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生是中文系的人,死是中文系的鬼
伴随着刘一民拒绝的声音响起,办公室里面安静了下来。原本屋里面除了他们的谈话声外,几个研究生都在翻资料,办公室里是密密麻麻的翻书声和书写声。
大家看一看刘一民,又看一看钱锺书,想看他是什么反应。
钱锺书的脸上略带一丝尴尬,旁边的朱光遣见状笑着说道:“锺书同志,看来你是来晚了,不过《宠儿》到底是什么?”
钱锺书尴尬之后便是有些无奈,谁让自己来晚了,徐驰的翻译水平他也是知道的,在国内能排到前几的翻译家。
“钱教授,还请见谅啊!”刘一民再次说了一声抱歉。
钱锺书抖了抖精神,瘦削的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微笑:“没事,看来这本书跟我是有缘无分了,徐驰同志的翻译功力很高,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让他翻译出彩。一民同志,你做的很好。
你要是今天答应我了,跟徐驰同志生出嫌隙,反倒是不美!”
“我说两位,你们有没有听我讲话,《宠儿》到底写的是什么?”朱光遣在旁边不满地说道,左手急切地敲了敲桌边。
刘一民轻松一笑:“多谢钱教授理解!”
钱锺书看了一眼急切的朱光遣,笑着准备解释,外面又进来了几个教授,分别是吴组缃和王瑶、严家炎。
一时间办公室里面热闹纷纷,钱锺书将自己的来意讲了讲,严家炎笑着道:“中美文学交流的事情,钱院长,我们燕大中文系必定要尽自己一份力。”
严家炎的年纪比钱锺书的小多了,所以说话非常客气。
钱锺书看在这里呆的差不多了,就准备离去,于是对着朱光遣说道:“老朱啊,一会儿你自己问他,一民同志,麻烦你送一送我。”
刘一民跻身向前跟在钱锺书的身后,伸出右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钱锺书跟几个老教授摆手告别,让他们不要相送,转身顺着楼道朝外走去。
到了楼外,钱锺书一边走路一边说道:“这次中美文学交流很重要,我们在创造交流的历史,我相信通过交流,中美两国文学界一定能够重新认识彼此。
我们这次准备以王佐良教授为团长,他这几年一直代表国内学界在美国各大学校讲学,对美国方面很了解,到时候你们多多配合!”
“钱教授,您放心!”刘一民说道。
“我放心,我跟你老师的关系也是极好,当年我们都在清华园读书。你知道吗?我被称清华之虎、颜毓蘅号称清华之狗,你知道家宝被称为什么吗?”
“清华之龙?老师没对我提过。”
钱锺书哈哈一笑:“对,就是清华之龙,我们这龙、虎、狗对应了北洋军阀里的龙、虎、狗。你呀,外面都叫你是中文系之宝树,因为你家宝也跑到燕大中文系当起了教授,家宝后继有人喽。”
走到未名湖的时候,钱锺书顿住了脚步:“好了,就送到这里吧。我住在三里河南沙沟,你要是有事可以去那里找我,我夫人对你也很感兴趣,你的许多书我们也都看,并且还都交换了看法。”
三里河南沙沟有一片红砖公寓楼,那里住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学者,跟曹禹家里的木樨地被称为“尚书楼”相比,这里被称为“高知楼”。
“我送您到校门口!”
钱锺书摆了摆手:“不必了,我自己在未名湖这里溜达一下,你不用陪我了。”
钱锺书再三婉拒,刘一民告别后转身回到了中文系。
办公室里,朱光遣已经在等着刘一民了,见他进来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宠儿》到底写的是什么?”
“朱教授,您别急,我找个安静点的地方慢慢给你讲!”刘一民安抚道。
朱光遣并没有给其他教授讲小说的事情,要讲得自己先看了再说。
“走吧,去我那个办公室,那里没人!”朱光遣带着刘一民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急切地关上了门。
刘一民说道:“朱教授,是这样的。钱教授看到的这篇小说也是以美国种族欺压的历史为蓝本写的。”
“锺书同志为什么那么重视?如果像你说的这样的话,他可不会专门提出翻译的问题。锺书同志除了社科院的事儿,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呢!”朱光遣认真地分析完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给您详细讲一讲吧,我是用《百年孤独》的表现手法写的,故事的走向是这样的”
朱光遣听到“《百年孤独》”这四个字儿的时候,已经觉得这小说的不简单了。
听刘一民讲完之后,朱光遣如恍然大悟一般:“难怪锺书同志想翻译,确实是一个好故事,这本小说的书稿在哪里?”
“现在在夏言同志那里!”
“下一个给我看看如何?我跟老杨一起研究研究,他要是知道你写了这篇小说,定然会很开心,说不定脸上的病态都会消散几分。”朱光遣神色黯淡,很为自己这个老朋友担忧。
“好,等夏老看完,我让人抄两份给您,您和杨教授拿着看就行!”
“好,这样好。”朱光遣讲完,又跟刘一民讲了讲教材编写进度的事情,等讲完后两人才重新回到了办公室里。
到了吃饭的时候,刘一民拍了拍手冲着几个研究生说道:“这个月的补贴我已经从财务科支出来了,大家领一下,领完之后在表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大家领完钱一个个喜笑颜开,十五块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再加上自己的研究生补助,一个月五十块钱,是学校的富裕阶层了,能隔三差五到长征食堂打牙祭。
也可以当家里的顶梁柱,研究生补助寄给家里面补贴家用。
“谢谢刘教授!”几人兴奋地说道。
给研究生发完钱后,和朱光遣一起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燕东园,刘一民亲手把补贴给了杨诲,再由他签上字。
“老杨啊,一民有一篇不错的小说,等过两天我让他给你带过来,我相信你肯定喜欢。该休息还是要休息,教材编写急不得。
坐到树下看看外面的花儿,听听鸟儿鸣。”
杨诲没有搭理朱光遣的劝说,倒是对他嘴里面的小说感兴趣,催着刘一民尽快拿过来。
“杨教授,您多多休息,改天我给您送过来!”刘一民说道。
“你们走吧,我这身子骨还能坚持!”
朱光遣陪杨诲聊天,刘一民走出燕东园的时候碰到了严家炎,手里面提着东西来看望老师杨诲。
“一民,今天钱院长最后带着你出去说什么了?不会是让你到清华教书吧?”严家炎眯着眼问道。
刘一民昂着头说道:“严教授,我生是中文系的人,死是咱们中文系的鬼。”
“那就好,我去看看杨教授!”
刘一民从夏言家把手稿带出来后,找到了杨力新和濮存惜两人,让他们帮忙抄写一下。
再次接到了抄写的任务,两个人激动不已,当即表示明天一早准能完成。
刘一民看向濮存惜问道:“《雷场相思树》苏导开排了吗?”
“还没有开始,在选角呢!”濮存惜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丝遗憾。
杨力新帮忙说话道:“一民同志,我觉得老濮完全可以演大学生兵,但是苏导怕人说闲话,就把老濮给排除在外了。”
原来是如此,刘一民拍了拍濮存惜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把这事儿交给我吧!”
濮存惜顿时挺直了身体,脸上充满了感激之色。
“好好干,你们两个的演技提升很快,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人艺的顶梁柱,甚至是领头雁。”刘一民毫不掩饰自己的赞扬之色。
两个人看着刘一民的背影,目送其离开,颇有一种将遇明主,马逢伯乐之感。
杨力新用手点了点濮存惜:“还等什么呢,抄啊!”
“好,抄!”濮存惜反应过来后赶紧准备抄写。
濮存惜晚上没有回家,就住在杨力新的宿舍抄写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一民送朱霖上班的时候找到了两人,两人将抄的整整齐齐的稿子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看了看后笑着说道:“你们两个辛苦了,看这大黑眼圈。”
“应该的,一民同志。通过抄书能够提高我们的文艺知识水平,谁都知道这是一篇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我们边抄边学习,边进步,我们应该感谢您才对。能交给我们抄,是对我们的信任。放心吧,一民同志,内容我们会保密的。”杨力新脸上堆满了笑容。
刘一民看了看杨力新:“行,力新啊,你这个兰花指不用捏了,时间久了容易出事儿!”
说完后,刘一民就离开了杨力新的宿舍。
濮存惜用胳膊拱了拱杨力新的胳膊:“行啊你,老杨,你这个词儿一套一套的,有用吗?”
“把‘吗’字去了。我遇到刘一民同志之前,可从没有演过主角啊,现在呢?”杨力新拍了拍濮存惜的肩膀,兰花指刚捏好,就立马缩了回去。
两个人刚下楼,苏民就冲着濮存惜喊道:“小濮,你从今天开始来演《雷场相思树》里的张国政!”
濮存惜愣神的功夫,杨力新冲着他嘀咕道:“有用吧!”
等苏民走进排练场的功夫,濮存惜向杨力新求教:“老杨,以后多教我几手!”
“好说好说!”
刘一民从楼上下来后碰到了苏民,排戏要用到大量的年轻演员,濮存惜不上场简直是资源浪费。
一句“举贤不避亲”就让苏民没有了顾忌,况且这话是刘一民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的。
刘一民跟曹禹打了一个招呼后,就准备离开人艺。
米勒特意等在楼梯口:“教授.刘,四月底《推销员之死》在中国首演,我希望你能够参加,你不会不敢来吧?”
“老米啊,你这个人啊,就是敌意太强。我们中国人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真话刺耳,但是得听。”
刘一民走到人艺大楼出口时,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四月底我会来的!”
在米勒的目光中,摩托一溜烟离开了人艺。
到了燕大,朱光遣和杨诲早已经在燕东园急急的等着了,姚东如往常一样剪着花儿,不过有许多已经开败了。
杨诲想要走几步过来接,刘一民赶紧快走了几步,将稿子递到了他的手里面。
旁边的姚东担心地说道:“杨老师,你唉.”
一声叹气之后,又跑过去伺候花草去了,眼睛慢慢地红了起来。
春天的别墅院子里,坐着看稿正好。
刘一民无聊起身帮忙给花草浇水,姚东款款走到屋内给刘一民沏了一杯茶:“一民,那盆兰花和梅花送给你了,怎么样?”
“这两盆您养的最好,您还是留着吧!”刘一民推辞道。
“以后越来越老了,没精力了,还不如送给你,你可不要推辞!”姚东扶了扶老花镜,不舍得看了几眼盆里的春兰和梅花。
“好,谢谢您,您教教我这花的知识。”
姚东将整个院子里的花草都给他讲了一遍,各种习性和伺候方式讲的一清二楚。
“一提起花草兴致就好的不得了!”看完稿子的杨诲抬头冲着姚东笑道。
“跟你一样,只不过你喜欢的是小说。”
杨诲冲着刘一民说道:“这篇小说可是了不起,有生之年我也见到了咱们国家作者写的魔幻现实主义了,我研究了这么长时间,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一点,平生无憾喽!”
“难怪锺书同志那么喜欢,称为可以攀登世界文学高峰的小说,这样的小说谁看了都爱不释手啊!让全世界都看看,美国人当年到底做了什么。
老杨,我看以后一民可以专注研究跨文化和种族歧视这方面的内容了,整个中文系,没有人比他更专业!”朱光遣调侃道。
“朱教授和杨教授,你们不要再夸我了,再夸我自己都要洋洋自得上天喽。等写完之后,再让大家看看完稿,已经快写完了。咱们当下重要的,还是把教材编好!”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78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