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73章 《横空出世》首演

第373章 《横空出世》首演


严家炎从进门到办公室里面只听了那么只言片语,但也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原来这鸭子不是那么好吃啊!”严家炎淡淡地说道。

    姜俊贤尴尬地说道:“我就是给刘一民同志,提供一下灵感。要是真能写出来,我请咱们中文系的教授吃烤鸭。”

    “就吃鸭子啊?”严家炎戏谑地问道。

    刘一民说道:“这是我们中文系的领导。”

    “领导啊,现在都讲广告费,要是真写出来了,我给咱们中文系赞助一万块钱,您觉得怎么样?我们也应该为天下第一系做点贡献。”姜俊贤看向严家炎问道。

    严家炎激动的擦了擦手上的油,握住姜俊贤的手说道:“哎呀,不愧是咱们燕京第一大酒楼,有气魄!你放心,刘教授写不出来,我给你写!”

    姜俊贤腹诽道,谁要你写的!

    等姜俊贤走后,严家炎看向刘一民说道:“这家伙出手可真大方啊!”

    “全聚德这种餐馆的盈利能力强,不愁客源,比一般的国企厂子都强,自然有钱。”刘一民笑着说道。

    严家炎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我刚才就是跟他开个玩笑,别放心里,不过这烤鸭确实不错,赶紧去吧,一会儿这烤鸭就没了。”

    刘一民到了的时候,就只剩下鸭骨架了。

    “没事,我不爱吃烤鸭,太腻!”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光遣从桌子下面掏出一个鸭腿:“给你留着呢!”

    “还是咱朱教授,办事地道。”刘一民接过鸭腿尝了尝,全聚德刘一民也去过一次,吃整只鸭腿倒是第一次。

    全聚德大部分时候都是片成肉片了,这次是其它的地方片成了肉片,鸭腿倒是留下了。

    不过刘一民觉得,味道嘛也就那样,他不是资深的美食家,大部分时候品尝不出来区别。

    “你们月底能完成教材编写的任务吗?”严家炎相比一万块钱赞助费,显然更关心的是教材。

    刘一民将桌子上的资料拿起:“严教授,咱们内部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除了咱们学校的教授之外,还邀请了清华大学的钱锺书教授,外语学院的王佐良教授,咱们教材要想通过部里面的审核,必须先让他们提前看一看。部里面要举行编审审核的话,我相信他们也是编审成员之一。”

    朱光遣擦了擦嘴上的油说道:“我们已经在收尾了,进行最后一遍的内部审核,15号左右所有的工作都会完成。”

    “那我们就18号举行编审,争取在12月前将教材送到部里面,12月底完成部里面审核。”

    严家炎的表情非常慎重,他没有再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留下来拿着他们编好的教材看了起来。

    内部编审的委员会成员有:钱锺书,王佐良,燕大的有王瑶,吴组缃,季羡临、严家炎。

    几个研究生的整体工作已经结束,最后这几天主要是看看编过的教材有没有什么错别字。

    严家炎梳理了一遍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几个疑问,刘一民一一的给他讲解了清楚。

    朱光遣在旁边补充道:“很多可能引发争议的地方,我们都提前做了准备,资料很翔实,经得起推敲。”

    “好,朱教授你们办事,我放心!”严家炎满意地起身说道。

    刘一民说道:“严教授,我们目前编的这个教材适用于大二上下学期,大三的外国现代文学思想课,我建议以后教一些更深入的内容。”

    严家炎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事情一步一步来,先把教材的事儿办完吧。忙碌了大半年了,该收获了。你那个《横空出世》快要首演了吧?”

    “《横空出世》从9月初开始排,到11月初已经两个月了,是该到了首演的时候了,怎么?严教授想去看看?”刘一民起身开始准备下班。

    严家炎端着茶杯嘿嘿一笑:“有票吗?”

    严家炎已经知道了《横空出世》的首演时间,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严家炎买不到票。

    刘一民从包里面拿出《横空出世》的单行本,翻开从内页拿出了夹着的两张话剧票。

    “我总共就剩两张了,朱教授您一张,严教授,来吧!”刘一民将票分别递给了两个人。

    严家炎要从包里面掏钱,刘一民摆了摆手表示不用。

    “这可不行,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收了你的票,以后我这领导说话就不硬气。来来来,一块钱,我可是加价买的。”严家炎直接将一块钱塞到了刘一民的皮包里面。

    朱光遣抿了一口茶说道:“我不是领导,我可以拿!”

    “哈哈哈!”

    “刘教授,听说票刚出来基本上就没了,我对象售票当天去排队,天不亮就从燕大出发,到了之后发现很多人已经在排了。”一名研究生羡慕地说道。

    “哦?小孙交朋友了?对象也是燕大的?”刘一民问道。

    小孙忽然语塞,支支吾吾的没有具体说明是谁。

    严家炎沉下脸说道:“你们注意一点,本科生现在不准谈恋爱,管的很严。隔壁学校已经有几个退学的案例了。为了人家好,在学校注意距离。”

    “好的,严教授,我知道了。”

    其余的几个研究生低着头不敢说话,仿佛生怕严家炎注意到自己。

    “耗子尾汁!”严家炎留下一句警告离开了办公室,这种事情被学校相关办公室查到的话,他虽然是系主任,也帮不了多大忙。

    刘一民指了指小孙:“最近风紧,你们啊小心点。严教授也为了你们好。”

    “知道了,刘教授。”

    朱光遣整理了一下衣服,仿佛这事情跟他没什么关系。

    刘一民摇了摇头,青春期男女完全不让谈恋爱是不可能的。

    走出办公室,朱光遣拉着刘一民想单独聊会,刘一民说道:“朱教授,有事情咱们明天再聊,我得赶紧回去了。”

    “行吧行吧,你小子,明天咱们再聊。”

    等刘一民走后,朱光遣摇头晃脑地说道:“食色性也,此事怎能防!”

    从人艺接上朱霖没有回华侨公寓,而是来到了朱父朱母这里蹭饭。

    “霖霖,你这阵子忙吗?”朱母给朱霖舀了一碗营养粥。

    “妈,《横空出世》已经定版了,没有那么忙了。你们别担心,平常在排练室里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朱霖品尝了一口粥,觉得很好喝,赶紧给刘一民舀了一碗。

    “你千万别逞强,当年我怀你的时候在单位上班,我是知道不容易,尤其是月份大的时候,腰酸背痛行动不方便。”朱母嘱咐道。

    朱父关心地说道:“不行等再过一阵子,让你妈过去照顾你们俩。你们都上班,一民忙着上课写作。”

    朱母点了点头,觉得她平常下班没事干,完全可以承担起买菜照顾的活儿。

    “爸、妈,以后再说吧。现在我们两个还都能忙得过来,你们上班也很累。”

    朱霖摆了摆手,不同意朱母过去照顾。朱母无奈地叹口气,说到时候看看情况。

    朱父跟刘一民谈论起来了《传奇大掌柜》:“丰泽园饭贵啊,当年我跟你妈去吃,要攒好久才能去开一次荤。那时候我们去吃,栾学堂还活着。我的同事们都夸你写的不错,尤其是一些老教授,味道很足。”

    “爸,《人民文艺》的销量已经到八十万册了,其中大半都是《传奇大掌柜》的功劳。另外十月到现在,《横空出世》单行本已经卖了三百四十万册,首印的六百万册快卖完喽。”朱霖插嘴道。

    《横空出世》单行本供货充足,目前各地基本上没出现过断货超过两天的情况。大部分情况都是当天晚上卖完,早上货就补到了。

    朱母笑着夸奖道:“我看销量要比上《凯旋在子夜》了,不知道到时候这本小说能不能翻译到外国,让外国人瞧瞧,咱们是如何造出原子弹的。”

    “最近除了一民的书销量很高,《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的销量也不错,从出版开始到目前已经达到了五百万册,最近这文学市场是真繁荣。”

    《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之后的情况跟《凯旋在子夜》刚开始差不多,都是开卖即售罄,有的小城市缺货时间能达到半个月左右。

    主要原因是《高山下的花环》前期的首印数量太少,后期又跟不上。

    “李存宝这个同志我见过,是目前军内写作的好手,只不过结尾稍微有点粗糙,要是写好,销量还能再上一层楼。”

    《高山下的花环》原著结尾比较仓促,以几封遗书和两封家书(梁三喜的母亲和赵蒙生的母亲)结尾。

    “确实,作者同志心中应该有顾虑,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朱父点头同意刘一民的看法。

    吃完饭,朱母伸出手为朱霖把了把脉,确定朱霖身体没有异常情况才让两人离开。

    外面几盏昏黄的路灯在被狂风吹拂的树枝下忽明忽暗,朱父为朱霖披上了军大衣,嘱咐两人路上小心点。

    “爸,妈,我们走了!”刘一民说道。

    “路上慢点。”

    摩托生的轰鸣声在四合院里渐渐消失,家属院的其他人不到窗户边都知道这是朱家的女婿女儿走了。

    回到家两人赶紧跑到暖气管旁边摸一摸有没有供暖,朱霖碰了一下说道:“有点温度了,但是不热。”

    “走吧,回房间,把空调开开。”刘一民揉了揉朱霖被冻红的耳朵说道。

    “等空调热了,身上凉气基本上没有了。”朱霖扯紧军大衣跺了跺脚。

    “也是,不过还是开着好,一会儿睡觉不用暖被窝。”

    刘一民走进卧室,将空调给打开了。现在的空调制暖效果很差,卧室面积大,加上暖气是往上飘,下面要过一个小时才会有点变化。

    “首演有没有把握?很多首长可都要去。”刘一民笑着问道。

    “放心吧,绝对是万无一失!今天万老师还盯着我们演了一遍,说演员演的非常自然,布景也布的好,可惜核弹爆炸的场景不能重现,我们只能到时候让人在后台用录音机放爆炸的声音。”

    “你还想真爆炸啊!”刘一民说完一个人走进书房开始写稿。

    朱霖就坐在书房旁边织小孩穿的鞋子,累了就拿起书看书。

    十点半左右,朱霖一边看书一边打瞌睡,刘一民放下笔说道:“走回去睡觉。”

    “刘老师,完了,我现在已经开始嗜睡了。”朱霖放下书揉着眼睛,打着哈欠。

    刘一民关掉书房空调扶着朱霖走回卧室:“你以后不用在书房陪我。”

    11月12号还没下班,严家炎和朱光遣两人骑着自行车准备出发,刘一民扭了扭摩托车的油门:“朱教授,要不我载你去?晚上再把你送回来?”

    “不用了,我能骑!”朱光遣倔强地摆了摆手。

    朱光遣和严家炎看着跑的极快的摩托车,瞬间觉得屁股下面的自行车有点难骑了。

    “朱教授,您骑着怎么样?”严家炎问道。

    “我身体好着呢,别看我年纪大了,骑自行车没问题。”

    等两人赶到的时候,人艺的话剧也快开始了。

    人艺门口的检查跟上次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话剧演出一样,早有人来这里检查了一遍。

    老首长和一些首长正坐在前排准备观看,刘一民坐在旁边时不时地跟他们交谈几句。

    “一民同志,你对话剧有没有信心?”老首长问道。

    刘一民接道:“首长,人艺的话剧肯定没问题,您就擎好吧,当然这核弹爆炸现场肯定是弄不来。”

    “哈哈哈。”

    随着钟声响起,话剧正式开始。

    【陆光达同志,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幕布拉开之后,直接就是陆光达在办公室里接受任命的剧情。

    杨力新饰演的陆光达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开始承担起国家研制核弹的重任。

    书中一句句震撼人心的对话随着演员的表演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台下时不时地响起热烈地掌声。

    当冯石即将说出那句“NO,去你妈的”时,全场观众异口同声地吼了出来。

    老首长眼含热泪地握着刘一民的手说道:“这些演员表演的真好。”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75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