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86章 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第386章 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刘一民在国内出版的书都是简装本,目前国内都是如此,行业内一般也将其称为平装本。《家园三部曲》和《时代三部曲》的合集目前算是高配的简装本,但达不到精装本。

    简装本的价格和精装本的售价自然有区别,精装本的纸质成本虽高,但是相对来说利润也更高。

    燕京饭店内,尼琪沉默许久说道:“20%有点高了,刘,你有点贪心。”

    “这合乎你们的规矩。”刘一民毫不退让。

    尼琪.诺伊斯品尝了一杯茶起,看向街道上的行人饶有兴趣地说道:“刘,我刚下飞机,先不谈《宠儿》了,你能带着我去看看中国人是如何过新年的吗?”

    “十分乐意,尼琪女士,我们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才到中国春节。我们中国春节时间很长,时间每接近一天,街上和人们脸上的喜悦就增加一分。”刘一民指着燕京饭店门前挂着的灯笼说道。

    尼琪起身说要去刘一民的家里转转,体会一下燕京胡同里的新年气氛。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将尼琪带到胡同里面,尼琪的老外形象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尼琪手中拿着相机,不断地拍着照片。

    尼琪第一次来四合院,不断地询问院子的布局和装扮是什么意思,刘一民一一给她解答,两人似乎完全忘了版税的事情。

    尼琪本来想来一招以退为进,但刘一民并不吃她这一套。体味中国年俗,那就来吧。

    刘一民将院子好好布置了一番,雪铲的干干净净,房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

    尼琪询问刘一民今天在家做什么,刘一民回答她今天是大扫除的日子,院子里里外外都得打扫干净,屋子里面也得打扫。

    “你的书房里有这么多的书和信?哇哦,在美国简直不敢相信,读者是如此的热情洋溢。”尼琪经过刘一民的允许,从书架上拿起信阅读了起来。

    尼琪这几年在美国学习了汉语,一些简单的书信能够看懂,看到复杂句子往往要结合上下行文来猜测是什么意思。

    看了几封信,就要看刘一民今年的出版的小说,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在美国出版的,毕竟这一趟不能白来。

    厚厚的一摞书放在尼琪的面前,使得她不断感叹刘一民的产出之丰富。

    尼琪好奇地问刘一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思路,刘一民笑着说道:“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啊,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笔耕不辍,我正是因为笔耕不辍,才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

    尼琪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刘,你是个天才,真正的作家绝不是靠勤奋能够达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是一件非常考验情节安排的写作手法,一般人是没办法将故事情节变的破碎又完整。破碎很容易,完整做到很难。”

    尼琪认为,等《宠儿》从美国传到各个国家的时候,刘一民将成为中国在全世界出版的作家。

    “你们中国的老一辈作家在国际上有名气的人不少,但能够全球出版的还很少。巴金算一个,你的老师也算一个,巴金先生去年获得了法国的荣誉军团勋章。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坚信你能获得更多的国际奖项,欧亨利奖只是开始。”

    去年五月份的时候,巴金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当时法国总统亲自来沪市给巴金颁发了这个奖。

    法国除了荣誉军团勋章之外,还有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两种下面各设不同的勋位等级,骑士是最低一级。

    国人对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不是很陌生,因为艺术与文学骑士在国内授予的人数非常多,娱乐圈不少人都拿过,每年在全球批发一次。

    荣誉军团的授予范围不单单是艺术领域,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都有,档次明显要高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光头也获得过,而且是唯一大十字勋章。

    尼琪的目光被《横空出世》的封面所吸引,拿到手中仔细地观察一番后看向刘一民:“这讲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对。”刘一民点了点头。

    尼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要在美国出版,我相信美国人一定对它感兴趣。”

    尼琪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副画面,到时候在报纸和封面上都写上“中国作家揭秘东方蘑菇云爆炸的真相!”

    “一定会有很多人感兴趣的,刘,你们不是将消息捂的死死的吗?”

    刘一民笑而不语,提醒尼琪自己仔细看一看内容。

    下午四点多,刘一民将尼琪重新送回了燕京饭店,两人没有提版税分成的事情。

    尼琪第二天要去作协拜访,拜访完毕之后想到曹禹家做客,请刘一民询问一下曹禹是否方便。

    “尼琪女士,有事情你给我打电话。”刘一民跟她摆了摆手,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人艺。

    《天下第一楼》的剧组还在全聚德学习呢,不知道学习的怎么样,反正每个人嘴角的油多了不少。

    刘一民走进曹禹的办公室,告诉了他尼琪来的事情。

    “《宠儿》发表了?”曹禹一瞬间就明白了尼琪的来历。

    “对,发表了。这是尼琪带来的样刊还有几份报纸。”刘一民将样刊和报纸都摆放在了曹禹的桌子上。

    曹禹一份份仔细阅读,看到“震惊”的标题时,不禁轻声一笑,暗道这些美国媒体总是喜欢大呼小叫。

    等将报纸看了一遍后,曹禹兴奋地说道:“看来这篇小说真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瞧,这是1月3号的《纽约时报》,这是接下来几天的,说明美国的报纸和美国人都一直在关注着这篇小说。

    美国人也该看看,他们以前做了些什么,以后应该做些什么。”

    “能为美国的种族平等进程做点事情,我十分高兴。”刘一民笑着说道,俨然一副国际主义者的样子。

    “你觉得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会改变吗?”曹禹问道。

    刘一民轻蔑地笑道:“单靠文学是无法改变美国社会的,我不了解所有的美国人,但我懂多数美国人。”

    “哈哈哈,不管能不能改变,至少在文学领域你是成功了。一民,能收到你这么一个学生,我非常自豪。”

    曹禹激动过后,立马给夏言打去了电话,夏言也一直关注着这篇小说的进展。

    夏言从电话里面听到在美国发表并取得巨大的影响力后,赶忙坐车来到了人艺,从曹禹手里接过杂志和报纸看了起来。

    尼琪给刘一民带了十几本样刊,刘一民准备给钱锺书和朱光遣各送去一份,再寄给徐驰一份,剩余的就先放在自己的书房里。

    夏言看完报纸之后,跟曹禹一样的反应:“这些美国媒体怎么咋咋呼呼的。另外这个国际主义还是民族主义者争论蛮有意思的,可惜只有这一篇新闻稿,没有更多的可以看。”

    “您这是想看热闹啊!”刘一民笑道。

    夏言笑呵呵地说道:“大过年的,可是得热闹一下。尼琪女士来了,也没跟部里说一声,好招待一下她,一会儿我打个电话,算是尽一下地主之谊,感谢她和她的家族为中美文学交流所做的贡献。”

    刘一民将尼琪明天去作协拜访的消息跟夏言讲了讲,夏言一听,准备明天到作协来一个守株待兔。

    夏言从人艺走的时候,特意带走了一本《巴黎评论》的杂志。

    “老师,明天晚上尼琪想去木樨地拜访您。”

    曹禹笑道:“她又不是外人,还找你跟我说。”说完,曹禹给燕京饭店的尼琪打了一个电话,邀请她到家里吃饭。

    挂断电话后,曹禹问道:“你们出版协议谈好了吗?”

    “没有,在具体的数字上还有分析。”

    刘一民将具体的分歧给曹禹做了一个说明,曹禹听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他们好好谈。

    “只要不是狮子大张口都好处理,美国人可以要到20%,咱们为什么不行?”

    临近下班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是到全聚德学习的演员回来了。

    刘一民和曹禹皆走出了办公室,夏淳和欧阳山尊看到刘一民后,都走了过来,向他们讲起今天的体会。

    “快该排练了吧?”刘一民问道。

    欧阳山尊回道:“明天再去一天,后天就开始正式排练,过年前先将基础的东西过一遍,等年后正式开始排练。”

    夏淳和欧阳山尊将全聚德的实景和舞台的布景联系在一起,两个人唯一有点纠结的就是,《天下第一楼》里的对联如何表现出来。

    四人走进排练场观察了一圈,刘一民指着旁边说道:“应该刻一副大对联挂在幕布前边,不管怎么着,让观众都能有身临其境地感觉。”

    曹禹走到座位中间看了看说道:“这样最好,外面挂大对联,老北平酒楼的氛围营造出来,戏里面再刻两副上下联的道具。这副对联是点睛之笔,要是没有这副对联,这结尾就压不住开头。”

    夏淳和欧阳山尊同意了刘一民的想法,一会儿他们就让道具组的人去准备两副一大一小的对联。

    “《天下第一楼》排练出来之后,咱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只寄托于媒体的宣传。作为传承下去的经典剧目,我有个想法,到时候咱们要举办几场《天下第一楼》的学界座谈会,在话剧界和学界确定其价值,基调必须定好。”

    曹禹坐在排练场的座位上,向夏淳和欧阳山尊、刘一民讲了自己的想法。

    夏淳和欧阳山尊只管排练,还真没研究过宣传方面的问题。

    欧阳山尊说道:“家宝公,这些事情咱们院里面定了就行!”

    “别看话剧面向的是观众,学界对话剧价值的承认是非常重要的。”夏淳赞同地说道。

    在话剧界曹禹是最大的那张嘴,但还有很多大嘴巴,所谓的权威性还得他们认证一下才行。

    商量好之后,刘一民走出排练场找到朱霖准备回家。中间碰见蓝天野,老蓝同志一个劲儿地说着自己无聊。

    “蓝导,你看你又急。”

    回到四合院,朱霖看着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是屋子打扫了一半,于是故意说道:“刘老师今天偷懒了啊!”

    “我可不是故意的,中国书刊社的尼琪来了,谈出版的事情。明天咱们一起到万老师家里,再见一见尼琪。”

    “《宠儿》的出版吗?”

    “可能还会有其它的。”

    第二天上午,尼琪去作协见了张广年,夏言也出现在张广年的办公室里面,跟尼琪聊了很多。

    张广年很好奇尼琪怎么突然来到了中国,尼琪告诉他自己是为了刘一民的《宠儿》而来。

    张广年仰着脑袋思索了一分钟,将刘一民近两年的作品想了一遍,也没想到有哪篇小说叫《宠儿》的。

    张广年将目光看向夏言,之间夏言微微一笑,表情里的含义不言自明。

    “好啊,老沈,你知道啊?”

    “去年的时候读过。”

    “去年你就读了?”张广年不甘心地问道。

    夏言微微点头,张广年追问道:“写的很好?”

    “不是很好,是极好!”夏言说道。

    “极好?”

    尼琪接话道:“是的,极好,这本书有让美国人都痴迷的魔力。让我们对19世纪和以前的暴行重新进行思考,让我们用更多的爱去看待其它种族。”

    “细说。”张广年说道。

    尼琪仔细地向张广年讲了讲大致内容,张广年初听有点云里雾里,夏言进行第二遍讲解,才让他听明白。

    “没想到这小子在我眼皮子底下写出一本世界名著,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张广年仔细算了算时间,刘一民将《宠儿》写完的时候,他还在《人民文艺》任主编呢!

    “老张啊,你不懂英文,一民那里有中文手稿,你自己去他那里看。”夏言笑道。

    张广年坐在作协已经难耐了,甚至有直接起身到刘一民的四合院看稿子的冲动。

    尼琪让张广年给他推荐能在美国出版的书还有中国杂志,张广年耐下性子给她推荐了几本。

    夏言询问道:“尼琪女士,你跟一民已经谈好了出版吗?”

    尼琪闻言摇了摇头,苦笑道:“刘希望给到20%的版税,所以我们还有分歧。”

    张广年暗道刘一民可真敢开口,不过还是说道:“尼琪女士,一民的书在美国那么受欢迎,你能来中国,其他的出版商不能来吗?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先下手为强。要是等其他的出版商来了,就更不好谈喽!”

    张广年的话让尼琪脸色一变,她之所以这么快就坐飞机抵达了中国,就是怕有人先她一步。到了中国没看到其它出版商,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想着有足够的时间跟刘一民谈判。

    尼琪嘴硬道:“就算是其它的出版商来,也不可能给更高的价格。”

    “尼琪女士,虽然我们没做过生意,但也略知一二。对于一民来说,几个点很重要,但跟谁合作不重要。对于你们来说,几个点很重要,然而他跟不跟你们合作更重要。另外正如一民所说,稿费的标准涉及到对作家成果的尊重问题,并不是单纯的金钱问题。”

    夏言的意思很明白,直接点名了双方谁更需要谁,这句话说到了尼琪的心里,对于签订出版合同迫切了几分。

    于此同志,刘一民正坐在钱锺书的家里,将《巴黎评论》杂志样刊送给了他们,之前他已经到过燕大,将杂志送给了朱光遣。

    杨绛说道:“一民,恭喜你,年纪轻轻已经成为国际上一流作家了!”

    “杨绛先生,您就别跟着美国媒体一起起哄了。”

    钱锺书摘下眼镜正色道:“这可不是起哄,我们也是这样看的,一民,我们为你高兴。咱们中国的年轻作家,就是要大胆地走向国际舞台,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说一声‘我来自中国,我们也可以!’”

    中午,钱锺书和杨绛挽留刘一民吃饭,刘一民起身婉拒称四合院里还有很多的事情。

    刚走出钱锺书的家里,刘一民忽然想到了画家黄永玉。怎么说人家也是送了自己价值几百万的画,样刊不送一份过去不合情理。

    敲开钱锺书的家门,询问了一下黄永玉的地址。钱锺书亲自领着刘一民走到了黄永玉的公寓,门口贴着告示:

    “敝人繁忙,素昧者谢绝造访;笔墨金贵,索画求字者免开尊口——黄永玉。”

    刘一民看到上面的告示不禁一笑,钱锺书说道永玉快人快语,贴上这告示虽然直白,却并不得罪人。

    刘一民点头,那倒是,等几十年过去又是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趣事。文人嘛,有个性!

    敲开门,黄永玉先看到钱锺书,神色大喜:“钱教授,您怎么来了?您打个电话,我直接去找你。”

    钱锺书指了指旁边的刘一民:“不是我找你,是一民找你。《宠儿》在美国发表了,一民给你送样刊。”

    “黄教授。”刘一民说道。

    “快进快进!”黄永玉邀请两人进去,屋子的毛毯上坐着几个胖娃娃在玩耍。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7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