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57章 深入参观马兰

第357章 深入参观马兰


离开红山指挥部后,刘一民跟基地向导罗祥林同志一起坐着敞篷的吉普朝着基地的生活区驶去。

    罗祥林是基地指挥部的参谋,他开着车,刘一民坐在副驾,后面载着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

    在指挥部内,罗祥林表现的有点沉默寡言,离开指挥部一段距离,罗祥林立马活跃了起来。

    “刘作家,昨天接到命令给你当向导,我高兴了一晚上。我们马兰跟外面封闭,唯一能经常看到外面的就是汽车连的战士。不过外面也跟马兰一样,除了人多点没什么区别。

    另外就是通过书和电影、电视剧了解外面了。你的小说和电影啊,我都有看,《狼烟北平》的电视剧我也从电视房看完了,写的真好。”

    罗参谋将车停到路边,点上了一根烟又问刘一民抽不抽。

    “本来是不抽的,可是这茫茫戈壁,不抽烟总觉得少点什么。”刘一民笑着说道。

    “是啊,不抽烟还有什么打发零碎时间呢!”罗参谋继续启动车辆说道:“《凯旋在子夜》电影我看了不下五遍,我的孩子指着电影上的树问我,‘怎么那里的树那么多,我们这里这么少’。”

    刘一民笑了笑:“跟以前比,营地里的树也比以前多了。”

    “这都是一年年的积攒下来的,我带你去个地方。”罗祥林踩下油门来到一棵榆树下面。

    “这是我们这里有名的爱情树也叫夫妻树,当年召集人员参加试验,工程兵科研所的王茹芝同志和丈夫张相麟两人都得到了命令,但彼此不知道。两人回到家都对对方说要出差,谁也没告诉谁去哪儿。有一天王茹芝同志参加试验回来在树下等车,忽然看到搬着实验器材的张相麟同志。

    两人都疑惑对方怎么在这儿,还以为是获准探亲呢!

    后来啊,基地首长听说了,就将这棵树命名为夫妻树。”

    刘一民看着根深叶茂的夫妻树对着罗祥林说道:“干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这在马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际行动。”

    “刘作家,你跟我讲讲,燕京长啥样?我是从基层部队调到基地当参谋的,还没去过燕京嘞!”

    大家蹲在夫妻树下一边抽烟一边聊着天,罗参谋和两个战士听得一脸认真。

    “燕京很大,楼多车多人也多。雄伟的天安门,前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旁边是大会堂.”

    几人听完,罗参谋又问道:“美国呢?我看报纸你去过没过。”

    “美国的城市同样很大”

    刘一民还没说话,一名战士突然开口问道:“需要几颗原子-弹才能炸平?”

    此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罗参谋自豪地说道:“咱们造这个小玩意儿,美国佬多高的楼都能够炸平!”

    在树下聊了一阵子,罗参谋带着刘一民前往生活区,参观了他们的电影院、礼堂,还有生活区的科学家住的地方。

    “老首长来了之后也会在这边居住,一般来说没有家室的科学家都是住的单间。”

    罗参谋带刘一民看了一间没有人住的房间,因为戈壁上风大,冬天的时候极为寒冷。

    所以住宿楼也都是封闭式的,中间的楼道墙体是白色,下面刷着绿色的墙裙,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学校。

    单间的面积跟大学宿舍差不多,也是简简单单的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走出住宿区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罗参谋带着刘一民到食堂吃饭,罗参谋介绍道:“现在伙食好了,以前缺粮的时候,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干,喝的是树叶糊涂,吃的是窝窝头。”

    罗参谋所说的好伙食,也不过是一荤一素加米饭。

    午后,气温开始升高,马兰太阳如毒刺一般,刘一民觉得气温至少要有四十度了,躲到招待所不敢出去。

    或许是昨天太困没有什么感觉,中午午休的时候彻底感受到了马兰蚊子的热情。

    天太热,又没有办法盖被子,就算是盖了被子,也是盖着脚咬头,盖着头咬脚。

    刘一民感觉整个马兰的蚊子都在因为有了新菜而狂欢,“啪”一声刘一民一巴掌打死了一个蚊子。

    嘴里咒骂了一句,将蚊子的尸体用手指弹到地上。

    万物皆有灵——除了蚊子。

    正在这时,罗参谋敲响了门:“刘作家,忘了告诉你了,马兰的蚊子吃人,一咬就是一个大包,给你拿来几盘蚊香,一次多点两盘,一盘根本没用。”

    看到刘一民身上的蚊子包,罗参谋不好意思地说道:“还是拿来晚了。”

    “没事,谢谢您啊罗参谋,这么热的天。”

    “没事,您休息。四点再出去逛,下午我带你去看看咱们马兰的子弟。”

    “好!”

    刘一民在屋子里热的难受,想冲凉但是水比油还贵,只能坐在穿着短裤,光着上身坐在书桌前记笔记。

    三点半,实在是忍不住的刘一民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

    罗参谋很准时,刚过四点就敲响了刘一民的房门。刘一民穿上衣服,跟着罗参谋坐上了吉普车。

    四点的马兰仍然很热,刘一民笑着说道:“要是有个地方游泳就好了。”

    “那得到博斯腾湖,这儿离最近的湖边还有几十公里呢。过两天带你去看看,罗布泊之所以是合适的基地,这湖也是原因之一,得靠近水源啊!”

    罗参谋带着刘一民参观了一下永红幼儿园,刘一民从口袋里拿出大白兔奶糖分给跑过来的小孩子。

    永红幼儿园里面都是马兰基地的子弟,有了幼儿园,科学家和战士们也就轻松多了。

    “刘作家,咱们去参观一下小学吧!”

    “好!”

    小学的名字和幼儿园的一样,也叫做永红小学。罗参谋带着刘一民走进去后,先到了校长办公室,经过罗参谋介绍,校长热情地握着刘一民的手。

    “刘作家,欢迎欢迎,昨天还在看您的文章,今天就见到真人了。”

    “校长您太客气,希望没有打扰你们正常教学。”刘一民客气地说道。

    “不打扰,不打扰,我带你去参观一下咱们的学校。”校长热情地在前面带路,并夸赞刘一民比报纸上的照片更年轻。

    在校长的带领下,刘一民和罗参谋参观着学校。基地人多,所以学生也多,每个班坐的都是满当当的。

    “这些都是马兰的子弟,也是马兰的未来。这是五年级,本来是毕业班,现在我们这里恢复六年制小学了,所以他们还得再上一年。隔壁就是六年级,我们去看看。”

    “校长同志,六年级已经参加过中考了吧?”

    “参加过了,但是学生的父母都忙,为了不让这群孩子出去捣乱,学校还是把大家聚在学校上课。”

    他们从班级的后门走了进去,上的是语文课,老师正在教大家写作。

    中考后,老师基本上不教具体的书本课程,更多的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校长冲着老师招了招手,老师立马让班级安静了下来。

    “李老师,同学们,这位是刘一民同志。对,课本上的诗歌《理想》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他写的,大家看的电影《凯旋在子夜》《红河谷》《山高水长》都是他写的。

    有的同学可能比较熟悉,有的同学可能不熟悉,不过我一介绍,大家都熟悉了。刘一民同志从燕京来,特意来看望大家!”

    校长走上讲台激情澎湃地说道,搞得刘一民好像是燕京来的领导似的。

    随着校长的话,学生和老师的目光都聚在了刘一民身上,有好奇、也有审视.

    “这堂课讲的是写作,让刘一民同志给大家讲讲如何写作,好不好?”站在校长旁边的老师鼓掌说道。

    “好!”

    罗参谋说道:“刘作家,您去上吧!”

    “刘一民同志不仅仅是作家,还是燕京大学的教授,未来你们要是能考上燕大,还能在燕京跟他见面。”校长说完,主动将讲台让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走上去笑着跟大家打着招呼:“同学们,你们好!”

    “老师好!”

    “你们今天写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刘一民笑着问道。

    “最高的山!”

    “好,我提问一下,第一排这位男同学,你认为最高的山是哪座山?”

    “我们旁边的天山!”

    “不,是书里面的泰山。”

    “你们说的都不对,我爸爸告诉我是珠穆朗玛峰,我家墙上贴的报纸有篇文章讲的就是珠穆朗玛峰。”

    刘一民看向说话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红色的体恤,脸因为争论变得通红,太阳穴流下滚大的汗珠。

    “对,是珠穆朗玛峰。你讲的应该是新华社记者写的那篇《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这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刘一民认真地给大家讲了讲我国登山队员第一次攀登的壮举,以及里面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刘一民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下自己的进马兰路线:“同学们,大家看,咱们周围有很高的高山,咱们国家也有很多高山,珠穆朗玛峰不仅是咱们国家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高峰。

    但是在我心里,这都不是最高的山。

    我进入马兰后,抬头的刹那间我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那就是你们的父辈,战士和科学家才是我们国家最高的山。”

    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有的左顾右盼,心里在想山就是山,人怎么能成为最高的山呢?

    罗参谋和校长、老师听到刘一民的话,鼻头一酸。

    “这句话大家可能现在不理解,但是以后会理解。至于教大家写作,我想你们的老师比我更专业。平常多读书,多看报,大家的作文素养会慢慢提上来的。

    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

    刘一民坐在讲台上,看向下面学生。写作这东西,坐在这里一会儿是教不会的。

    “刘叔叔,你在燕京见过老爷爷吗?”

    “我没有见过,因为我到燕京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刘叔叔,天安门是不是很高,比外面的山高吗?”

    “天安门很高,不过没外面的山高,但在我们的心里,它比外面的山更高。”

    学生们的问题,有的让刘一民有点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认真地给大家做着回答。

    “刘叔叔,你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作家?”

    刘一民愣了一下后说道:“来之前,也有位姐姐问了我差不多的问题,她是咱们国家女排的队员。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作家?我家比较穷,起初想用稿费补贴一点家用,后来写着写着停不下来了,就成了作家。”

    在教室里面讲到七点左右,刘一民起身跟学生们摆手说道:“同学们再见,希望你们有一天也能成为科学家!”

    “刘叔叔,再见!”

    走出班级门,刘一民笑着对罗参谋和校长说道:“还是第一次有人问我喊叔叔。”

    七点左右,天气已经凉爽了许多,罗参谋询问刘一民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刘一民笑着问道:“咱们去戈壁滩上,看看大漠落日怎么样?”

    “好,咱们先去吃个饭。”

    放学,永红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撒开腿跑回家里面,兴奋地给父母讲着自己今天见到刘一民了。

    父母则是一脸疑惑,不知道是哪个刘一民。

    “就是写《凯旋在子夜》电影儿的哪个刘一民啊!”学生跑到桌子旁,将杂志给翻了出来:“就是他!”

    “咦,刘作家什么时候来到马兰了?”

    “就是今天来的,跟我们在班上聊了好多。我们老师正在教作文,他进来了。我们老师让以“最高的山”为题写作文,他说咱们国家最高的山不是珠穆朗玛峰。”

    “你小子是不是听错了,刘一民同志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没听错,你不信问晓婷。他说咱们国家最高的山是你们,是解放军叔叔和科学家。”

    孩子的父母面面相觑,对视几眼后鼻头一酸,忍不住抹了抹眼角那还没喷涌就被强忍回去的泪水。

    刘一民来的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经过学生这么一传,整个基地都知道了。

    晚上的电影院门口,都是讨论的声音。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7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