲着刘一民说道:“一民,你不知道,最近刘振云一直在学《现代文学》,他呀是牟足了劲儿!”

    教室里,冰凉的钢笔杆加上天气,冻得刘一民手都有点用不了,动一下都是疼的。

    字写的歪七八扭的,旁边的张曼凌冲他挑衅地挑了挑眉毛,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张曼凌不甘心啊,自己这个滇省状元,每次都被刘一民给落了下去。

    不过她是个有恒心的姑娘,屡败屡战,精神可嘉!

    等《现代文学》的成绩出来后,刘一民看着自己的成绩问道:“振云,你几分?”

    “唉,一分之差,没完成目标!”

    不过八十九分,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去年关于现代文学的课程,他才考了79分。

    “你呢?”

    刘一民忧伤地说道:“不小心替你实现了你的小目标!”

    “什么?你九十?”

    几个人看了看卷子上的分数,李学勤拍了拍刘振云的肩膀:“振云,你嘴挺准的,你说说你下一科准备考多少,对了,当着我的面说。”

    “滚!”

    考试的时间又紧张又轻松,轻松的是没多少课,难的是背的东西多。

    燕大的学生倒也不是担心会不及格,学的刻苦,不及格是不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想拿高分。

    考完《外国文学思想》后,刘一民背起挎包就朝着食堂跑去,身后的张曼凌喊道:“刘一民同学,你等等我!”

    张曼凌跟了上来后,刘一民以为是想聊外国文学的事情,外国文学在燕大中文系属于偏难的课程,很多学生的得分会很高。

    不过到了食堂,吃饭的时候,张曼凌没有讲,而是提起了自己小说的事情。

    “一民,你刚才跑那么快干嘛?”

    “我饿啊!”

    “那你先吃几口,吃完我跟你说。”

    “你说吧,不影响我吃!”

    “我不是让你看了我的小说吗?我写了一万多字,总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了,我跟你谈谈怎么样?”

    刘一民仔细听了听,说了点自己的看法,张曼凌突然问道:“一民,你说我这个小说真能发表吗?”

    “我说了,不发表我补给你一篇!”

    “切!”

    “要不这样,我带你去见见编辑,听听他们的意见,一般来说一篇小说他们看个几千字,听听大致的思路,就知道能不能发表。另外,他们看的小说多了,给的意见肯定中肯!”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说道。

    送给谁呢,当然是送给《燕京文艺》的周燕如了!

    张曼凌既高兴又害怕,刘一民指了指角落里面吃饭的刘振云:“振云就是我推荐到的《燕京文艺》,你写的比振云的那一篇好多了。而且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比文笔好更重要。”

    刘振云正在吃着自己的锅塌豆腐,一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看了一下四周,暗道谁在背后嘀咕自己。

    没有发现人,于是又低头美美地品尝起了锅塌豆腐。也不敢吃太多,吃几口米后,再吃一小口豆腐,让嘴里面有个味道就行。

    张曼凌点了点头,吃完饭,快速地拿起刘一民的饭盒跑过去洗去了。

    刘一民靠在桌子旁感叹了一句,那个洗饭盒的张曼凌朋友又回来了!

    洗完后,将饭盒挂在自行车上离开了大饭堂,二十分钟后,两个人在未名湖汇合,朝着《燕京文艺》骑去。

    《燕京文艺》所在的文化局门口现在格外的热闹,到处贴着奋进一九八一年的标语,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一直挂到过年后。

    穿过文化局的大楼,经过狭窄的古色古香的走廊,终于到了《燕京文艺》。

    张曼凌看着《燕京文艺》门口的牌匾:“没想到啊,《燕京文艺》竟然在这个破砖房里面!”

    “以后常来就知道了!”

    章德凝在门口看到刘一民,眼睛一瞬间亮了起来,这是来回报来了!

    “一民同志,你来投稿啊!周大姐,周大姐,一民来了!”章德凝刚说完,周燕如就快步走了过来。

    她们两个可是等了很久了,还以为刘一民将她们忘了,周燕如看到刘一民的笑脸,差点没绷住:“一民,可把你给盼来了!”

    “是啊,可算来了,我们两个念叨很久了!”章德凝高兴地说道。

    周燕如直接伸手:“一民,稿子呢,拿出来我看看!”

    刘一民侧开身子,身后的张曼凌的脸露了出来:“老周同志,德凝同志,这是中文系的张曼凌同学,她写了一篇.”

    周燕如脑袋嗡嗡的,已经听不清刘一民接下来说的是什么了,怎么走回座位的,她后来都忘了。

    到了座位上,章德凝先把稿子接了过去,委屈地看了一眼刘一民,又冲着周燕如无奈地摊了摊手。

    周燕如回过神来,和章德凝看起了稿子,又仔细地听张曼凌讲了讲故事的大概走向。

    讲完后,周燕如给出了几个比较中肯的建议,让她按照这个思路走。

    张曼凌听到后,感激地点了点头。

    “你这篇好好写,是可以在我们《燕京文艺》发表的,文笔够细腻,但是记得多增加故事性,句子不要太矫情。”

    周燕如说完,将目光看向刘一民:“一民啊,一民啊,怎么说呢?说什么呢?唉唉!”

    张曼凌看着周燕如,怎么感觉眼前这个编辑的语气里面有幽怨呢?

    “怎么了老周?”刘一民问道。

    章德凝气鼓鼓地喝了一大杯水,将茶杯放在桌子上:“没啥,老周觉得你对我们《燕京文艺》实在是太好了!”

    “瞧你们说的,有什么好事儿,我肯定想着你们!”

    “哼哼,是吗?”周燕如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老周,德凝同志,本来还有一篇小说要投,怎么看你们这个态度?那我走?”

    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

    “走吧走吧!”

    “嗯?小说?你的?真的?拿出来!”

    周燕如和章德凝瞬间站了起来,刘一民将自己的稿子递给了她们。

    张曼凌也想看,但又不好意思。

    两人挤着看了一会儿后,周燕如忍不住说道:“好小说,好小说,你这小子,逗我这个老太婆。真是.唉.写的真好。”

    章德凝也是一脸无语,不过能看到她脸上的欣喜:“一民啊,你真是!你这《山高水长》很好,很感人,这样的稿子,以后多给我们投点嘛!听说,人艺已经在排话剧了?”

    “对!”

    周燕如搓了搓手:“我怎么听说是两部话剧?那小说是一篇还是?”

    “老周同志,剩下的一篇可不能给你,我答应过师兄了,本来这两篇都准备放到《人民文艺》的!”

    周燕如遗憾地说道:“那行吧,让崔道逸捡个便宜。不过也应该,谁让他是你的师兄,唉……我们……我期待着你这部话剧!”

    “下个月能发表吗?”

    “肯定能,不过你怎么这样问!”

    “是这样,老周,我把《追风筝的人》和《山高水长》,还有《红河谷》合称为《家园三部曲》,我想在下个月将这三部曲都发出去。”

    周燕如一下子精神了:“你能不能让我们看看《红河谷》的稿子?《家园三部曲》?不错,我们也可以这样宣传,封面上写着《家园三部曲》,销量到时候一定不错!”

    见刘一民没拿出来,周燕如哼了一声:“怎么?怕我们拿了就不还了?”

    刘一民讪讪一笑,倒不是小气,他还真怕,崔道逸讲过不少抢稿子的事情。

    “我以我的D性保证,行了吧,保证给《人民文艺》。”

    刘一民将《红河谷》递给了周燕如,周燕如认真地看了起来,中间抬起头说道:“你这是论功行赏啊,一家杂志社给一篇,说实话,我真不想给《人民文艺》了。”

    感谢:书友20257420792——ED大佬的100阅币。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9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